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汇总:
汉语中划分句子成分主语用什么标志
主语:词下双划线,=
谓语:词下波浪线;﹏﹏
宾语:词下单划线;_
定语:词的两端用园括号;( )
状语:词的两端用尖括号;〈 〉
补语:词的两端用方括号.[ ]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如“我写字”中的“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这个动作。“写”则是谓语,用来修饰主语,而“字”是接受谓语“写”这个动作的对象,它因此被称为宾语,有的语法书也称它为“客体”或“受体”。
主语是句子中的陈述对象,与 英语语法也有相似之处。常常由名词、 代词、或 名词性短语充当。形容词、动词、 谓语性短语和 主谓短语也可充当主语。 句子成分划分时,主语符号为双横线。
扩展资料:
主语的类型:
1 施事主语:主语在句子中是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例如:大家要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大家”是主语)
2 受事主语:主语在句中是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例如:校报还没有印出来。(“校报”是主语)
3 中性主语(当事主语):主语在句子中既不是施事,也不是受事,而是被描写、说明、判断的对象。又 叫“关系主语”。
例如:我们的前程很美好。(“前程”是主语,是被描写的对象)
小明十六岁了。(“小明”是主语,是被说明的对象)
北京是祖国的心脏。(“北京”是主语,是被判断的对象)
汉语的主语和印欧语有很大不同。因为汉语缺乏形式标记,所以不同词性的词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错综复杂。这类问题历来有争议,可以理解为词的兼类,也可以理解为词和句子成分对应关系问题。
按照语言学家朱德熙的说法,主语位置上的动词、形容词被解释为名词化的实际上很牵强,是照搬印欧语法的结果,动词、形容词实际上也可以做主语。
例如:
逃避不能解决问题。(逃避是动词)
坚强是一种宝贵的品质。(坚强是形容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主语
句子成分符号是什么?
句子成分符号是:句子中词语下面的线都代表这个词语在句子中作的成分。
句子成分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6种,图中每个句子中词语下面的线都代表这个词语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句子的主干一般有主语、谓语、(宾语)构成,宾语可以不存在。
三个成分:定语、状语、补语,都是句子中修饰主语、谓语、宾语的成分,定语一般用括号"( )"将词语括出,状语一般用方括号"[ ]"将词语括出,补语一般用尖括号""将词语括出。
古代句子成分的省略:
1、主语的省略:
(1)承上省略:在复句中第一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就可以省略。
如:邴夏曰:“射其御者,( )君子也。”
(2)蒙下省略:前几个分句的主语蒙最后一分句的主语而省。
如:七月( )在野,八月( )在宇,九月( )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2、宾语的省略:这在古代汉语里是常见的。
有:(1)宾语表达的事物在前文已经谈到,宾语就可以省略。
如:尉剑挺,广起,夺( )而杀尉。
(2)介词的宾语也可以省略。如:(项伯)欲呼张良与( )俱去。
语文中主语、谓语、宾语、补语等的符号是什么?
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 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 谓语 - 宾语 ~ 定语( ) 状语 [ ] 补语 详见‘问问“搜索答案”。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