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汇总:
疫情下,在家远程办公是种怎样的体验?
居家办公最大的困难莫过于是沟通成本和效率的增加了吧。虽然有研究数据支撑居家办公可以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节省了上下班的通勤时间,但是凡事都是双刃剑,带了的弊便是这沟通问题了。现在的协同办公工具非常多,但对于某些特定的工种来说,特别是需要与甲方沟通方案,更是难上加难,非常不便。无论是多人会议,还是点对点的会议都能实现高效的沟通,现在大部分的工具都提供了实时的语音功能,部分还提供视频功能,但是遇到需要沟通方案、文件的情况,还得是实时的屏幕镜像。所以说最好这个工具在提供实时语音的同时,还能共享自己设备上的画面才是最佳选择。
三年疫情,居家办公,陪伴家人的时间长了,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家人的关系是很重要的,有时候和工作忙不忙没有任何的关系,即使对方很忙,但是对方依然可以抽出时间来关心我。有时候沟通非常的重要,这样可以让感情很稳定。
疫情期间,我居家办公的日子
春节假期结束,很多人陆续返回工作岗位。非常时期,疫情防控需要尽量减少人员流动;
另一方面,很多单位又需要开展工作。没法到报社,但报业采编正常运转,兼顾两方面需求,上级领导要求我们居家办公。
报社里除了特稿部出去采访新闻外,其他还能“移动”的副科级以上及骨干采编人员,报社一声令下,全部到了单位集中住宿办公。非常时期、更显担当,大家在岗、在状态,整个采编系统运转有条不紊。正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看到记者们将一篇篇鲜活报道源源不断传回来,我没有在报社宿舍,我春节回到故乡,我即便在老家家中远程办公,同样内心笃定,忙而有序。我迅速打开笔记本电脑,启动腾讯会议系统。
清晨六点,滴滴滴,约稿、编校,组版、调图,电话时常响起、微信头像频闪……手机上的办公会议通知开启了张子保居家生活的一天。
从要求居家办公开始,我的一天变得更加忙碌且充实,每星期五上午九点准时上线参加安排的新闻会议,反复回听录音、消化会议精神、写稿、送审,在不到一个小时内完成稿件。当最后一条政务稿审定传进采编库的那一刻,大脑皮层的轻松已远胜过身体的疲惫。下午三点都在处理日常工作或者本同事发来的邮件编辑新闻稿。如有闲暇,我最大的乐趣就是读书、练字、在庭院和儿子打打羽毛球!
这段时间以来,虽说是宅在家中,却也一直保持着居家办公的状态。不过,与特稿部一线采访的同事们的辛苦程度还是不能相比。这段时间以来,他们不辞辛苦,日夜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高效采写优质的新闻作品。这些日子,他们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充分彰显了媒体人的责任担当。在许多危机时刻,在逆行的人群中,总有媒体人的身影。记录真实、定格瞬间,将鼓舞人心的力量传递给更多的群众,一直是媒体人的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这段日子以来,在浏览疫情相关的新闻作品时,我常常也会留意一下读者的留言区。在这里,既能看到读者对于内容的反应,也能看到一些对作品的评价。当看到他们由衷的赞扬时,我总是倍感欣慰,觉得大家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
2020年9月22日,接到上级的通知,可以回报社上班了,也终于可以出门,呼吸外面的空气。
此前,我在正阳人民医院做了核酸检测,9月月20日就已经回到了北京,我坐着动漫火车抢票难倒是没觉得,车上人特别少,平均一个人两三排座位了。每个人戴着口罩不说,还相隔至少两三米,来回路上测了好几遍体温。
......
