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密《陈情表》中形容他孤苦无依,形影孤单的句子是哪两句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翻译;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茕茕孑立,形容一个人孤零零地站立,没有依靠,形单影只。出自晋代李密的《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一个无亲无故,孤独无依的人,形容其状态十分凄凉。这里,“茕茕”表示孤独,孑是孤单的意思。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出自魏晋西晋·李密的《陈情表》,意思是:生活孤单没有依靠,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原文如下: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该句子上一句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这句话出自西晋文学家李密的《陈情表》,意思是:孤单无依地独自生活,只有自己的身子和影子互相安慰。这篇奏章,李密详细地描述了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了对新朝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衷情。
茕茕孑立出自西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茕茕孑立”。这就是成语“茕茕孑立”的由来。【茕茕孑立】是一个偏正式结构的成语,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
李密在陈情表中说自己很孤单,内处都没有亲近之人的句子
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翻译;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家里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
2、李密陈情表中表现自己无依无靠,非常孤单的两句是: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完整地表达这个意思的话我想应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独立,形影相吊。”前一句说内外无亲,后一句说形单影只。
李密进退两难的句子
陈情表中李密辞不就职的句子是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资料扩展:《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上奏给晋武帝的表文。作者先从幼年的不幸遭遇说起,突出祖母与自己的特殊关系,作为陈情的依据:父亲早逝,母亲改嫁,自己从小便与祖母相依为命;如今祖母年事已高,又疾病缠身,需要自己的照顾。
身既不容于浊世兮,不知进退之宜当。翻译:我不被污浊社会所容,不知进还是退哪样适当。《陈情表》魏晋:西晋·李密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翻译:我是进退两难,十分狼狈。《孔雀东南飞 /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两汉:佚名 入门上家堂,进退无颜仪。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臣进退两难,又狼狈不堪。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臣如果没有祖母的抚育,就不能活到今天;祖母如果没有臣的侍奉,就不能安度余年。李密向晋武帝进言,他之所以不想入朝为官,是因为想要赡养祖母。
“臣”是主语,“进退”是谓语。所以,“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进退”做动词解,译为进退,进为就职,退为留下来赡养祖母。语出李密《陈情表》: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dǔ);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