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炼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修炼的最高境界:
1、色派漏到情迷能站得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喜欢漂亮的人,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之一就是色到情迷依然能够站得稳当,心灵依然是纯净的。
2、怒到发指能笑得出:人生修炼的又一境界就是怒到极致依然能够笑出口,其实,发怒不一定樱闭就是仇恨。
3、苦到舌根能吃得消:人生中,没有谁没有苦,没有谁的生活一直就是甜蜜的,人生修炼的最高境界就是苦到舌根能吃得消,就是能够把人生中所有的苦都能够咽得下,都能够吃得消,人生就是不要怕苦,不要怕吃苦。
4、急到燃眉能定得住:人不同,性格不同,有的人性格急躁,一遇到事情尘颂烂就暴跳如雷,青筋暴露,不能做到处变不惊,其实,人生修炼的又一最高境界就是遇到非常紧急的事情依然能够定得住,依然头脑清醒地去处理问题。
5、困到绝望能行得通:每一个人的历程中,都会遇到绝望的生活,在人生绝望的时候,也要有一种良好的心态,也要有修炼的心态,也要想办法解决自己的绝望处境。
人的修行最高境界句子
人的修行最高境界句子你知道有哪些吗?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这些修心养性的语录句子,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养一养,更开拓。
一、修心养性的句子
1.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4.雨水净化空气,泪水净化心灵。
5.一切最简单的,都是返璞归真的。
6.爱,不仅需要苦寻,更需要守侯。
7.爱的最高境界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8.有时候,错过也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10.你成功时最危险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
11.知“因果”即知进退。知佛法,即得开心果。
12.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禄,寡纯源欲是寿。
13.要批评别人时,首先想想自己是否完美无缺。
14.小事不做,难成大事。小气不忍,则坏大事。
15.只有经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人世间生存的更自在。
16.真正用该的人,应当能够智慧地忍受最难堪的侮辱。
17.择善人而交,择善书而读,择善言而听,择善行而为。
18.人的忧悲苦乐,皆建立在一个有“我”的观念之中。
19.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做者是。
2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二、养心语录
1.一份爱情有一颗温婉的心,才会有面对山高水远和悲欢离合的勇气。
2.没有人会在原处等你,所以,在遇到真爱的时候,绝不要轻率地放弃。
3.手把青秧插稻田,抬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4.如果爱情是婚姻的基石,那么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就不会成为一座危房。
5.只有守住内心的淡定与宁静,才能在茫茫的人握裤旅生旅程中欣赏到美丽的风景。
6.最经典、最浪漫、最深情不渝的情话永远来自淡定的生活,来自不悔的真心。
7.平平淡淡的爱情就是两个人各自保留一片自己的天空,谁也别左右谁的方向。
8.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得不到和已失去,而是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所以要活在当下。
9.珍惜爱你的人,珍惜在你身边一直保护你,一直把你当宝贝的人。那个人真的很珍贵。
10.有智慧的人能够舍,能舍就能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11.不知足的人,即使再富有,也是有个穷人;因为他总有贪心,“贪”字无厌,就变成“贫”了。
12.学佛,就是在学做人,佛法,就是完成生命觉醒的方法,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为,思想,见解。
13.无论在家出家,必须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
14.寒山问拾得:世人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我当如何处之?拾得曰:只要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15.罗马人凯撒大帝,威震欧,亚,非三大陆,临终告诉侍者说:请把我的双手放在棺材外面,让世人看看,伟大的如我凯撒者也,死后也是两手空空。
16.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力气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也能够安稳地度过一生。
17.语言之间最可积德,如见人为善,以一言赞成;见人为恶,以一言谏之;人有争讼,以一言解劝;人有冤抑,以一言辩明;以至勿谈人隐私,勿论人是非,其功德皆是无量
18.如果有人犯下错误,我们要学会去关怀他,宽恕他,以及以身作则地去感化他,而不是去发脾气,发怒讨厌和打击他。否则我们就与段凳他一样,同样是无知的人,因为我们也犯下了无知的错误。
19.春天才见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总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百年浑是戏一场,死后空持手一双。
20.生气的时候,一根手指指向别人的同时,你留意到没有,三根手指指向了自己。这就提醒我们:要多反省自己,观照内心。
三、人的修行最高境界句子
1.与人相处,淡淡相交;遇到事情,冷静思考;对于不值得烦心的人和事,果断忘记。对人对己,都不必太偏执,学会看轻。不要随心所欲,不要随便去埋怨,有时无心的埋怨或许会给他人带来误会。每个人心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不满,当不如意时,不要先想到去发牢骚,应当学会过滤和化解心中的不满。
2.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阅读、写作、锻炼才是最有效的,思考、想象、规划才是最深入的;也只有在一个人的时候,才可以不顾及世间所有的琐事和压力,不用带着身份和面具,让自己的本真和天性释放出来。
3.佛家言:颜施、言施、眼施、心施、身施。对人敞开心扉,真诚相处,以一颗慈悲心对待每一个熟悉或陌生的人。表情柔和,言语亲切,眼神宽厚,敞开心扉,尽量帮助别人。仔细想来,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些,那就不会有怨家,假如我们都能以德报怨,那我们就不会痛苦。人之烦恼与痛苦,皆来自本心。
4.因为太长时间以来都习惯同他人在一起,留给自己的时间少到不曾想过自己是谁,而面对空荡荡的内心,那种巨大的空白像无尽的黑夜一般,让人只想逃离。
5.不要去问付出与回报为什么不能成正比,也不要去问为什么你爱的人不爱你。世间的事,没有一件是公平的,总会有所倾斜,有所偏离。包容一切你得不到的回报。付出,就不要去问何时才能得到回报;付出,就不要去问为何不公平。付出,快乐了,忘记了,就是最好的回报。
6.生命,不惊不扰;感情,不浓不淡;人际,不远不近;缘份,不多不少;时光,不长不短;岁月,不慌不忙。活着,一份淡定从容。一份美好,镌刻岁月的雅致。无论风雨凄迷,或是阳光明媚;无论命运多舛,或是道路坎坷。微笑始终藏于心中,浮于表情。活着,就是一份品尝,无论是苦是甜,都是调节。衡量一个人,不能以读书多少来判断。
7.人的一生,什么都不属于你,你不过是使用者而已。如果想开,看开,放开,还会痛苦吗?不好的,删除;美好的,留下。人生就是一删一留,生活就是一加一减。遇到气愤事,赶紧忘记;遇到难过事,尽快遗忘。不要奢望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能遵循规则,尊重原则。
8.一个人,目不识丁,却明白做人的道理,才是真正有内涵的人;一个人,纵然饱读诗书,却无法灵活运用,一言一行皆透出庸俗,等于浪费了青春。一个人,整日诵经拜佛,却不懂得慈悲为怀,等于是假修行;一个人,虽没念过一句佛经,却能从身边人,身边事做好,恭敬他人,实则已经是在修行。心是一条河,若浅,就容不下太多;心是一条河,若深,就容得下巨石暗礁。
