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古代小知识
1.三黄(有六种说法)
⑴天皇 地黄 泰黄
⑵天皇 地黄 人皇
⑶伏羲 神农 祝融
⑷伏羲 女娲 神农
⑸伏羲 神农 皇帝
⑹燧人 伏羲 神农
2.五帝(有四种说法)
⑴皇帝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⑵太皞 炎帝 黄帝 少皞 颛顼
⑶少昊 颛顼 帝喾 唐尧 虞舜
⑷黄帝 少昊 帝喾 帝挚 帝尧
3.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4.春秋五霸
齐桓公 宋襄公 晋文公 秦穆公 楚庄王
5.战国七雄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6.古代中国的别称
赤县 神州 华夏 中华 九州 九牧 海内 九域
7.八大古都
西安 洛阳 开封 南京 北京 安阳 杭州 郑州
8.六部
礼部 户部 吏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9.文房四宝
笔 墨 纸 砚
10.中国古代著名水利工程
邗沟 京杭大运河 郑白渠 灵渠
11.中国皇帝之最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嬴政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清)爱新觉罗.溥仪
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玄烨(62年)
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60年)
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武周)武则天(67岁)
掌握语言最多的皇帝——(清)爱新觉罗.弘历
12.古代著名圣人
书圣——王羲之
草圣——张旭
武圣——关羽
词圣——苏轼
医圣——张仲景
史圣——司马迁
棋圣——黄龙士
诗圣——杜甫
至圣——孔丘
亚圣——孟轲
画圣——吴道子
曲圣——关汉卿
文圣——欧阳修
茶圣——陆羽
酒圣——杜康
兵圣——孙武
乐圣——李龟年
13.中国古代名医
针灸之祖——黄帝
脉学倡导者——扁鹊
外科之祖——华佗
医圣——张仲景
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药王——孙思邈
儿科之祖——钱乙
法医之祖——宋慈
药圣——李时珍
14.部分行业祖师
酿酒——杜康
造纸——蔡伦
木匠——鲁班
中药——李时珍
铁匠——李老君
皮影——李少君
医业——华佗
席篾——张班
乐器——师旷
织布——黄道婆
药业——孙思邈
占卜——鬼谷子
豆腐——孙膑
印刷——毕升
茶叶——陆羽
玉器——丘处机
裁缝——轩辕氏
风水——刘伯温
15.《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瞒天过海 围魏救赵 借刀杀人 以逸待劳
趁火打劫 声东击西 无中生有 暗度陈仓
隔岸观火 笑里藏刀 李代桃僵 顺手牵羊
打草惊蛇 借尸还魂 调虎离山 欲擒故纵
抛砖引玉 擒贼擒王 釜底抽薪 浑水摸鱼
金蝉脱壳 关门捉贼 远交近攻 假道伐虢
偷梁换柱 指桑骂槐 假痴不癫 上屋抽梯
树上开花 反客为主 美人计 空城计
反间计 苦肉计 连环计 走为上
16.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及发明者
造纸术:东汉 蔡伦
火药:东晋 葛洪
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升
指南针: 战国时期,我国人民用天然磁铁矿琢磨而成,称“司南”
17.古代四大美女
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有趣的中国古代常识
1、“万岁”和“万万岁”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在电视上看见大臣称颂皇帝时大叫“万岁”,其实“万岁”一词本来不是皇帝专用的。很久以前“万岁”只是表示人们内心喜悦和庆贺的欢呼语,到秦汉以后,臣子朝见国君时常呼“万岁”,但这个词仍不是皇帝唯一专擅的称呼,称呼他人为“万岁”,皇帝也不管。到了汉武帝时,他想把“万岁”据为己有,但民间遇到庆贺之事时,还是有人呼“万岁”。到了宋朝,皇帝才真正的不许称他人为“万岁”至于“万万岁”的来历,则来自一个故事。相传武则天称帝后,特别喜欢别人吹捧她,藉以抬高自己的“名不正”的地位,但她又不好直言。一天,她在金銮殿召集翰林院众学士,出题答对。她脱口出了上题:玉女河边敲叭梆,叭梆!叭梆!叭叭梆!众学士搜肠括肚,对答了几十句,武后都不满意,直觉扫兴。这时,有位惯于奉承的学士看出了她的心思,忙吟道: 金銮殿前呼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武后兴高彩烈,推为杰作。从此,“万万岁”一词便流传于朝野之上了。
2、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别的地方?
