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关于养鸡技术的知识?
1、养殖环境要求:
生态土鸡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越的天然草原、天然坡地、果园、丘林等适宜放牧的场所饲养。
放养地周围无大污染源,有丰富的草,山地坡度宜3~5°,最大不超过25°,光照要充足,绿荫、水源丰富,取水方便,水质要好。
2、鸡舍要求:
(1)鸡舍内的地面高度最好比房子外面的地面高30——40厘米。否则,如遇暴雨天气,雨水会流入鸡舍。
(2)在鸡舍屋顶盖上稻草,用于绝热和保温。
(3)鸡舍的大门要牢固,能上锁,在大门、窗户上建造房檐,防止雨水漂流。
(4)鸡舍的东西墙壁应设有窗户,以方便夏季通风和冷却。
(5)鸡舍外的土地应平整无坡,以便鸡群进出鸡舍。
3、养殖季节要求:
本地鸡的饲养,必须选择有助于生态鸡放牧饲养的适当育雏季节。
根据山区气候特点,一般最好从3月至8月孵化,因为温度从低到高,光照充足,有利于鸡的生长,可以提高孵化成活率,或选择在9月至11月孵化。
4、鸡舍内环境要求:
舍内要求做到保温良好、光亮适度、地面干燥、空气新鲜、工作方便。
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4~25℃,育雏器条件下的温度:1周龄30~32℃为好,以后每周各降低2~3℃至常温。湿度保持在50%~60%,每天的光照数以23小时为宜。
5、育雏要求:
入雏前室温要达到30度左右,入雏后室温逐渐升至33—35度左右。
开食用小料盘,提前加满饲料放置笼内。水线、饮水器要提前加水,以便预温(和室内温度一致),鸡苗到场要迅速将鸡苗箱移至室内,摆放均匀,然后点数入笼。
育雏前3—5天,饮水中应添加:葡萄糖、电解多维、抗菌药物、黄芪多糖。
目的是缓解应激,恢复体力,杀灭垂直传播疾病,同时促进免疫器官发育,提高鸡只抗病能力。
同时要24小时强光照,便于雏鸡迅速适应环境,尽早饮水采食。
6、清洁要求:
及时清粪非常重要,要求每天都要及时清理粪盘上的鸡粪,并及时开动刮粪机刮走。因为鸡粪积聚过多会发酵产生氨气,这是发生呼吸道疾病的原因之一。
鸡粪积聚过多会发酵产生热量熏蒸着鸡只,突然清粪,鸡只一旦失去这个热量,就会产生相对的寒冷刺激,常会引起感冒。
另外,往室外推粪时应保持鸡舍两端的门有一门关闭,两门洞开,穿堂风猛烈,这是鸡群发生感冒的重要原因。
清粪的时候会有一些粪便落地,清扫的时候应洒点水防止尘土飞扬。
养鸡技术知识大全 养鸡怎么养
1、合理控料在养鸡中的积极作用:
(1)减轻胃肠负担。这一点好理解,饥饿时能让始终高负荷运转的消化道得以短暂的休整。
(2)促进消化功能。这方面也好理解,饥饿后使胃肠道的消化功能得以加强。
(3)注射、点眼滴鼻或刺种免疫时需要抓鸡,控料两到三个小时可以大大减少抓鸡产生的应激。这方面的机理是饱腹时鸡体的主要代谢是进行消化,所以消化系统内的血液量比空腹时增加许多,而其他系统的血液供应量减少,导致抗应激能力降低。
(4)病后采食量增加太快时适当控料可以保护刚刚恢复的胃肠功能再次受损。这种情况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经常可以遇到,病后采食量大增,增两天后又不增了。.
