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运用通感手法的句子200字)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292 0

修辞通感句子举例五个?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历贺蚂声似的。

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肢埋觉互通,即为通感。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2、你笑得很甜。

这句话中的“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

3、红杏枝头春意闹

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摹成好像有声音,表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的手法。此句专写杏花,以杏花的盛开衬托春意之浓。词人以通感手法,用一个“闹”字,将烂漫的大好春光描绘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4、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甘甜”形容味道,哲理用来形容声音,即通感。

5、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味”形容味道,但是这里却用于拍宴形容花的色彩和感觉,即通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通感

运用通感的句子

通感的句子如下:

1、他说的话听起来像蜜糖一样甜!

2、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薯简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3、荷塘边,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4、紫藤萝瀑布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5、紫藤萝的香气似乎也是淡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6、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7、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8、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告没闪亮亮的,特别闹。

9、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对她说:“你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10、袜手纳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用“通感”的修辞手法写两个句子

1、月夜,清冷的月光铺满一地,淡淡的光辉似乎带有一种清冷的香味,而且可以感觉到那质地还是相当的光滑。

2、我做了个噩梦,那梦硬硬的,尖尖的,我想将它折碎,却是徒劳,只感到可怕。

1、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悄让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2、通,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3、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比如: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渗辩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的音乐会联想到薄薄的半透明的纱子;又比如启喊局朱自清《荷塘月色》里的“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运用通感造10句句子,

1我听见了她那闪闪烁烁的笑声

2远处隐约飘来阵阵香味,似有似无,如乎饥衡有悠扬的乐声,时断时续.

3天上的星星越聚越多,闪闪亮亮的,特别闹.

4她大大的眼睛忽闪忽闪的,我岁做对她说:“你肢稿的眼睛真闹啊,别眨了.”

5夜晚的彩灯亮,这边红、那边绿,这边明、那边暗,整个城市奏响了一曲欢腾的乐曲.

6那些芦苇高高低低地晃动着,如同鼓点有节奏的击打.

7歌声/象煞黑天上的星星/越听越灿烂.

8她的声音犹如棉花糖一样甘甜,犹如婴儿的棉肚兜一样柔软.

9月光下,那低头思故乡的离愁,已被古老的潮水年复一年的打磨得光滑如许了,在湖边浅水里静泊成一叶沉思的小舟.

10我的忧郁也明亮起来、辉煌起来,萌生出希望的青枝绿叶,和不再枯黄凋谢的真善美的花朵.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