在电视上每次看见官老爷大喝一声:“打!”公差们棒子总是朝着犯人的屁股上落下,为何在公堂只打屁股,不打别的地方?原来,从前罚打犯人,没有明确的部位,以致很多犯人都被活活打死。到了唐朝李世民时,有一次他在太医处看到一幅“明堂针灸图”,得知人体的重要器官的穴位多在胸背部,这些部位被撞击拍打会有生命危险,他再看图中屁股部的重要穴位就少得多了,这对他很有启发,后来他对刑罚中的罚打作了规定,对犯人不许鞭打胸背部,而规定屁股作为罚打的部位。从此在公堂上打屁股就传了下来。
古代有哪些有趣的冷知识?
1、王羲之任太守时收到一村民状书,说某乡绅用一小块荒地让他葬父,言明只要一“壶”酒,事后却硬要他一“湖”酒。
王羲之便到乡绅家探访,乡绅久仰其名,欲求墨宝,于是盛情款待。王羲之书写了《乐毅传》给他,乡绅喜出望外,问送何礼答谢,王羲之顺口说:“只要一活鹅”。
乡绅立即提一活鹅送至府衙,王羲之却把脸一沉说:“当时说好是一河鹅,怎么只送来一只?”原来当地话“活”“河”同音。
乡绅急忙辩解道:“大人,鹅四以只计数,从不以河计数的呀!”王羲之冷笑一声,拿出村民状子说:“既然鹅以只计数,难道酒有用湖计数的吗?”乡绅自理亏,只得认错。
2、纪晓岚任侍郎时,和王申任尚书。有一次两人同一个御史官一起喝酒。席间,和王申指着一只狗问纪晓岚:“是狼(侍郎)是狗?”
纪晓岚非常机敏,听出和王申借谐音在辱骂自己,立刻泰然自若地回答:“垂尾是狼,上竖(尚书)是狗。”想讨好和王申的御史也听出了此中机巧,却故意接道:“是狼是狗我是明白了。”
纪晓岚一听,知道御史用意,又从容不迫地说:“还有区别呢,狼的习性是吃肉,狗的习性是遇啥吃啥,遇屎(御史)吃屎。”搞得和王申与御史狼狈不堪。
3、清代乾隆末年,某县秀才考试,寂静的考场突然一阵蝉鸣,监考官查明蝉声发自考生张某帽中,于是揭开他的帽子,看到几只蝉儿尚在吟唱。
张生交代,今晨离家时,其父将蝉放进他帽中,说是蝉在头鸣预兆可中头名,刚才蝉爬动使他头痒难忍便搔了几下,蝉就叫开了。
监考官听了又好笑又好气,就以违纪取消了张的考试资格,并挥笔写下一首诗:“头鸣不是此头名,皆因老父好功名。秋蝉识鸣不识名,迷信兆头失功名。”
4、古代有一则笑话说,一个捐班(由捐钱去谋取职位的人)去谒见上司。上司问:“贵治风土如何?”捐班回答:“并无大风,更少尘土。”问:“百姓如何?”答:“白杏只有两棵,红杏倒有不少。”
捐班答非所问,上司 恼羞成怒,大声斥责:“混蛋,我问的是黎庶。”捐班吓得发抖,连忙回答:“梨树多得很,只是结的果子少。”上司哭笑不得,拍着桌子喝道:“我不是问你梨杏,是问你小民!”
捐班赶紧站起来说:“卑职小名叫狗儿。”上司被弄得啼笑皆非,连连摇头:“狗儿呀狗儿,你真是一条狗儿!”
5、传说有个客人住进了一家客栈,百两银子不翼而飞。他住的是单间,根据种种迹象,认定是店老板偷的。于是他就到县衙门告状,但店老板坚决不承认。
这个县的县官很精明聪慧,思忖片刻后,不动声色地叫店老板伸出手来,用笔在他手心写了一个“赢”字,并说:“你到台阶下去晒太阳,如果晒很长时间字还在的话,你就打赢了官司。”
然后,县官又叫人把老板娘带来,老板娘见丈夫在台阶下伸手晒太阳心中迷惑不解。县官对老板娘说:“你丈夫已经承认银子是他偷的,要你老师交出银子。”老板娘听了,心中犹豫不决,又不敢去问丈夫。
正在这时,县官突然对台阶下的老板大叫道:“你手里的?赢?字还在不在?”老板连连回答:“在!在的!”由于“赢字”与“银子”音近,做贼心虚的老板娘没听清楚,还以为丈夫真的已承认“银子”还在,只好乖乖把客人的百两银子交了出来。
你知道什么有趣的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的大家闺秀都是要进行缠足的,这个也不是有趣的吧,应该算是恐怖的,因为古代的大家闺秀本身就要受到很多的牵制,没有想到他们的脚也不能自己做主,自己的身体都不能由自己控制,那得多可怕,在自己小的时候,就会被打成骨折,让脚变成畸形,在我们现在看来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在古代却是家常便饭。
古代都有哪些现代人不知道的知识,你知道多少?