9.心如清水,难免会被世俗的浮灰所沾染,但假如你不去理会,浮灰终会沉底,你的心依旧会清澈。抱着欢喜心去看每一件事情的发生。有些事,或许第一感觉会让你皱眉,但换个思路你就会发现惊喜。把一切你认为的糟糕事当成好事来看,这件事就会变成好事。日常生活中,我们要面对的事有很多,只要抱一颗欢喜心就能有所收获。
10.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面对是非,少说多听才能明白原委;置身喧嚣,人进我退才不会迷失自我。口,不能随心,得有尺度;欲,不能随性,得有节制。尘世的喧嚣,皆因人心;世间的浮躁,皆因人言。寡言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修养,静下来,才能听到最真的声音。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如下:
1、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2、你在时你是一切,拆升你不在时一切是你。
3、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
4、若悟真心本空,万法自然消殒。
5、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6、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7、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8、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旅野老明日的后悔。
9、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
10、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1、心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
12、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3、我不怕等,只怕等到尽头没有你。
14、在顺境中修行,永远不能成佛。
15、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佛教渊源
佛教是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的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及世界各地,对许多国家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创始人释迦牟尼生于今尼泊尔境内的蓝脊如毗尼,是释迦族的一个王子。
关于他的生卒年,在南、北传佛教中,至今仍有种种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生于公元前6至前5世纪间。他在青少年时即感到人世变幻无常,深思解脱人生苦难之道,29岁出家修行。得道成佛(佛陀,意译觉者)后,在印度恒河流域中部地区向大众宣传自己证悟的真理,从而组织教团,形成佛教,80岁时在拘尸那迦涅槃。
修行的高深境界:身在红尘,心无喧嚣
修行,可以在宁静安详的层峦耸翠的大山深处,可以在炊烟袅袅的鸟呜山涧的农村,也可以在纷纷扰扰的车水马龙的城市,还可以在潇潇洒洒的一路美好的旅行中,边走边修行。只要有心修行,不必注重修行之地,哪里都可以修行。
要做到身在红尘,心无喧器,须要长期持续的修行,须要深厚的修行功底。修行,不能总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须要行动,须要用心。心不在修行,行不在修行,就不可能有感悟的参透,就不可能有觉悟的凝聚,更不可能有深厚的功底,高深的修行。功底不厚,修行不深,无论身在何地,都不可能做到心无杂念,静如止水。
聪明的人不可怕,可怕的是聪明的人比你更能入静。心静,在人生的道路上,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能静下来,又能砥砺前行,坚定不移,成就一翻事业,只是时间问题。心不能静者,无论自身条件有多好,都不可能把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人,变成一个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变成一个能创造优渥的生活,能创造辉煌人生的人。心能静下来的人,绝对不是一般的竖乱敏人,是具有自律能力的人,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改变生活,拥抱美好的人。
能做到身在红尘,心无喧器的人,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这种特殊的能力就是排除一切外来干扰的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具有稀缺性,是修行达到一定的境界后,才会形成。一旦拥有这种稀缺的特殊的能力,内心就会越来越强大,生活也会越来越轻松。能排除外来干扰,心才能真正静下来。只有宁静,才能实现人生之远大目标。正所谓: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静,则没有喧嚣;心静,则没有纷扰;心静,则没有烦恼;心静,则没了有忧伤;心静,则万籁俱寂。做任何事情,要想做好,做完美,除了能力,还须心静。心不能静,什么也又可能做好。心不能静,即使才华横溢,也不余枝可能有所作为。唯有心静,才能冷静面对一切,才能坦然接受一切;唯有心静,才能淡定从容,才能宠辱不惊;唯有心静,才能全力做事,才能有效努力,才能创造美好。
身在红尘,心无喧器,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劫并非易事,要参透了人生,要活通透了,才能做到。活通透了,就真正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思想就会简单化,内心就不会浮躁,就不会刻意去追求,就会顺其自然,随遇而安。没有活通透,就抗拒不了欲望的诱惑,就不可能放弃该放弃的一切,就会为欲望所累,为追名逐利而疲惫。活通透了,自然心态就好。心态好,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能安静而舒心地生陪春活。心态不好,一辈子都会过得不好。
身在红尘,心无喧器,是一种修行,也是一种境界,而且,是一种高深的修行,高深的境界。无论是谁,无论地位高低,也无论钱多钱少,只要坚持修行,都能达到这样的境界。
修身修心修行的句子
修身修心修行的句子:
1、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2、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3、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4、雨水净化空气,泪水净化心灵。
5、一切最简单的,都是返璞归真的。
6、爱,不仅需要苦寻,更需要守侯。
7、爱的最高境界是要经得起平淡的流年。
8、有时候,错过也需要勇气,也需要智慧。
9、做该做的事是智慧,做不该做的事是愚痴。
10、你成功时最危险圆正的敌人,是你自己的傲慢心链判
11、放下自己的小我,自然变得伟大。
12、生活的烦恼,能秒删,就不要超过一分钟。
13、人生的酸甜苦辣,缺了哪样滋味,都是遗憾。
14、理解那些所谓的事与愿违,善待那些失去的期待与过往。
15、静以修身,俭以棚腔改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6、心外无物,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17、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18、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19、小人以己之过为人之过,每怨天而尤人;君子以人之过为己之过,每反躬而责己。
20、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改变将来,从现在开始。改变现在,就是改变未来。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佛教最高境界的一句话(精选73句)
1、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
2、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3、心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
4、人生不懂反省,等于停止进步。
5、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己。
6、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7、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8、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9、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10、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1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2、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13、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14、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5、烦恼放下成菩提,心情转念即晴天。
16、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7、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18、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9、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现在。
20、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21、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22、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23、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24、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25、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7、不自重者取辱,不自足者博学,不自满者受益。
28、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希望获福,无有是处。
29、默乎肢团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30、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31、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32、你可以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33、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学会放下。
34、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35、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36、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己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37、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38、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3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40、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41、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42、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43、饥搏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44、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45、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岁橘行,终不成道。
4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47、一切如来本起因底,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
4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49、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50、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51、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5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53、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54、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55、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6、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57、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58、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59、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60、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61、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62、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己的良心。
63、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64、如果你不给自己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己的内心,你放不下。
65、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66、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己,降伏自己,改变自己,才能改变别人。
67、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可以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68、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69、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70、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判断,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71、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72、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73、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