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的春节(春节的诗句关于春节的诗句)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203 0

本文目录汇总:

关于春节的诗句20首

1.二十句关于春节的古诗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陆游《除夜雪》 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7、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薛道衡《人日思归》 8、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9、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

——戴复古《除夜》 10、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苏轼《守岁》 12、衣懒换,酒难赊。可怜此夕看梅花。

——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13、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4、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皇甫冉《春思》 15、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酴酥沈冻酒。

——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16、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7、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18、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19、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0、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

2.二十首关于除夕的古诗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二首 唐·姚合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当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尽北峭,风渐向东生。

谁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疫,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唐·卢仝 衰残归未遂,寂寞此宵情。

旧国馀千里,新年隔数更。 寒犹近北峭,风渐向东生。

惟见长安陌,晨钟度火城。 殷勤惜此夜,此夜在逡巡。

烛尽年还别,鸡鸣老更新。 傩声方去病,酒色已迎春。

明日持杯处,谁为最后人。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夕 明·文徵明 人家除夕正忙时,我自挑灯拣旧诗。

莫笑书生太迂腐,一年功事是文词。 除夕 清·赵翼 烛影摇红焰尚明,寒深知己积琼英。

老夫冒冷披衣起,要听雄鸡第一声。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除夜自石湖归苕溪 宋 夔 细草穿纱雪半消,吴宫烟冷水迢迢。

梅花竹里无人见,一夜吹香过石桥。 凤城新年辞 清 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田家元日 唐 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除夜 唐·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钦州守岁 唐·张说 故岁今宵尽,新年明日来。

悉心随斗柄,东北望春回。 除夜 唐·元稹 忆昔岁除夜,见君花烛前。

今宵祝文上,重叠叙新年。 闲处低声哭,空堂背月眠。

伤心小儿女,撩乱火堆边。 除夜 唐·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

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

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寄微之 唐·白居易 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e799bee5baa6e4b893e5b19e31333361326330无成百不堪。

共惜盛时辞阙下,同嗟除夜在江南。 家山泉石寻常忆,世路风波子细谙。

老校于君合先退,明年半百又加三。 除夜寄弟妹 唐·白居易 感时思弟妹,不寐百忧生。

万里经年别,孤灯此夜情。 病容非旧日,归思逼新正。

早晚重欢会,羁离各长成。 客中守岁在柳家庄 唐·白居易 守岁尊无酒,思乡泪满巾。

始知为客苦,不及在家贫。 畏老偏惊节,防愁预恶春。

故园今夜里,应念未归人。 除夜宿洺州 唐·白居易 家寄关西住,身为河北游。

萧条岁除夜,旅泊在洺州。 除夜 唐·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 唐·白居易 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

一从身去国,再见日周天。 老度江南岁,春抛渭北田。

浔阳来早晚,明日是三年。 三年除夜 唐·白居易 晰晰燎火光,氲氲腊酒香。

嗤嗤童稚戏,迢迢岁夜长。 堂上书帐前,长幼合成行。

以我年最长,次第来称觞。 七十期渐近,万缘心已忘。

不唯少欢乐,兼亦无悲伤。 素屏应居士,青衣侍孟光。

夫妻老相对,各坐一绳床。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 唐 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玉楼春 宋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只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唐 孟浩然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奴仆亲。

那堪正漂泊,来日岁华新。 除夜乐城逢张少府 唐 孟浩然 云海泛瓯闽,风潮泊岛滨。

何知岁除夜,得见故乡亲。 余是乘槎客,君为失路人。

平生复能几,一别十余春。 除夜有怀 唐 孟浩然 五更钟漏欲相催,四气推迁往复回。

帐里残灯才去焰,炉中香气尽成灰。 渐看春逼芙蓉枕,顿觉寒销竹叶杯。

守岁家家应未卧,相思那得梦魂来。 应诏赋得除夜 唐 史青 今岁今宵尽,明年明日催。

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 气色空中改,容颜暗里回。

风。

3.有没有有关春节的古诗20首

关于春节的古诗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 玉楼春

(宋)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除夜

(南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4.关于春节的古诗

关于春节的古诗,现代中国人最熟悉的,大概首推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诗,写得热闹生动,有新年的欢乐气息,也有清新的涵义,因此在民间广为传颂,历经数代而难被人遗忘。王安石这首诗中,出现三个和春节有关的具体意象:爆竹、屠苏和桃符,这是中国人过年的习俗。爆竹,是发明了火药的中国人的一个创造,过年放爆竹的习俗,千百年来延续至今,是中国人除旧迎新的特殊方式。