我们国家是有五千年悠久 历史 的国家,从上古原始部落到夏商周,再到清朝,经历了好多朝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生活方式都存在着不同的改变,下面就给大家分享一些古代的事情。
1、西瓜
关于西瓜的由来,有好多种说法。第一种说法:传说西瓜是神农尝百草时被发现,当时的名字叫稀瓜,大致意思是水多肉稀的瓜,后来经过口口相传就变成了西瓜;第二种说法:西瓜产自非洲,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新疆,后在五代时期传入内地,因此得名西瓜。但也有部分人认为西瓜传入中国的时间更早。
2、玉米
关于玉米的由来,是明朝嘉靖年间从美洲传到中国的。玉米最早出现于美洲地区,以墨西哥与中美洲更早一些,当地的印第安人在发现野生玉米并知晓这种植物可以食用之后便开始进行种植,种植 历史 距今大约有3500年。后来随着哥伦布大航海发现美洲这块新大陆,玉米开始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
3、纸
在中国最早开始用于记录的材料,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在西汉时期就发明了纸张,当时的纸张质量较差,不能用于书写,东汉时期蔡伦在原有的造纸术的基础上,对原材料、工艺进行了改进,制造出了质量很高的纸,而后经魏晋南北朝开始广泛流行,并进一步提高,后造纸技术传入世界各地。
4、馒头
相传馒头是由诸葛亮发明的,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后,继续向西南进发,横渡泸水时,因瘴气熏天,过河士兵中体弱者多触水致死,军队难以前进。诸葛亮为了祭奠河神就令士兵杀羊宰猪,包成面团,投于水中以示供奉。把面粉加水调匀经发酵后蒸熟,馒头取意蛮头,这就是馒头的起源。
5、货币
在很早的时候,人们之间的贸易并不是纸币,最开始是用海贝作为货币。海贝可作为颈饰,有使用价值,同时也便于携带与计数,在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经考古发现,夏、商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很多与钱财有关的东西,都是以贝作为偏旁,后春秋时期开始铸做金属钱币,而后经历朝历代都有一定的改革和变化,逐渐变化成今天的钱币。
结语:以上几点就是我为大家分享的古代的一些知识,不知道大家觉得我说的对不对,大家还知道哪些古代的知识,欢迎在下方的评论区留言和讨论。
古代文化常识知乎
1. 介绍一些古代文化常识
【古代常识】 下列哪个称呼是表示“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莫逆之交) 古代所称“不惑之年”是指(四十岁)注5 古代所称“垂髫”只说女子(十三岁) 古代称20岁的少年为(弱冠) 古代的“鼎”最初是一种(炊具) 古语所称“按图索骥”的骥是(良马) 古代文人所称的“怀袖雅物”是(扇) 古代科举考试按顺序排列需要经过(乡试会试院试殿试)注6 下列不属于二十四史的史书的是(史通) 五岳之说自古就有,其中衡山被称为(南岳)注7 古代地理所称“阳”指的是(山南水北) 古人的“谥号”指的是(帝王所专用的称号) 我国古代四大艺术是指(棋琴画书) 人们所称的“三伏”出现在农历的(六月) 下列属于十二地支的是(午)注8 古人用“六畜兴旺”形容家境繁荣,其中六畜指(猪马牛羊犬鸡) 左迁指的是(降官)注9 古代人所说的“寒舍”是指(自己的住房)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论语孟子中庸大学) 长城修建后关内关外的说法中“关”指的是(山海关) 古代“上元节”是指(元宵节)注10 古代“重阳节”是指(农历九月初九) 重阳节喝的是(菊花酒) 古语所称“细软”是指(钱财) 凌晨1:00至3:00古代称为(丙夜) 古时的二更相当于现在的(1-3点) 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时段指现在的19:00-21:00( 黄昏) 我国农历把每月初一称为(晦日) 【工艺建筑】 以下哪个是古代著名“唐三彩”工艺中的基本色彩之一(白色) 我国古代称为“千年冰”的是(水晶) 我国古代称为“吉金”的是(青铜) 关于白玉的是(水井) 我国被称为“建筑业鼻祖”的是(鲁班) 古人把硝石装在竹筒里点燃,产生了火药爆竹,最初用来( 驱散瘟疫,镇妖避邪) 唐朝著名医生孙思邈曾为四大放明之一(火药)做出过卓越贡献 东汉时期发明的“水排”作用在于(提高冶铁质量) 最早的手工艺品是(瓷器) 著名的“赵州桥”位于(河北省)。
2. 中国古代的文化常识知多少
一、年龄称谓 01、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 02、孩提:指2——3岁的儿童 03、垂髫:指幼年儿童(又叫“总角”) 04、豆蔻:指女子十三岁 05、及笄:指女子十五岁 06、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 07、而立之年:指三十岁 08、不惑之年:指四十岁 09、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10、花甲之年:指六十岁 11、古稀之年:指七十岁 12、耄耋之年:指八、九十岁 13、期颐之年:一百岁 二、明清科举考试(起于隋代,盛于明清,清光绪31年废止) (1)等级:院试(又叫“童试”,县级考试 ,童生参加,考上为“生员”,即“秀才”。)
乡试(又叫“秋闱”,省级考试,生员参加,考上为“举人”。) 会试(又叫“春闱”,国家级考试,举人参加,考上为“贡士”。)
殿试(国家级考试,皇帝主考,贡士参加,考上为“进士”。其中,第一名叫“状元” 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2)内容:四书五经等,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 三、古代主要节日 (01)元日:正月初一,一年开始。
(02)人日:正月初七,主小孩。 (03)上元:正月十五,张灯为戏,又叫“灯节” (04)社日:春分前后,祭祀祈祷农事。
(05)寒食:清明前两日,禁火三日(吴子胥) (06)清明:四月初,扫墓、祭祀。 (07)端午:五月初五,吃粽子,划龙(屈原) (08)七夕:七月初七,妇女乞巧(牛郎织女) (09)中元:七月十五,祭祀鬼神,又叫“鬼节” (10)中秋:八月十五,赏月,思乡 (11)重阳:九月初九,登高,插茱萸免灾 (12)冬至:又叫“至日”,节气的起点。
