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活佛名言(济公游记经典语录)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1.8K+ 2
最经典的活佛名言(济公游记经典语录)

1、生命看破了不过是无常,爱情看破了不过是聚散。

2、持戒念佛、依教奉行,就是报佛恩。

3、契证佛祖妙道,最宜上智利根,忘怀体究,不坠机境,直下拔萃超群。

4、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

5、人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6、跟我有恩的,我报恩;跟我有怨的,我要把怨仇解除。

7、多讲点笑话,以幽默的态度处事,这样子日子会好过点。

8、是非天天有,不听自然无,是非天天有,不听还是有,是非天天有,看你怎么办?

9、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10、对轻贱我们的人要生感激的心,感恩戴德;不是他们轻贱,我们业障怎么能消得掉?

11、快乐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能够与他人和谐相处。

12、心之所愿,身相随之!

13、佛言:沙门行道,无如磨牛,身虽行道,心道不行。心道若行,何用行道。

14、宁可自己去原谅别人,莫让别人来原谅你。

15、云驶月运,舟行岸移,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16、一座集湖海,三餐分藿羹;半钵粥可也,饱卧是山僧!

17、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

18、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尘沙烦恼,最后放下根本无明。

19、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20、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1、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有什么可高兴的?有什么可悲伤的?什么时候都是一个状态。

22、看破红尘天地宽。名不贪婪,利不贪婪。真诚清净悟真禅,平等慈悲,普度人间。

23、智者改过迁善,愚者文过饰非。

24、凡你们为自己而行的善,将在真主那里发现其报酬。

25、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

26、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27、我只是你的过客,却在你的世界流连忘返。

28、佛性是每个人的心,所以自己就是主宰。

29、若起精进心,是妄精进;若能心不妄,精进无有涯。

30、人生没有彩排,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精彩。
最经典的活佛名言

31、彻底的认识你自己,你就会认识佛。

32、巢空鸟迹水波纹,偶尔成文似锦云。得失往来都不是,有无俱遣息纷纷。

33、幸福不是奖赏,而是结果;苦难不是惩罚,而是报应。

34、为了赞美而去修行,有如被践踏的香花美草。

35、来得不明,去得正好,智人观此,未免心冷。

36、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

37、真正的布施,是把烦恼、忧虑、分别、执着,通通放下。

38、永远扭曲别人善意的人,无药可救。

39、因小果大,莫以恶小而为之,莫以善小而不为。

40、现定见闻觉知是法,法离见闻觉知,非达法也。

41、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42、心中装满着自己的看法与想法的人,永远听不见别人的心声。

43、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44、生活在感恩之中,才是真正的幸福、美满。

45、众生快乐,你才会快乐、心胸打开、你才能解脱。

46、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47、诸恶莫做,众善奉行,自净其意。

48、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49、请你用慈悲心和温和的态度,把你的不满与委屈说出来,别人就容易接受。

50、人生,看透不如看淡。烦恼本无根,不捡自然无;困惑本无源,不究自轻松。

51、好的生活就是不瞎想,做得多,要的少,常微笑,懂知足。

52、佛不渡无缘的人,不能渡的人,我们就把他当做菩萨来看。

53、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着心通通放下。

54、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己,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这就是因果。

55、人生学会随缘,才活得潇洒自在。

56、福报不是求来的,是修来的。痛苦烦恼不是别人给你的,是你自己找来的。

57、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

58、虚拟藏芥子,芥子纳须弥。

59、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60、已生无有生,未生亦无生,离已生未生,生时即无生。

发布评论 2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评论列表

2022-03-01 05:43:17

过迁善,愚者文过饰非。24、凡你们为自己而行的善,将在真主那里发现其报酬。25、凡夫那个心靠不住,全是虚情假意,不能相信。26、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27、我只是你的过客,却在你的世界流连忘返。28

2022-03-01 06:08:01

。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16、一座集湖海,三餐分藿羹;半钵粥可也,饱卧是山僧!17、抱怨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于人无益,于己不利,于事无补。18、学佛,要从“放下”开始;先放下见思烦恼,再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