(5)有利于宿便的排出。宿便是指超出正常排泄时间而未排出积存于肠内的粪便。它的颜色一般是黑绿色、黑色或茶褐色,呈泥巴状且均有恶臭气味与正常大便差异较大。养殖户都知道鸡在早晨经常排褐色粪便,俗称糖鸡屎,它的本质就是一种宿便,这是鸡的自然天性,现在的肉鸡虽然经过多年的品种选育改良,仍不能改掉这一天性。宿便在体内时间越久对身体的损伤越大,而饥饿有利于宿便的排出。
(6)近来科学家发现细胞内线粒体在进行氧化反应时,不仅产生细胞代谢所必须的能量载体ATP,同时还产生一定比例的过氧化物,过氧化物能降低身体的抵抗力。饥饿时,线粒体产生的ATP和过氧化物的比值增大,即过氧化物减少,而且还能产生抑制过氧化物的酶。体内过氧化物水平下降,机体免疫能力增强。
2、如何控料
(1)控料要随机进行,不固定每天的控料时间。早些年我总认为合理的控光能起到控料的作用,现在这个认识有了改变,不能否认间歇光照的功效,只是鸡舍实施间歇光照后鸡会很快就完全适应,因而也不会有过强的饥饿感。所以现在我提倡不定时不定期的控料,越没规律越好,这样能让鸡更充分的有明显的饥饿感,更能发挥饥饿的保健功效。
(2)控料的实施次数。控料虽然有很多积极作用,对健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肉鸡每日只采食正常量的60%的话,鸡群会非常健康,但是我们养鸡的终极目的是为了赚钱,不是为了让鸡活着。过多的控料必然影响鸡群的生长和生产性能。因此控料不宜太频繁,每次时间一到两个小时左右。肉鸡在养殖过程中控光该怎么进行还怎么进行,育雏时从第三天开始,可以一到两天一次,中期每两到三天一次,三十日龄后每三到四天一次或不进行控料,但是建议每次等料桶全部吃干净后再加料。蛋鸡可以采用不定期的推迟某一次的加料时间一个小时。
(3)控料要循序渐进。刚开始控料的时间要短,逐步增加,让鸡有一个适应过程是避免任何应激的最根本方法。
3、鸡断喙断嘴相关知识
(1)断喙目的:鸡有雏啄的习性,特别是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鸡更为严重。雏啄包括啄羽、啄肛、啄翅、啄趾等,轻者至伤残,重者可造成死亡。因此,一般饲养在开放式鸡舍的雏鸡都要进行断喙。断喙还有节省饲料的效果,降低不必要的死亡率。
(2)鸡雏啄原因:原因较多而复杂,如日粮不平衡,密度大,通风不良,温度高,断水,光线强等,防止雏啄的主要措施是进行断喙。
(3)断喙时间:肉仔鸡的断喙时间一般是在7日龄之前进行。这样可以节省人力,降低成本,减少应激及早期啄羽的发生。
(4)断喙方法:断喙是借助于灼热的刀片,切除鸡上、下喙各一部分。一般用专门断喙器,雏期断喙器的孔径7~10日龄为4.4毫米,7~10日龄为4.8毫米。断喙方法是左手抓鸡腿部,右手拿鸡,将右手拇指放在鸡的头顶上,食指放在咽下,稍施压,使鸡缩舌,选择适当的孔径,在离鼻孔2厘米处切断。灼烧时刀片在喙切面四周滚动以压平嘴角,这样可以阻止喙外缘重新生长,如不将喙周围压平,将有5%~10%的成鸡会重新生长喙。
(5)断喙器的选择:建议使用超高温的精品型的断喙器,质量好,效率高,耐用时间久,同时引起鸡的应激反应小。
养小鸡的常识
1.雏鸡的饲养方法是什么
雏鸡的运输与安置运雏鸡最好用专门的运雏箱。
运雏箱的四周和顶盖上有许多直径2厘米的通气孔,箱内还有分格。农户养鸡的也可用20-25厘米的矮纸箱,纸箱四周要打些气孔,或用柳条筐、草窝等仿制成运雏箱,内铺2-3厘米厚的软垫料,既保温又透气。