除夕夜,新年钟声敲响时,中国大地上四面八方响起的鞭炮,也许是地球上最热闹的声音。春节早晨起来,地上到处可见鞭炮的残屑。记得很多年前,我曾为《文汇报》的春节画刊题诗,其中有幅版画,画面无人,只有农家院门,门上贴着红春联,门前一地鞭炮的碎屑。我的诗句写些什么已经淡忘,但那画面还清晰地记得,这画面的涵义,外国人看不懂,中国人一看就知道是过春节。这幅画的情景,其实可以用古人的诗句来描绘:“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这是唐代诗人来鹄的诗句。元代大书画家赵子昂也有一首七绝写春节放爆竹,写得比王安石热闹得多:“纷纷灿烂如星陨,霍霍喧逐似火攻。”

关于爆竹,范成大的《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范成大诗中的爆竹,是将竹竿在火中烤热后击地爆炸,发出“雷霆吼”,这是真正的爆竹。用纸和火药制鞭炮,大概是后来的事情了。

王安石《元日》诗中写到的“屠苏”,一说是指酒。屠苏酒,据说是用一种叫屠苏的草浸泡的酒,只是现在无人知晓屠苏草为何物,有人认为这就是江南一带的茅草。也有另一种说法,屠苏,是一座草庵名,有人在庵中浸泡成药酒,能健身强骨,此酒便被称为屠苏酒。古时风俗,正月初一全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喝屠苏酒,先幼后长,轮流敬酒,最老的长辈总是最后喝。苏子由晚年诗中曾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描写的就是这种习俗。

“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是桃符。桃符,是画着神像、写有神像名字的桃木板,也就是门神。正月初一清晨,将桃符挂在门上迎新避邪,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到后来,其实是用写在红纸上的春联替代了古时的桃符。王安石这句诗,近代很多人有想象力丰富的解读,说这是指新生事物总是要取代没落事物,表现了诗人鼓吹改革的新进思想。这样的解读,联系王安石的身世经历,不算牵强,不过,我还是在这首诗中更多感受到迎接新春的欢悦。

陆游的七绝《除夜雪》,写的也是除夕夜守岁迎春节:

北风吹雪四更初,

嘉瑞天教及岁除。

半盏屠苏犹未举,

灯前小草写桃符。

诗中所涉,正是王安石《元日》中的屠苏和桃符。窗外大雪纷飞,诗人独自在屋里喝酒写春联,迎接新年来临。这首诗,虽没有《元日》的欢庆气氛,却是过年时一个寂寞文人形象的生动写照。

赵丽宏

5.写春节的古诗20字数

1、《copy岁日》

(元稹)

一日今年始,一年前事空。

凄凉百年事,应与一年同。

2、《除夜太原寒甚》

明代:于谦

寄语天涯客,轻寒底用愁。

春风来不bai远,只在屋东头。

3、《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唐代:赵彦昭

器乏雕梁器,材非构厦材。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du杯。

4、《元日》

[ 宋 ] 辛弃疾

老病忘时节,空斋晓尚眠。

儿童唤翁起,今日是新年。

5、《守 岁 》

(苏轼)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zhi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6、《人日思归》

(薛道衡)

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dao,思发在花前。

6.关于春节的句子20句就行

空气里弥漫着过年的香甜气。愈来愈浓。

对于过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欢悦、欣喜和久久的期待。

眼看着春节就要来临了,这几天走在街上到处都是拎着大包小包购买年货的行人,每个人的脸上,身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仿佛过年的快乐从人们的心里溢了出来流淌到了全身。

