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50字(端午节手抄报内容50字看得清)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124 0

本文目录汇总: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30字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

1、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一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

2、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二

端午节的其他别称: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

3、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三

端午伸个小懒腰,生活幸福有预兆;粽子来报到,香香甜甜身体好。

4、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四

端午节,祝福到,愿你事业像龙舟一样快进,家庭像香包一样温馨。

5、端午节手抄报内容五

端午的味道是浓浓的祝福,充满真诚。端午节到了,愿你端午快乐。

6、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六

采一片清香粽叶,包一颗香甜粽子,装入真情信息里:祝端午快乐。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50字左右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字左右:

端午节祝福

送个香囊带个荷包,自制几斤粽子,托人到山里采了艾叶,街头买了瓶雄黄酒,加上内心深处的几许关怀,作为礼物送给你,祝端午节快乐!

知道我想啥吗?想你知道为啥想你吗?因为喜欢。你知道为啥喜欢你吗?因为你的味道。知道为啥有味道吗?因为你是粽子,提前祝端午节快乐!

一颗心迁挂着你,一份爱祝福着你,一份真感情在等待着你的回应。祝端午节快乐!

五月节,扒龙船,龙鼓响,大江边,呵呵,你那儿可以看到赛龙舟吗?祝你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习俗

1.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某些地区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统称糯米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端午节的诗句

斗轻桡,斗轻桡,雪中花卷棹声摇。天与玻璃三万顷,尽叫看得几吴舫。——《潇湘神》

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端午感兴》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浣溪沙·端午》

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贺新郎》

屈原何伤悲,生离情独哀。知命虽无忧,仓卒意低回。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送卢弋阳景宣诗》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鱼家傲》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端午日》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端午》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端午日恩赐百索》

菖蒲酒美清尊共。——《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如下:

1、赛龙舟,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人们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

2、吃粽子,粽子,又叫做“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祝愿考生考上好的学校。

3、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古时人们以为自己发病是因为妖魔鬼怪上身),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

4、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5、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端午节手抄报内容,50字内

如下:

1、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6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2、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

但有例外,东吴一带的端午节历来不纪念屈原,而是纪念五月五日被投入大江的伍子胥,且吴越地区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

节日起源

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端午祭龙礼俗的形成与原始信仰、祭祀文化、干支历法以及苍龙七宿正处南中的天象有关。中国古代的星象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古人很早开始就探索宇宙的奥秘,并由此演绎出了一套完整深奥的观星文化。

据《春秋命历序》:“天地开辟,万物浑浑,无知无识;阴阳所凭,天体始于北极之野…日月五纬一轮转;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仪,作干支以定日月度。”

上古时代人们定天之象、法地之仪,根据日月星辰的运行轨迹和位置,将黄道和赤道附近的区域分作28组星宿,俗称“二十八宿”,按东南西北四方各分为七宿,即为“四象”。

在东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即苍龙七宿。苍龙七宿的出没周期与一年四时周期相一致,春季于东方抬头,夏季于南方腾升,秋季于西方退落,冬季隐没于北方地平线下。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高悬于正南中天。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