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进步,但天灾人祸的发生也随之增多。我们无法改变自然灾害的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知识的宣传与应对措施的实施,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一、地震防灾减灾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强、危害广泛的自然灾害。每年全球发生的地震数量很多,中国也不例外。以下是地震防灾减灾的建议:
1.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定期进行地震演练,熟悉应急逃生路线。
2.在家中或办公场所,固定家具,设置防震卡扣或其他防震措施,避免家具器具受到震动并伤及人员。
3.在公共场所,避免站在易倒、易破的物品旁边,尽量站在门口或支撑结构稳固的地方。
4.地震发生时,在室内,迅速找到安全位置,躲避在桌子、门框等抗震的物体下,尽量避免在玻璃、易倒物品附近逗留。
5.在户外,尽量避开建筑物、电线、大树等高大物体,找开阔、平坦的地方,远离山体、河流等潜在危险区域。
6.在遇到地震灾害时,遵从指挥,保持冷静,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协助救援人员开展救援工作。
二、火灾防灾减灾
火灾是一种常见的灾害,它通常因人为原因或环境因素导致。以下是火灾防灾减灾的建议:
1.在居住或办公场所中,定期检查电线,电器设备和电源插座,确保安全。
2.切勿使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的明火,如烛台、炉具等。
3.注意厨房的清洁卫生,避免油污积聚,及时清理油烟机和煤气管道,避免引发火灾。
4.烟雾探测器是防范火灾的重要设备,尤其是在睡眠时,可及早发现火灾并采取应急措施。
5.睡觉前,确保熄灭所有火源,确认门窗已经关好,电器设备已经断电。
三、洪涝灾害防灾减灾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尤其在雨季易发生。以下是洪涝灾害防灾减灾的建议:
1.在易发洪水地区居住的人,要及时了解地方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报和地方政府的防汛措施,做好防护措施。
2.在办公地点,要及时查看气象预报,洪涝灾害应急预案,避免去易受灾的区域。
3.发现异常气象变化或有可能引发洪涝灾害时,要及时通知有关部门,采取行动。
4.做好物资药品储备,避免断粮、断药的情况发生;特别是对于老人、小孩、孕妇等易受伤害的人群要特别关注。
总之,灾害是不可控制的自然因素,但只要我们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才能在灾难来临时,迅速应对,减少人身和财产损失。
防灾减灾知识
1、遭空袭,听警报,拉闸断电最重要,携带食品应急包,根据引导屈身跑,有序进入防空洞,听从指挥要冷静。
2、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3、火灾起,怕烟熏,鼻口捂住湿毛巾,身上起火地上滚,不乘电梯往下奔,阳台滑下捆绳索,盲目跳楼会伤身。
4、洪水猛,高处行,土房顶上待不成,睡床桌子扎木筏,大树能栓救命绳,准备食物手电筒,穿暖衣服度险情。
5、台风来,听预报,加固堤坝通水道,煤气电路检修好,临时建筑整牢靠,船进港口深抛锚,减少出行看信号。
6、下暴雨,泥石流,危险处地是下游,逃离别顺沟底走,横向快爬上山头,野外宿营不选沟,进山一定看气候。
7、阴雨天,生雷电,避雨别在树下站,铁塔线杆要离远,打雷家中也防患,关好门窗切电源,避免雷火屋里窜。
8、暴雪天,人慢跑,背着风向别停脚,身体冻僵无知觉,千万不能用火烤,冰雪搓洗血循环,慢慢温暖才见好。
扩展资料:
地震发生时的几种情况及应对方法:
1、发生燃气泄漏时:
切断总电源,迅速离开现场;千万不要使用明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处;若被倒塌物砸压,应设法将脸朝向通风口,等待救援。
2、被塌落重物压住身体时:
查清压在身上的物体是何物,不要轻易移动物体或身体;检查自己是否受伤,若没有受伤,应根据情况向外缓慢拽拉身体;若已受严重外伤,应尽力用衣物等物包扎好伤口;若发生骨折,不要轻易移动,应等待救援。
3、埋在废墟中时:
树立坚定的生存信念;不要大哭大叫,应保存体力;尽量休息,闭目养神;寻找食物和水,维持生命,若无法找到水,可以用自己的尿液应急;若有伤,应设法包扎,多休息。
防灾常识有哪些
1、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不要惊慌,不要盲目乱跑。火势小可参与扑救并快速拨打119报警。火势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切忌乘坐电梯。
2、穿过浓烟时,要用湿毛巾等捂住口鼻,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和墙边,弯腰或匍匐前进。如衣服着火,应水浸、水淋、卧倒翻滚,不要直立奔跑或站立。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防止浓烟尾随进入。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不要急于跳楼。无法逃离时,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