家人下楼点燃鞭炮,顿时满城近带鞭炮声,震耳欲聋,花炮升腾五彩斑斓,整个城市沉浸在烟花爆竹声中。

欢声笑语透着和谐和吉祥。在灯笼里、丰富多彩的庙会里、在声声的祝福里,迎来了新的一年。

真的过年了,在忙忙碌碌行人的脚步中,在手拎肩扛物件的人群里,在一声声问候的话语间,在震动山河的鞭炮声中,在济济一堂座无虚席的年夜饭的壮观场面里,在熙熙攘攘的庙会人群里。

吃的用的东西应有尽有,招待客人的东西数不胜数,糖果瓜子不在话下,什么开心果、腰果,榛子……

一家人围在堂屋里看春晚。当电视里新年钟声敲响时,爸爸已经在院坝里点燃了接年的爆竹,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在寂静的山野里是那样的清脆,响亮。孩子们在院坝里放起了烟花,一朵朵美丽的礼花在天空中闪烁、爆炸,小孩在院坝里欢呼着,跳跃着,新年就在这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来到了。

7.关于春节的诗句

田家元旦

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 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仕 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 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 共说此年丰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 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玉楼春)

毛滂

一年滴尽莲花漏 碧井屠苏沈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 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 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 只与东君偏故旧

元旦试笔(选一)

陈献章

天上风云庆会时 庙谟争遗草茅知

邻墙旋打娱宾酒 稚子齐歌乐岁诗

老去又逢新岁月 春来更有好花枝

晚风何处江楼笛 吹到东溟月上时

丁卯元日

钱谦益

一樽岁酒拜庭除 稚子牵衣慰屏居

奉母犹欣餐有肉 占年更喜梦维鱼

钓帘欲迎新巢燕 涤砚还疏旧著书

旋了比邻鸡黍局 并无尘事到吾庐

甲午元旦

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 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乾消夜酒 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 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 五更欢笑拜新年

春节的诗句有哪些

 春节的诗句: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2、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戴叔伦《除夜宿石头驿》

3、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4、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5、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6、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7、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8、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9、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10、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陆游《除夜雪》

11、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12、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3、谁向椒盘簪彩胜?——辛弃疾《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14、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孟浩然《田家元日》

15、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刘长卿《新年作》

描写春节的经典诗句

 

 1、翠柏红梅围小坐,岁筵未是全贫。——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2、自唱新词送岁华。——吴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3、除日当早归,官事乃见留。——苏轼《除夜直都厅囚系皆满日暮不得返舍因题一诗于壁》

4、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文征明《拜年》

5、新岁梦,去年情。——吴文英《醉桃源·元日》

6、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买。——范成大《卖痴呆词》

7、今宵是除夕,明日又新年。——于谦《除夕》

8、有人添烛西窗,不眠侵晓,笑声转、新年莺语。——吴文英《祝英台近·除夜立春》

9、一年忧喜今宵过,两鬓风霜明日新。——谢榛《除夕吴子充诸人集旅寓有感》

10、收取闲心冷处浓,舞裙犹忆柘枝红。——纳兰性德《浣溪沙·庚申除夜》

关于春节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春节的古诗如下:

1、《元日》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2、《岁除夜会乐城张少府宅》孟浩然

畴昔通家好,相知无间然。

续明催画烛,守岁接长筵。

旧曲梅花唱,新正柏酒传。

客行随处乐,不见度年年。

3、《除夜》白居易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4、《丙申元日五绝·新年仍着旧年衣》方回

新年仍着旧年衣,老健深惭七十希。

一炷炉香拜天地,今春早早买船归。

5、《新年作》刘长卿

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相关内容

春节起源于上古时代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上古时代人们于一岁农事结束后在新一岁开端的岁首,举行祭祀活动报祭天地众神、祖先的恩德,驱邪攘灾、纳福祈年。早期的节日文化,反映的是古人自然崇拜、天人合一、慎终追远、固本思源的人文精神。

