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法的句子
1、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金刚经》大意:真正的佛不认为自己是佛,真正的圣人,不认为自己是圣人,所以真正的佛法即非佛法。如果你有一个佛法的观念存在,你已经著相了,说得好听是著相了,不好听是著魔了。1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佛曰:笑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注定让一生改变的,只在百年后,那一朵花开的时间。佛曰:刹那便是永恒。
3、人生没有结果,一切都是过程。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我自无心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人之所迷,因在局内,人之所悟,因在局外。人生充满变数,定力如何,直接影响到人生的走向。淡定看人生,宁静看自己。
4、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众萌。舍西归,捷径九界有情上何以圆成觉道;离净土,法门十方诸佛下不能普利众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其是其非,请看现实;行善报善,行恶报恶,乃真乃假,希察古今。唯期五浊顿空,任他香无人焚地无人扫;倘得一真共证,自尔愿令我满心令我安。
“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样解释?
1、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下面是我截取的相关学者对该句的阐释:所以,不应当取等正觉法,也不应当以为既然是虚幻的,那就是断灭的,而执取非法。
2、白话译文:因为这个缘故,我经常说,你们这些比丘,知道我所讲的法相,就像渡河的船一样。不应该执着法相,更不应该执着于空性。取:取着,执着。法:法相。非法:空性。比丘:指出家受具足戒者。筏喻:筏为船。即用船打比方。佛祖曾用船比喻佛法,认为佛法只是渡船,不是彼岸。
3、这句话是佛陀在《金刚经》中对他的弟子们所说,用筏喻来比喻他所传授的法。 筏喻指的是,筏子是用来帮助人渡过河流的工具,一旦到达对岸,筏子就不再需要。同样,佛陀的法是为了引导人们达到解脱的彼岸,而一旦达到了目标,就不应该再执着于这些法。
4、你们这些修六根清净 四大皆空的修行人 ,知道我说法, 就像筏船度河 到了岸边 就要把竹筏丢掉 ,一切有相法 都要丢掉 ,何况不是正法 同样也都要丢掉 。
5、这是《金刚经》的句子,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将法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因为法不可说,凡有所说,皆如帮助他人渡河的木筏,筏仅仅是渡人之工具,人如果已经渡河(超度),木筏就应当舍弃,若人不舍即为痴人。
“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怎么理解?_百度...
1、此句出自《金刚经》,原文是:“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白话译文:因为这个缘故,我经常说,你们这些比丘,知道我所讲的法相,就像渡河的船一样。不应该执着法相,更不应该执着于空性。取:取着,执着。法:法相。非法:空性。
2、你们这些修六根清净 四大皆空的修行人 ,知道我说法, 就像筏船度河 到了岸边 就要把竹筏丢掉 ,一切有相法 都要丢掉 ,何况不是正法 同样也都要丢掉 。
3、这是《金刚经》的句子,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如来说法如筏喻者(将法比喻为渡河的木筏),因为法不可说,凡有所说,皆如帮助他人渡河的木筏,筏仅仅是渡人之工具,人如果已经渡河(超度),木筏就应当舍弃,若人不舍即为痴人。
金刚经放下执念的句子金刚经放下执念的句子有哪些
1、、该来的终会来,该走的也会离开。一切都有因果,因缘成熟,果报便显现。发生了就会消失,来了又走,都是过客。把握当下的因缘,承担责任,尽力做好眼前事,过去就放下,放下即自在。
2、放下执念会看得更开,一直以来,自己就是执念太重,希望自己能把所有事情往开了想。在不安的世界里,只有放下执念,抛开焦虑和烦恼,才能让内心回归平和,活出人生的最好时节。
3、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一念放下,万般自在。放得下,才能更好地拿得起。人生不管是苦恼还是快乐,是舒心还是纠结,都是源于自我心境,大可不必苦苦纠缠,黯然神伤。只要找到正确的方向,人生就不会迷茫。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金刚经最震撼四句名言是什么
金刚经的精髓就这四句话如下:所作福德,不应贪著 菩萨不以求福德之心去行善,认为自己所做为应做之事,释迦牟尼佛将他四十九年所说的要舍,不放在心上,不求回报,这就是不应贪著。诸佛菩萨都在行功德,有好处,也不领受。
金刚经四句偈语是: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这段话强调了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涅槃或寂灭的境界。它描述了一个超越生死、摆脱烦恼和执着的状态,达到一种平静、无我、自由的境界。
金刚经四句偈语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意思是:一切有为的法(即一切存在),如同梦幻和泡影,如同露珠和闪电很快就消逝,应该保持这样的正确观念。偈语是佛经中的唱词,如:偈颂(偈文,偈句,偈言,偈语,偈诵。均为梵语“偈佗”。即佛经中的唱颂词)。
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偈语出自《金刚经》,是佛教经文中的唱颂词。它们表达了对于世间万象的洞察和理解,指出世间万象如同梦幻、泡影、露水和闪电,都是短暂和不稳定的。因此,我们应该以这样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保持清醒的认知和平和的心态。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