但最后鉴于疫情形势,2021年11月份,报社领导决定办公室副主任以上干部依然实行远程办公,只有报社新闻部和特稿部需要到报社上班和出去采访,启动AB班办公机制,每天保持50%的人员到岗,隔天轮换,错峰交替上班,并禁止AB班人员私自调换、顶替。今年三月份,我回故乡扫墓至今没有回到报社上班,居家办公。
五月天,春光美好。五月天,与病毒赛跑。火炼的真金,石砺的锋刃。
疫情防控最吃紧、最关键的阶段,在报社领导正确带领下,报社全体编辑记者和副科级以上及骨干采编人员不讲条件、服从安排,不回避、不退避,以大无畏的斗争勇气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之歌。
此外,我也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通过对照学习其他优秀从业者的报道,我认识到,还应该努力提升自己的策划能力和新闻敏感性。要多阅读、多实践、定期寻找自己的不足并改进。此次居家办公,是一段值得纪念的经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总结这一段经验,克服一切困难,成为一名优秀的新闻工作者。
《撰稿:张子保》
居家办公体会
日前上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疫情“大考”,此次的抗疫之战需要我们选择居家办公和封院管理的方式攻克疫情,至今已近一个月的居家办公,使工作和生活被迫暂缓,也可能会出现工作与生活的混沌状态,容易出现延、倦怠孤独和烦躁的心情。这段时间,将是一场我们工作与生活的静修,需要一种新型的自我管理方式,以实现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体会如下:
一,制定计划,提高效率。
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计划,拆分每日任务,养成形成日常计划的习惯,对于提高居家办公工作效率尤为重要。当一项工作被完成时,就会升起欢喜的成就感。
二,定期开会,加强沟通。
组织定期网上开会,加强沟通。主动与上下级领导分享工作进度。通过定期召开公司,部门或项目工作会议,加强沟通,把握员工的工作状况和项目完成度,并及时追踪调整和优化。确保团队工作有序向前推进。
三,设立氛围,加强自律。
设立特定的工作氛围。工作时间远离床和沙发。我们可以在家中设立特定的工作地点如书房等,同时避免家人的打扰。在家就是检测自己是否自律的时候,即使在家办公也需要起居有常,按时入睡,合理休息。要减少手机的使用,如果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尤其是在睡前很容易被手机夺去注意力。
四,加强锻炼,修身养心。
居家办公也别忘记健身锻炼。在一段时间工作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在家里多散散步,做做操等,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能加强免疫力,还能够促进心理健康。心情愉悦,工作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另外,也可以念佛念经,冥想打坐,修身养性。心态和谐,心情愉悦,工作效率自然会提升。
适应变化也是一种很重要能力,一定要积极应对,不要太轻易放松自己。疫情终将消散,一起加油,共赴春暖花开!
新冠后居家办公,你感觉怎么样?
感觉办公效率有所下降,环境更加轻松,时间更加自由。不过相应的,工资下降了。
没有了从前的朝九晚五,现在起床在家拿个笔记本电脑就是上班,这种上班模式在以前可是想都不敢想。毕竟在公司上班要受朝九晚五的时间限制,还要每天打卡上班,真心累工那时候就在脑海里想:如果有工作是在家里用电脑上班,工资还和现在的差不多,那我肯定分分钟跳槽。
没想到,我的梦想实现了一半。我的工作确实是在家里用电脑上班了,不过这工资少的可不是一定半点,以前还有业绩提成,现在就只剩下死工资。这也就是在农村老家,自己爸妈都有种菜和稻谷,生活成本忽略不计,才能靠那点死工资生活。如果是在什么都要买的城市,我早就急的跳脚了。
这时候我的心境又发生了变化,尽管以前的工作比较累,但还是有优点的,最起码有一起工作的氛围,做业绩时都会拼命。如果再让我选一次,我肯定选择更累的、工资更高的线下公司上班,而不是居家办公!
我还好,还能居家办公,拿点死工资,但我同村的发小张明可就悲催了。原先张明是在房地产公司上班,但觉得没有发展前景,所以就辞了工作,回家过年,准备年后找一份新的工作。让他没想到的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席卷全国,导致全国14亿人居家自我隔离根本没法去找工作。换句话说,张明在居家隔离的三个月里完全是坐吃山空,一点收入都没有。
还有部分朋友的工作室不能居家办公的,也是玩儿着过了三个月。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时,他们就都出去上班。可以说,居家办公有它自己的优点,但就钱包而言,实在是太受罪了。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