古诗词里的春节

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就是春节。千百年来,阖家团圆的喜悦、辞旧迎新的祈盼,始终流淌在一代代中国人的血液里,融汇在一首首唯美的诗词歌赋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说起新年,可能很多人都会想起王安石的这首《元日》。

其实,在中国古代,传统意义上的新年,是从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开始的。这一天人们除尘、祭灶、贴窗花、吃水饺,喜气洋洋迎接农历新年的到来。

清代蔡云写到:“茅舍春回事事欢,屋尘收拾好除残。太平甲子非容易,新历颁来仔细看”,过小年扫尘的喜悦跃然纸上。

“一盏清茶一缕烟,灶神老爷上青天。玉皇若问人间事,为道文章不值钱”,罗照隐的诗句则真实反映了过小年“祭灶”的风俗习惯。

除夕是新年的最高潮。这一天,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巷陌百姓,都会与至亲相聚在一起,共度良宵。

唐代李世民在其诗作《守岁》中,描写了王公贵胄在除夕之夜宴饮赋诗、守岁迎新的华贵场景。“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钩去冬雪,暖带和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

相聚的幸福与喜悦,并不分富贵与贫穷、地位与阶层。寻常百姓的团圆夜虽没有帝王家的奢华,但也带着茶米油盐的人间烟火气。

“欢多情未及,赏至莫停杯。酒中喜桃子,粽里觅杨梅。帘开风入帐,烛尽炭成灰。勿疑鬓钗重,为待晓光催。” 粗茶淡饭未尝不是一种幸福,一家人围坐静待天明,酒也浓浓,情也浓浓。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春节的最后一曲华章,过了正月十五,年也就渐渐远去了。描写元宵节的诗词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再璀璨的烟火,再汹涌的人流,都不及灯火阑珊处那惊鸿一瞥。留不住又忘不掉的,不止是佳人,还有流年……

当万家灯火点燃,当神州共庆团圆,独在异乡的游子,只能遥望故乡,将思念和泪水流淌在笔尖,渗透在纸背 。

无论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还是“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亦或是“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映衬在新年团圆背景下的漂泊,总显得格外孤苦。

这深刻的孤独感虽噬人血肉,却催生了诗人创作的灵感,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作。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不变的是诗词中流淌的隽永真挚的情感,不变的是古往今来人们对新一年的美好愿景。当繁忙的现代都市人,已经习惯于用群发信息表达祝福,用微信红包表示心意的时候,不妨放下手机,沐浴净手,重新捧读那久违的诗词,找回那失落已久的诗意、诗情和诗心。

春节的诗句有哪些?

春节的诗句如下:

1、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翻译:盛了半盏屠苏酒的酒杯还没来得及举起庆贺新年,我便就着灯光用草字体赶写着迎春的桃符。

2、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翻译:大家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新年的到来,笑语喧哗,十分热闹,红岩村的年青同志送来梅花,更增添了节日气氛。

3、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翻译:莺歌燕语预报了临近新年,马邑龙堆是几千里的疆边。

4、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翻译:儿童不睡觉努力挣扎,相守在夜间笑语喧哗。

5、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翻译:火盆里的火燃得正旺,鞭炮声不绝于耳。年夜饭开席了,听到大家用椒柏酒向长辈们敬酒的声音。

描写春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描写春节的诗句大家了解过多少呢?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很清楚,下面就是我分享的描写春节的古诗句大全,一起来看一下吧。

描写春节的诗句

1、八神奉命调金鼎,一气回春满降囊。——瞿佑《屠苏酒》

2、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孟浩然《田家元日》

3、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叶颙《已酉新正》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5、一年滴尽莲花漏。——毛滂《玉楼春·己卯岁元日》

