关于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关于古代少数民族的文化常识)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250 0

少数民族历史文化

先秦时期,当华夏族(汉族旧称)开发黄河流域的时候,现代各少数民族的先民也同时开发了中国及中国周围的广大地区。比如,生活在东北的东胡、肃慎、挹娄、夫余、乌桓等民族在东北三省的广大地区;北部的俨狁、狄、匈奴、鲜卑等民族在今蒙古草原和华北北部以及西北一些地区;西域的龟兹、于阗、鄯善等“城郭国”的各族在今新疆地区;西北部的戎、羌、氐等族在今西藏、青海地区;南部的苗、濮、武陵蛮、长沙蛮以及东南部的百越等南蛮各族在今长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黎族和高山族的先民分别在海南岛和台湾;越人的一支在今香港、澳门地区……各民族祖先在各个地区,以他们辛勤的劳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公元前221年),标志着中国帝制时代历史的开始。在此后的两千年历史发展中,也有一部分肥腻华夏民族或者在周边外国或边疆地区建立政权,或者入主中原,成为统治民族。如秦代北方的匈奴、西北的西域各族、西部的羌、东北的东胡(鲜卑、乌桓)、夫余等族都建立过自己的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除两晋的短暂统一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曾建立过23个政权。其中匈奴族建立过前赵、北凉、夏3个政权;鲜卑族建立过代、北周、前燕、后燕、西秦、西燕、南凉、南燕等政权;羌族建立过后秦;巴氐族建立过后汉;汉族建立过前凉、冉魏、西凉、后蜀、北燕5个政权。隋唐后,经五代十国到宋、辽、金,中国又一次经历割据,形成各民族政权对峙的局面。如宋朝先后与契丹族的辽、女真族的金朝对峙等。此后,蒙古帝国在蒙古高原兴起。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1279年元灭宋,入主中国。

元朝在内地和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行省”制度,密切了中央王朝与少数民族地区的关系。满族建立的清朝,早期曾抗击沙俄、英国等殖民主义在中国东北、新疆、西藏等地的侵略,捍卫了国家早期的统一。综观中国的历史,虽然政权有分有合,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基本趋势。

语言文字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坚持贯彻执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的政策,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和法律的保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都明确规定,各少数民族有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无本民族语言外,其他54个民族均有本民族语言。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少数民族语言已经或快要消亡。尽管中国在少数民族语言保护方面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其语言多样性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对此,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指出:当今处于弱势的民族语言正面临着强势语言、全球化、互联网等的冲击,正处于逐渐消失的危险;因此有关机构和语言学界都应该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抢救濒临消失的民族语言。保护民族语言,有利于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也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

国家在50年代组织人员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情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建立专门的民族语文工作机构和研究机构,培养民族语文专门人才,帮助有语言无文字或有文字但不完备、不通用的民族创制、改进或改革文字,推进少数民族语文在各个领域中的运用。这些民族文字主要在双语教学、成人扫盲、新闻出版等领域使用。

宗教信仰

中国是一个有着多种宗教的国家,主要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等。中国少数民族群众大多有宗教信仰,有的民族,群众性地信仰某种宗教,如藏族群众信仰藏传佛教。中国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关于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制定了具体政策,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自由,保障少数民族公民一切正常的宗教活动。

中国少数民族中,信仰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的,有藏、蒙古、土、裕固、门巴、普米、纳西等7个民族;信仰上座部佛教(俗称小乘佛教)的,有傣、布朗、德昂等民族和部分佤族;信仰伊斯兰教的,有回、维吾尔、哈萨克、东乡、保安、撒拉、柯尔克孜、塔塔尔、乌孜别克、塔吉克等10个民族;信仰基督教的,有彝、苗、拉祜、景颇、僳僳等族的一部分。俄罗斯和鄂温克族的一小部分人信仰东正教。在独龙、怒、佤、景颇、高山、鄂伦春、珞巴等一些少数民族中,还保持着原始的自然崇拜和多种信仰。各民族群众,不论信仰何种宗教,他们正常的宗教活动都受到法律的保护。在少数民族散居的地区,他们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也受到了充分的尊重和保护。

古代少数民族文化

古代少数民族都有其自身独特的文化,比如他们的宗教信仰、祭祀、服饰。但后来都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

中国的少数民族在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在民族的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点。中国古代民族大多都是由五部分演化而来,分别为:匈奴部分、东胡部分、突厥部分、通古斯部分以及羌藏部分。