运雏数约占箱子面积的一半即可,以免拥挤压死。夏天装雏密度要小些,箱外要用被单覆盖、围好(尤其在顶风处),以免运输途中冷风直灌箱内,并要随身携带防雨用具。
天冷时要准备棉被或毯子覆盖。途中要细心,勤检查雏鸡动态,看有无倒筐、错筐,听声音,当雏鸡发出“唧、唧、唧”的微呼声,说明冷了,赶紧加盖棉被,听到其他异常声音也要打开看看,如见张口喘息,赶紧错开点缝隙以便换气。
车辆要慢行,走平路,防止摇晃振动和倾斜。
2.雏鸡的养殖注意什么
雏鸡的养殖; 第一、在雏鸡阶段,每天加喂部分绳蛆,每公斤鲜绳蛆可使雏鸡增重0。
75 公斤,可增值2元左右,喂蝇蛆组的鸡开产日龄比对照组提前28天,产蛋量 和平均蛋重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第二、在其他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用10%的蝇蛆粉喂养蛋鸡与用 10%的鱼粉喂养蛋鸡相比,喂蝇蛆粉的产蛋率比喂鱼粉组提高20。
3%,词料报 酬率提高15。8%,每只鸡增加收益72。
3%。 第三、在基础词料相同的条件下,每只鸡加喂10克绳蛆,产蛋率提高 10。
1%,每公斤蛋耗料减少0。44公斤,节约词料58。
07公斤,平均每1。4公斤鲜 蝇蛆就可增产1公斤鸡蛋,而且鸡少病,成活率比配合词料喂养的高20%。
第四、在基础日粮相同的基础上,每头猪每天加喂100克绳蛆粉或100 克鱼粉,结果喂蝇蛆粉的小猪体重比喂鱼粉的增加7。18%,而且每增重1公斤 毛重的成本还下降13%,用蝇蛆喂的猪其瘦肉中蛋白含量比喂鱼粉的高5%。
第五、用蝇蛆词喂出壳一个月的稚龟,其体重平均每只增加4。 53克,增 重率平均为160。
27%,而喂养鸡蛋黄的稚龟平均每只增重1。2克,增重率平均 为42。
61%,前者是后者的3。8倍。
第六、用蝇蛆饲喂5~36克的美国青蛙幼体,其生长速度、成活率与黄粉 虫喂养组效果相同。
3.雏鸡的饲养管理是怎样规范
0〜6周龄为雏鸡阶段。
雏鸡生长迅速,代谢旺盛,但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消化机能、抗病力较差。育雏的关键是为雏鸡创 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以及给予丰富的营养和精心的管理。
在育雏阶 段的环境条件中,必须满足雏鸡对温度、湿度、通风换气、光照、密度和卫生等条件的需要,随着日龄的变化,环境条件也要 作相应的调整。 在育雏前要制定育雏计划,做好育雏舍及其设备的准备,对育雏舍进行消毒和预热。
以春季育雏效果最好,其他季节则应考虑气候特点加强环境控制。育雏方式有平面育雏和立 体育雏两种,应根据各场条件选择使用。
对雏鸡要及时开饮,出 壳24小时应开食,使用新鲜、无霉变饲料,可减少许多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在饲料中适当添加多种维生素,特别是增加 维生素A的用量,有利于增强雏鸡抗病力,减轻球虫病的危害。 饲料槽和饮水器位置要恰当,防止饲料浪费,保证鸡群生长发育 均匀。
要经常观察鸡群,及时剔除病、弱雏,每天早晨要注意观 察雏鸡粪便的颜色和形状是否正常,以便判定鸡群是否健康或伺料的质量是否发生问题。经常打扫卫生,及时清除粪便、污物, 能有效地控制球虫卵囊的发育和其他病原微生物的繁殖。
对病雏 及时隔离治疗,疗效不佳时严格淘汰。应做到定期称重,适时分群,使其生长一致,提高成活率。
4.雏鸡的日常管理有什么需要注意的问题