6、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高适《除夜作》

7、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孔尚任《甲午元旦》

8、一樽岁酒拜庭除,稚子牵衣慰屏居。——钱谦益《丁卯元日》

9、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苏轼《守岁》

10、天上风云庆会时——陈献章《元旦试笔(选一)》

11、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苏轼《守岁》

12、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范成大《卖痴呆词》

13、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文征明《拜年》

14、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苏轼《守岁》

15、调露初迎绮春节,承云遽践苍霄驭。——佚名《郊庙歌辞。五郊乐章。舒和》

1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元日》

17、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刘长卿《新年作》

18、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陆游《除夜雪》

19、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苏轼《守岁》

20、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黄景仁《癸巳除夕偶成》

21、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薛道衡《人日思归》

22、生盆火烈轰鸣竹,守岁筳开听颂椒。——戴复古《除夜》

23、陪都歌舞迎佳节,遥祝延安景物华。——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4、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文天祥《除夜》

25、蜡鹅花下烛如银。——李慈铭《临江仙·癸未除夕作》

26、万物迎春送残腊,一年结局在今宵。——戴复古《除夜》

27、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28、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皇甫冉《春思》

29、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30、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来鹄《除夜》

31、我来属芳节,解榻时相悦。——李白《春陪商州裴使君游石娥溪》

32、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白居易《除夜》

3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

描写春节的诗句古诗精选

霁光浮瓦碧参差。

一夕轻雷落万丝,

无情芍药含春泪,

有力蔷薇卧晓枝。

霁光浮瓦碧参差。

这是北宋墨客秦观的《春日》。这首诗写雨后春景。瞧,雨后庭院,晨雾薄笼,碧瓦晶莹,春灼烁媚;芍药带雨含泪,脉脉含情,蔷薇静卧枝蔓,鲜艳妩媚。这里有近景有远景,有动有静,无情有姿,随意点染,参差错落。全诗运思绵密,描摹逼真,自具一种清新、婉丽的神韵,非常引人喜好。

朝来庭树有鸣禽,

红绿扶春上远林。

忽有好诗生眼底,

摆设句法已难寻。

这是宋代墨客陈与义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清晨之景。耳盈鸟语,目满青枝,绿红相扶,异馥诱人。墨客寥寥几笔,一幅春意欲滴的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然后,墨客索性止笔,不再描写春景,转而抒怀。春意浓郁,灵感忽生,但诡谲的墨客却用“已难寻”的遁词来诱使读者自己去感受春意,这种虚实相生的要领,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远目随天去,

斜阳着树明。

犬知何处吠?

人在半山行。

这是南宋墨客杨万里的《春日》。这首诗写春天薄暮之景。斜阳披丛树,绿地与天接,犬欢叫,人晚归。这首诗自然贴切,常中见巧,平中见奇,将读者带进全景式的春之氛围,这里有春之境的美好,有春之色的绚烂,有春之味的浓郁,有春之声的和悦,置身其间,人们会洞开胸襟,尽情欢歌。

春水初生乳燕飞,

黄蜂小尾扑花归。

窗含远色通书幌,

鱼拥香钩近石矶。

这是唐代墨客李贺的《南园》。南园的春天,生气希望勃勃,富故意趣。春水初生,乳燕始飞,蜂儿采花酿蜜,鱼儿拥钩觅食,这些都是极具春天特性的景物,而远景透过窗户直入书房,使人舒心满意,欢欣不已。这首诗生动逼真,清新流转,读来令人神清气逸。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这是南宋和尚僧志南的`《绝句》。这是一首描写春游的绝句。春灼烁媚,勾起了出家人的游兴,于是走出古刹,抚玩春光。驾着小篷船出游,将船停靠在古树下,拄着藜杖桥东漫步。虽是平铺直叙,但古木阴中停靠着小船,这个画面很雅,很古朴,颇如一帧中国现代的文人画。后两句正确精练地表现了春天杏花怒放,小雨纷繁,杨柳飘舞,东风暖和的美丽而宜人的景象,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这首诗情与景汇,物与心谐,墨客捉住春风春雨的特点,略加渲染,便透暴露心田的高兴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