(13)腊日:腊月初八,喝“腊八粥” (14)除夕:一年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初旧迎新 四、古代的刑罚 (01)黥刑:又叫“墨刑”,额颊上刺字涂墨。 (02)劓刑:割鼻子 (03)笞刑:又叫“杖刑”,打板子(背、腿、臀) (04)刖刑:将脚砍掉(和氏璧) (05)宫刑:又叫“腐刑”,去掉男子生殖器(司马迁) (06)膑刑:剔去膝盖骨(孙膑) (07)大辟:砍头 (08)炮烙:将人烧烤死 (09)车裂:又叫“五马分尸”(商鞅) (10)汤镬:将人煮死 (11)腰斩:从腰部斩簖 (12)凌迟:又叫“千刀万剐” (13)弃市:暴尸街头 五、古代纪年法(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干支纪年:用“天干”和“地支”一一相配来纪年的方法。
其特点是: A、天干和地支各一位组成一个纪年,如“甲子年”、“乙丑年”等。 B、天干和地支的相配永远是单数对单数、双数对双数,不可能出现奇偶相组合。
C、60年一循环,周而复始。 *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略) (2)年号纪年: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年号纪年和干支纪年可兼用,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3)王公年次纪年: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六、有关官职的问题 1、词语 (1)授官:除 拜 (2)升官:迁 擢 (3)降官:谪 左迁 (4)免官:罢 黜 (5)招聘:征 辟 (6)京官调任地方官:出 徙 (7)大臣辞职:乞骸骨 2、六部: (1)吏部(官职任免升调等) (2)户部(土地税收户口等) (3)礼部(典礼科举学校等) (4)刑部(司法刑狱案件等) (5)兵部(军事军队边防等) (6)工部(工程营造水利等) *“六部”是汉以后的中央官职,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 地理山川 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2、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3、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4、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5、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诚--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
6、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 地名 要注要注意古代方位、地名的廉洁和现代不同的地方。 (1)六合:指天地四方(即上、下、东、南、西、北)。
(2)八荒:人为东、东南、南、西南、西北、北、东北八个方向。茺为荒远之地。
八荒指远离中原的地方。 (3)九州:古代分天下为九州,即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杨州、梁州、雍州。
(4)山东:指崤山以东。 (5)江南:泛指长江以南。
(6)江左:即长江以东。 (7)江表:长江以外,指江南。
(8)河北、河南、泛指中原之地,即黄河流域一带。
3. 古代文学常识
一、文化常识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2、三国:魏、蜀、吴。 3、四大古典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
4、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白蛇传》。 5、世界四大短篇小说巨匠:契诃夫、莫泊桑、马克吐温、欧亨利。
6、苏轼的散文代表北宋散文的最高成就,其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7、马致远的散曲代表作《天净沙秋思》,被誉为秋思之祖。
8、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我国古典小说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红楼梦》(又称《石头记》),它问世后就广为流传,深受人们喜爱,还出现了专门研究该书的一门学问红学,红学现已成为世界文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 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陈毅被称为元帅诗人; 臧克家因诗作多为农村题材,有泥土诗人之称; 田间被闻一多誉为时代的鼓手(擂鼓诗人)。
10、岁寒三友:松、竹、梅。 11、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12、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13、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14、四库全书:经、史、子、集。 15、《诗经》六义指:风、雅、颂(分类)、赋、比、兴(表现手法)。
16、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17、桂冠、鳌头、榜首、问鼎、夺魁:第一。
18、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 19、四书五经是儒家的主要经典:四书即《论语》《孟子》《中庸》《大学》;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
20、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或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1、五金:金、银、铜、铁、锡。
22、五味:酸、甜、苦、辣、咸。 23、五行:金、木、水、火、土。