分类

一、匈奴部分:以匈奴为代表

二、东胡部分:以鲜卑、契丹、蒙古为代表

三、突厥部分:以突厥为代表

四、通古斯部分:以满洲为代表

五、羌藏部分:以羌族、吐蕃为代表

中国历史上的所有少数民族,都是由这五部分演化而来的。

发展

匈奴:主体在东汉时期被汉人消灭,剩余部分西逃至欧洲,与马扎尔人融合,构成今天的匈牙利人。

东胡:秦时被匈奴灭亡,之后分成两大部分:乌桓和鲜卑。

乌桓:被曹魏消灭,之后先同鲜卑融合,最终随鲜卑汉化而同化于汉族。

鲜卑:主体被汉族同化,剩余的演化为柔然。

柔然:被突厥击败,分化为室韦(蒙古)和契丹。

契丹:主体被女真族和汉族同化,剩余的西逃到中亚,与当地人融合,成为中亚人的一部分。

蒙古:为先秦时东胡的一部分,由鲜卑演化而来,一直生存到现在。

突厥:有可能是匈奴的一个分支,后灭亡了柔然,其自身的主体被回鹘人和汉族人所灭,剩余的向西逃窜,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人。

回鹘:主体由丁零人构成,融入了铁勒和高车人的一部分,在唐朝时期,将突厥主体灭亡。回鹘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维吾尔族。

女真:来自肃慎,后为女真,为满洲,一直生存到现在,即今天的满族人。

党项:羌族的一部分。后被蒙古人灭亡。一小部分迁徙到西藏木雅地区,与与本地土著先民融合繁衍,形成木雅藏族。

羌:一直生存到今天。

氐:匈奴一部分,后被汉族融化。

吐蕃:也就是今天的藏族,是古代羌族的一部分。

羯:匈奴的一部分,在公元4世纪先后被被汉人冉闵和鲜卑人屠族,导致羯族灭种。

扩展资料:

我国当代的少数民族在分布、人口数量、民族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不相同的地方,在民族的起源、形成、历史、演变方面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但由于他们都共同生活在我国广阔的国土上,都受到汉民族不同程度的影响,因而在历史演变的基本特征方面,仍有许多共同之处。

族源复杂

每一个当代的民族都是由历史上不同时期的古老部族演变发展而来的,都可以追溯出自己的民族起源。不同民族的族源,主要有以几种情况:

1、绝大多数民族都是来源于在国内土生土长的古代部族,但也有少部分民族的渊源产生在我国以外的地区,根据他们移入的不同情况,又可分出几种类型。

一是迁入前就已经完成了民族的转化过程,属于已经形成的民族共同体的一部分。迁入我国后,有的仍然保持着原来民族的独立性。如朝鲜族和俄罗斯族是分别形成于朝鲜半岛上和俄罗斯境内的民族,于十八世纪开始陆续迁入我国。

也有一些民族迁入我国后,在发展的过程中又融合了国内其他一些民族,重新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这些境外迁入的民族就成了新的民族的族源。如回族,就是以来自中亚和西亚地区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体而形成的。

二是从外部移入到我国境内不是已经形成的独立的民族,而是还处于民族形成前的部族或部落的联盟阶段。在我国境内逐渐演变并完成了民族的转化,形成为当代的一个少数民族。如柯尔克孜族,其族源就是唐代前苏联境内叶尼塞河上游地区被称为“黠戛斯”的人。

撒拉族的先民,目前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在元代由中亚细亚的马尔汗经过长途跋涉到青海东部的循化地区定居下来的;乌孜别克族的先民也是很早以前就从中亚地区迁入新疆的。

2、族源产生于国内的各民族中,多数既可找出向当代民族转化的直接族源也可追溯出最早远祖先世,而且这些最早的祖源都是一些历史非常久远的古老部族。从目前的民族起源研究来看,各民族的远源在秦代以前基本上都已存在了。

如满族的最早先民肃慎人早在舜时代就活动在黑龙江流域地区。其他如高原和西北部分地区诸民族的先民西戎、氐、羌,南方各民族的远源百越及以后分化出的骆越、瓯骆,苗、瑶的先民五溪蛮,土家族的先民巴人等,都是在先秦时就活动在各地的古老部族。

3.作为民族起源的古代部族,与当代民族之间的渊源关系非常复杂。大体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一个历史上早期的部族经过长期的发展与演变,最终只形成当代的一个民族。如古代的室韦与蒙古族、吐蕃与藏族、巴人与土家族等,一个祖源只与当代的一个民族有历史的延续关系。

二是一个早期的部族,经过长期的演变与分化,最终形成了当代的多个民族。如当代的苗族、瑶族等属于苗瑶语族的各民族,最早的远祖先世都是五溪蛮;南方属于侗傣语族的壮、侗、布依、水傣、黎等民族,最早的远祖先世都与百越集团及其主要支分瓯骆和骆越有密切关系。

西南地区属藏缅语族的哈尼、彝、白、纳西、拉祜等民族同属于古代的氐、羌系统;西北地区的维吾尔族和裕固族都是古代回纥演变而来的。

三是有的当代民族追溯不出一个在民族的形成过程中占重要地位的主体族源,他们一开始就是几个原始部族的混合体。如哈萨克族最早的远祖先世。

就是公元前一世纪到公元后四世纪期间活动在今新疆伊犁河谷和伊塞克湖周围地区的乌孙人,及更早些时候就住在这里的塞种人、月氏人;回族的起源民族虽然都信奉伊斯兰教,但却分属于阿拉伯人、波斯人、中亚人等不同的民族。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国古代民族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