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学的知识(关于电学的知识点总结)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99 0

初三物理电学知识点汇总 这些必须掌握!

电学是初中物理非常基础的一部分,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了初三物理 电学知识点 汇总,仅供大家参考。

电学知识点

电荷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两种电荷:

1、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2、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结构: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1、是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

2、是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单位:库仑,符号:C。

元电荷:电子(汤姆生发现)是带有负电最小电荷的粒子,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元元电荷。e=1.6×10-19C。

导体;善于导电的物体。如: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石墨等。

导体导电原因:导体中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金属中导电的是自由电子)

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如:橡胶、陶瓷、塑料、干燥的空气、油等。

绝缘体绝缘的原因: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

电路构成

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发电机、电池。

2、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装置,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3、开关:控制电路的通断。

4、导线:连接电路输送电能。

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发光二极管还可发光)。

串联和并联串联

1、连接特点:逐个顺次,首尾相接。

2、电流路径:只有一个。

3、开关作用:能同时控制所有的用电器,开关位置变了控制作用不变。

4、用电器工作:互相影响。

并联:

1、连接特点:并列连接,首首尾尾。

2、电流路径:至少2个。

3、开关作用:干路: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只控制本支路。

4、用电器工作:互不影响。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总结的初三 物理 电学知识点汇总,仅供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物理电学要学那些知识?

电学包括电场、稳恒电流、磁场、电磁感应和电磁波。

一.

重要概念:电场强度(E)、电场力(F)、电势差(U)、电势、电容(C);电流强度(I)、电动势(E)、路端电压(U)、电功(W)、电功率(P)、超导体(R=0);分子电流假说、磁感应强度(B)、磁通量(Φ)、安培力(F)、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动势,麦克斯韦电磁理论。

二.

高中物理电学难点知识点

1.带电粒子在电场中一定受电场力作用,且正电荷在该点受到的电场力(F)方向跟电场强度(E)方向相同.

2.

.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不一定受洛伦力作用,且有力作用时,力(F)与磁感应强度(B)是垂直的,力也跟速度方向垂直。

3.理解电场线与电场强度(E)、电势(U)的大小关系。

三.

高中物理电学重要规律:库仑定律(F=kQ1Q2/r2);欧姆定律;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I=E/(R+r)。焦耳定律,电磁感应定律(E=△Φ/△t,E=BLV)

四.

三个重要定则的应用:安培定则(即右手螺旋定则)用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左手定则用来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的安培力(或洛仑磁力)方向;右手定则用来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

五.

在电场或磁场中有时也可以用牛顿定律、动能定理来解题。

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有哪些

电学是初中物理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下面整理了初中物理电学知识点,方便初中生复习,供大家参考。

电荷

1.摩擦起电: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摩擦起电的原因:在摩擦过程中,电子会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得到电子的物体因有多余的电子带上负电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上等量的正电荷。

2.两种电荷:

正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叫正电荷。

负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负正电荷。

3.电荷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4.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方法:

看它能否吸引轻小物体,如能则带电;利用验电器,用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如果金属箔张开则带电。

电压

1.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

2.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 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 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

3.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

串联和并联

1.串联电路中,电阻阻值之比等于电阻两端电压之比。

当电阻R1和R2串联时,若R1R2,则U1U2,电阻越大,要想使电流处处相等,则需要加上更大的电压来实现。做动态电路题目的时候,串联电路中,R1不变,R2变大,则可以直接得出R2分的电压讲增大,因为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和不变,所以R1两端电压减小。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阻阻值之比等于通过各支路电流的反比。

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可用道路中两条支路按宽窄分流来形象比拟:宽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小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多;窄的支路(相当于阻值大的电阻)分到的车流少,所以并联电路中,电阻大的分到的电流小,但是需要特别注意,并联电路中,一条支路改变,对另一个支路是没有任何 影响的(短路的除外)。

电学公式

1.电流强度:I=Q电量/t

2.电阻:R=ρL/S

3.欧姆定律:I=U/R

4.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纯电阻公式)

5.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W=UIt=Pt=UQ(普适公式)

(5)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6)U1/U2=R1/R2(分压公式)

(7)P1/P2=R1/R2

6.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7.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8.电功:

(1)W=UIt=Pt=UQ(普适公式)

(2)W=I2Rt=U2t/R(纯电阻公式)

9.电功率:

(1)P=W/t=UI(普适公式)

(2)P=I2R=U2/R(纯电阻公式)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