24、永字八法是说永字具有:点、横、竖、撇、捺、折、钩、提八种笔画。 25、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26、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27、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①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②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员。 ③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④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二、中国文学之最 1、最早的诗歌总集是《诗经》; 2、最早的爱国诗人是屈原; 3、最早的田园诗人是东晋的陶渊明; 4、最早的也是最杰出的边塞诗人是盛唐的高适和岑参; 5、古代最杰出的豪放派词人是北宋的苏轼; 6、古代最杰出的女词人是南宋的李清照; 7、古代最著名的爱国词人是南宋的辛弃疾; 8、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李白; 9、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唐代的杜甫; 10、古代写诗最多的爱国诗人是南宋的陆游; 11、古代最著名的长篇神话小说是明代吴承恩的《西游记》; 12、古代最著名的长篇历史小说是明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13、古代最早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是元末明初施耐庵的《水浒传》; 14、古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长篇小说是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 15、古代最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是清代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16、古代最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是清代蒲松龄的《聊斋志异》; 17、古代最早的语录体散文是《论语》; 18、古代最早的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是《左传》; 19、古代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20、古代最杰出的铭文是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21、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是鲁迅; 22、现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是茅盾的《子夜》; 23、现代最有影响的短篇小说集是鲁迅的《呐喊》。 三、常见借代词语 1、桑梓:家乡 2、桃李:学生 3、社稷、轩辕:国家 4、南冠:囚犯 5、同窗:同学 6、烽烟:战争 7、巾帼:妇女 8、丝竹:音乐 9、须眉:男子 10、婵娟、嫦娥:月亮 11、手足:兄弟 12、汗青:史册 13、伉俪:夫妻 14、白丁、布衣:百姓 15、伛偻,黄发:老人 16、桑麻:农事 17、提携,垂髫:小孩 18、三尺:法律 19、膝下:父母 20、华盖:运气 21、函、简、笺、鸿雁、札:书信 22、庙堂:朝廷 四、作者作品 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 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
4. 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研究性学习心得体会
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构分类,各家学派标准不同,分类也不同:有物质与精神两分法;有物质、制度、精神三分法;有物质、制度、行为、心态四分法;还有物质、社会、精神、艺术、语言、风俗六分法等。这些划分尽管层次不一,但都是按照人类创造文化的发展进程由物质到精神、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划分的,适用于专业人员的学习研究。中学生学习教材中的中国古代文化,应根据教育功能的不同来划分。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的古代文化知识,它包括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政区历法、军事刑律、阴阳五行、家族礼法、音乐美术、饮食服装、车马冠盖、文化奠基、政治经济制度、明君贤相的治国方略,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情操等等,但由于教材中没有专门论述中国古代文化知识的课文,这些知识都零散地分布在古文典籍之中,教师教学难,学生学习更难,因此,教学时应将分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根据教育的功能不同梳理归类,每一类下分若干知识点,以课文中的某一古代文化知识点为突破口作分析,成扇面辐射展开,拓宽范围并向纵深发展。然后再探讨下一个知识点。这样做有三个好处:一是将课文中零散的知识归类成系统,建立知识链条。二是教师们在传播零散的古代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专题讲座的方法。三是给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打开思路,养成良好的治学习惯。
5. 王力先生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哪个版本好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作者: 王力 主编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2-3页数: 116定价: 19.80元装帧: 平装丛书: 王力别集ISBN: 9787300152066《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是王力先生主持编写的关于中国古代文化的一部通论性经典专著。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分天文、历法、乐律、地理、职官、科举、姓名、礼俗、宗法、宫室、车马、饮食、衣饰、什物十四个主题论述,半个世纪以来,历经多次重要编写修订,至今仍是认识中国古代文化面貌最重要、最全面的基础参考书。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