3、在高层建筑内遇火灾逃离时,若下层楼梯已冒浓烟或被大火封堵,不要硬行下逃,向上逃离更安全,可以到凉台、天台等地等待救援。不可钻到床底下、衣橱内、阁楼上躲避火焰或烟雾。住所如果离楼顶较近,可直奔楼顶平台,发出求救信号。
4、洪水来临时,要选择一切可以救生的物品逃生。首先挑选体积大的容器,如油桶、储水桶等,迅速倒出原有液体后,重新将盖子盖紧、密封。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具有一定浮力,可以捆扎在一起应急。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都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浮力。
5、万一掉进水里,要屏气并捏住鼻子,避免呛水,试试能否站起来。如水太深,站不起来,又不能迅速游到岸上,就踩水助游,抓住身边漂浮的任何物体。如不会游泳,千万不要慌乱,可按以下两种办法行动:一是面朝上,头向后仰,双脚交替向下踩水,手掌拍击水面,让嘴露出水面,呼出气后立刻使劲吸气;二是迅速观察四周是否有露出水面的固定物体,并向其靠拢。
6、落入水中时要及时脱掉鞋子,减少阻力,将头露出水面,调整呼吸。浪高水急、徒身漂浮时,不要做无谓的挣扎,尽可能节省体力。要及时躲避漩涡及水中夹带的石块等可能危及身体的重物。千万不要攀登电线杆,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7、如果车掉进水中,必须在水漫至车窗前逃离,这时车还浮在水面。当车沉没水中时,要摇起车窗,并打开所有车灯,作为求救信号。如果车门打不开,一定保证车内的人在水面以上。水漫到下巴位置时,车外面的水压能轻一些,这时打开车门,深吸一口气游到水面上。如果车门还是打不开,就设法砸开玻璃往外爬。逃生时,乘客可以互相牵扯,这样门既不会关上,又可以避免人被冲走。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防灾减灾小常识:公共场所火灾逃生技巧
参考资料:中国政府网-防灾减灾小知识:洪水来临如何逃生?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有哪些?
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内容有:
1、增强忧患意识,强化应急观念,共建平安家园。
2、参与防灾减灾,共建幸福家园。
3、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4、全面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提高公众安全防范意识。
5、灾害伤人又损财,防灾到位少麻烦。
6、防灾减灾人人有责,以人为本科学预防。
7、关注生命安全,加强防灾减灾。
8、弘扬防灾减灾文化,提高防灾减灾意识。
9、加强应急物资储备保障,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
10、完善防灾减灾体系,促进社会持续发展。
防灾减灾救灾知识内容
@所有人,这份超全的防灾减灾知识请收好,关键时刻能救命
都市条形码
05月12日 · 云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官方账号
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
全国防灾减灾日的设立,顺应了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也是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重要举措,推动人们提高对防灾减灾的重视,减少灾害带来的伤害。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 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学习学习防灾减灾小知识。
首先,带大家认识一下“防空警报”!
防空警报是城市民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人民政府实施人民防空指挥,组织人员疏散的基本手段。
战争中,当城市受到空袭威胁时,防空警报被用来提醒人们进行防空避难;平时则用于抗灾救灾和突发事故情况下的灾情预报和紧急报知,此外,为了纪念某些重大事件,防空警报也会在特定时间地点使用。
防空警报分为预先警报、空袭警报和解除警报这三种。
预先警报:鸣响36秒,停24秒,反复3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市民立即停止一切工作,把家中电源拉闸断电,关好煤气、熄灭火种、关好门窗,携带有效证件,生活必需品及防护器材,迅速撤离到附近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
空袭警报:鸣响6秒,停6秒,反复15遍为一个周期,时间3分钟。无法进入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市民利用地形地物就近隐蔽,趴在地上双手抱头。
解除警报:连续鸣响一长声,时间3分钟,市民可以走出地下防空避难所,人防工程、防空洞,恢复正常工作。
接下来介绍一些灾害中的应急处理方法,好好做笔记哦
说到地震,咱们就得多说几句了。
地震的威力不可小觑,遇到地震时,要这么做!
来源:云视新闻、南京人防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