日常管理的事情还有很多。
主要是观察鸡群,喂料喂水, 注意整理鸡群,做好记录,搞好消毒。第一是观察鸡群。
随时观察鸡群的反应很重要。这是有经验 的养殖户发现问题的一种最有效的途径,养殖中有问题不可以等 到雏鸡的症状非常明显了再作处理,观察鸡群就可以做到有问题 早发现、早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损失。
观察时主要看雏鸡对 外界 *** 的反应、鸡群的活动情况、有无离群独处的、争抢食物的 灵敏程度、叫声的大小、吃食的速度和采食的数量;每天清晨观察 雏鸡粪便的形状和颜色;留心雏鸡羽毛的光洁度、眼神,对声音的 反应,总之,每个方面都要留心才可以。从而掌握其健康状况 水平。
。第二是每天给水给料的时间要固定,原则是少喂勤添,防止剩 料发霉变质;在饲养的过程中,改变饲料要有一个过渡期,不可以 一下子直接更换。
并保持足够的清洁饮水,使之自由饮用。第三是整理鸡群。
所谓整理鸡群也就是随时挑出和淘汰有严 重缺陷的雏鸡。 引进一批雏鸡后不可能做到完全一致,须将那些 发育迟缓的、体弱的、生病的雏鸡单独饲养,根据日龄和雏鸡的体' 重适时分群。
这样有利于管理,也有利于鸡群的生长,防治疾病的 传播。第四是搞好消毒。
做到每天刷洗食槽、水槽,定时通风换气, 工作服等每次洗干净后用紫外线灯照射不少于2小时,器具等工 具要在冲洗干净的情况下,在密闭的空间内熏蒸消毒30分钟以 上;定期更换出人口消毒池的药液;育雏舍要定期进行带鸡喷雾消 毒,喷雾时高度超过鸡的背部20~30厘米,每周1~2次;如果周 边有疫情发生,那就需要每天带鸡消毒1次;周边环境也要定期喷 雾消毒,每两周1次就可以了。 但是要注意避开免疫时间,以免发生相互影响。
第五是做好记录。需要记录的内容包括:引进的时间、数量、品种、鸡群的健康状况、体重、每日的采食量、饲料的变化情况,温 度、湿度情况、光照强度和时间、粪便变化情况、死亡和淘汰数量以 及免疫、使用药物的情况等。
做好记录可以从中总结经验、发现问 题,也便于提高自己的养殖水平。
同时,建立养殖档案,也是国家 农牧行政部门对养殖企业的要求,现在各地正在进行养殖档案的 推广工作,并且有很完整的记录格式供参考。
5.关于饲养小鸡崽的相关知识
先看年龄~刚买来的小鸡~如果小鸡有长小尾巴~那说明已经至少超过7天了~
如果没有~那小鸡不可以站在水泥地或其他地面~因为会冰到爪子~就及容易死亡~
正确的方法是放在硬纸相里~里面用纸垫住就OK~注意勤换纸~
食物:把大米放在开水里泡软了~然后再喂~基本上小鸡会本能的吃~
如果不会~HOHO~那你有得受了~找个小木棍~调点米~用拇指和食指轻轻的捏开小鸡的嘴~
望里填~要注意小鸡的眼睛喔~
时间:早6点到晚5点左右~这是小鸡的活动时间~要勤喂食~
多喂活的食物~找蚯蚓最好~切成小段~不要喂太多~
青蛙和蟾蜍千万不能喂!会中毒死的~
一般只要小鸡长硬翅膀了~基本上就硬实了~
主要是前期饲养困难~
农村的网友尽量多养,城市的网友尽量少养~因为饲养不便~所以建议养少点~
5到10只就可以了~
如果你只想养一只
哈哈~那我劝你必须放弃!
因为这样小鸡的小鸡~
不但长的慢~而且毛色等都很暗淡~
成活率太低
小鸡是群居动物~
至少也得3只以上~才可以
买的时候要看:喜欢望别的小鸡肚子底下钻的多数是母鸡~
喜欢跳在别的小鸡背上的多数是公鸡
要选能抢食的~活泼能叫的~
长大后可以喂糠等食物~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