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墨画的诗句|唯美的句子
1. 关于水墨画的诗句
关于水墨画的诗句 1. 形容山水画的诗句
1、《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2、《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3、《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4、《望岳》唐·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5、《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5、《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2. 描述水墨画的诗句
野望
翁卷
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
闲上山来看野水,忽于水底见青山。
江上
王士禛
吴头楚尾路如何?烟雨秋深暗白波。
晚趁寒潮渡江去,满林黄叶雁声多。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入。(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田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诗中水
1.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2.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3.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4.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锝《竹枝词》)
8.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9.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3. 有关水墨的诗句有哪些
1、晚来秋水映残霞,水墨新描图画。——《西江月·谁把蓝揉翡翠》周紫芝
2、吹回溪面舞因风,身游水墨画图中。——《浣溪沙》李洪
3、真个美。水墨观音难比。——《谒金门·真个美》无名氏
4、云间二室劳君画,水墨苍苍半壁阴。——《赠李伊阙》许浑
5、五冠西畔九龙东。水墨古屏风。——《巫山一段云 北山烟雨》 李齐贤
6、今古渔樵话里,江山水墨图中。——《木兰花慢·到闲人闲处》刘秉忠
7、笔下淋漓水墨,满空雨响风声。——《清平乐 题碧梧苍石图 珊瑚网名书题跋卷八》
8、水墨画图春淡淡,莺花庭院日迟迟。——《春阴》方岳
9、风流文采磨不尽,水墨自与诗争妍。——《王晋卿作烟江叠嶂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苏轼
10、番罗夹背紫竹把,中有水墨新图画。——《谢曹隐君惠扇歌》王冕
11、水墨古画山石屏,雷起龙蛇枯木藤。——《息暑岩》 黄庭坚
12、便当闭门学水墨,洒作江南骤雨图。——《谢景文惠浩然所作廷珪墨》黄庭坚
13、狼藉墨池池水墨,只应掷笔斗牛旁。——《王右军墨池》金天羽
14、烟里山光陈水墨,云边日影乱青红。——《秋日野步和王觉民十六首》 王之道
15、一色寰区水墨天,子无尘翳自天然。——《春夜雪再用韵十首》杨公远
4. 有关国画的诗词
1、墨梅
吾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2、画 王安石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3、清 释敬安
题《寒江钓雪图》
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
4、明 钱宰
题《长江霁雪图》
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如昔玩。
岷峨冈脊来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里,
匡庐五老下与十城北固紧相连。
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
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
皎皎白月空秋毫。
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
山川历历真伟观,来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栏,
一日看遍江南山。
5. 关于水墨画的诗句有哪些
1、墨萱图·其一
元代: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译文
灿灿的萱草花,生在北堂之下。南风吹着萱草,摇摆着是为了谁吐露着芬芳?慈祥的母亲倚着门盼望着孩子,远行的游子是那样的苦啊!对双亲的奉养每天都在疏远,孩子的音讯每天都不能传到。抬头看着一片云林,听到慧鸟的叫声思念起来至此很是惭愧。
2、墨梅
元代: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3、墨梅
宋代:张嵲
山边幽谷水边村,曾被疏花断客魂。
犹恨东风无意思,更吹烟雨暗黄昏。
译文
在山边的幽谷里和水边的村庄中,疏疏落落的梅花让过客魂断不舍。一直遗憾的是东风没有情趣,越发地吹拂着烟雾似的朦胧细雨使黄昏更加暗淡。
4、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纳兰性德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译文
秋夜雨洒落在疏窗上,那雨痕仿佛是屏风上画出的水墨画。能否请求高高的梧桐树和烧残的灯烛细做掂量,不要在此时再添人的愁绪池塘里,荷叶已经被秋风吹残,那今夜谁来代替荷叶为鸳鸯们遮风挡雨呢?你将上路远行,从此旅途劳顿,梦醒之时,唯有悲切的寒蝉声相伴。
5、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丞括 / 墨竹图题诗
清代:郑燮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6. 关于国画的诗,急
清 释敬安题《寒江钓雪图》垂钓板桥东,雪压蓑衣冷。
江寒水不流,鱼嚼梅花影。明 钱宰题《长江霁雪图》昔年壮游下江汉,霁雪千峰排两岸。
今年看画忆旧游,万里江山如昔玩。岷峨冈脊来zhidao蜿蜒,青城一峰高插天。
东驰衡山走千版里,匡庐五老下与十城北固紧相连。冰峦雪壑互起伏,照见日华破初旭。
神光混茫元气浮,奋如巨鳌簸坤轴。烂如秋空云,浩如沧海涛。
又如瑶台银阙天上头,皎皎白月空秋毫。回光下照中流水,风吹河汉银云起。
中流空阔不胜寒,一洗丹碧秋漫漫。山川历历真伟观,来权往十年游未半。
不如云瀛楼上来倚栏,一日看遍江南山。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7. 关于水墨画的诗句
《陈式水墨山水》
年代: 唐 作者: 方干
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
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
《徐道士水墨屏四首》
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
雁侧风前字,烟凝雨后情。
不知谁氏子,持钧立江城。
《题王起宗大横披水墨作远淡势》
年代: 宋 作者: 方回
卧龙峰下草庐幽,门外桥横水自流。
潇洒王郎只数笔,淡云疏树一天秋。
《观水墨障子》
年代: 唐 作者: 李洞
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
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
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
《题水墨云山雨意画》
年代: 明 作者: 止庵法师
云压树头兼雨气,水流溪口夹秋声。
就岩着个茅亭子,不必青山定有名。
《题水墨蓼花草虫》
年代: 明 作者: 刘基
为爱江头红蓼花,秋来独作草虫家。
寻香粉蝶应随梦,采蜜黄蜂不趁衙。
络纬语残凉露滴,蜻蜓立困晚风斜。
画图水墨惊初见,却似扁舟过赤沙。
8. 赞美水墨画的诗句
赞美水墨画的诗句有:1、《陈式水墨山水》年代: 唐 作者: 方干造化有功力,平分归笔端。
溪如冰后听,山似烧来看。立意雪髯出,支颐烟汗干。
世间从尔后,应觉致名难。2、《徐道士水墨屏四首》年代: 宋 作者: 白玉蟾雁侧风前字,烟凝雨后情。
不知谁氏子,持钧立江城。3、《题王起宗大横披水墨作远淡势》年代: 宋 作者: 方回卧龙峰下草庐幽,门外桥横水自流。
潇洒王郎只数笔,淡云疏树一天秋。4、《观水墨障子》年代: 唐 作者: 李洞若非神助笔,砚水恐藏龙。
研尽一寸墨,扫成千仞峰。壁根堆乱石,床罅插枯松。
岳麓穿因鼠,湘江绽为蛩。挂衣岚气湿,梦枕浪头舂。
只为少颜色,时人著意慵。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门人私谥曰玄英先生。
睦州青溪(今淳安)人。为人质野,喜凌侮。
每见人设三拜,曰礼数有三,时人呼为“方三拜”。李洞,字才江,京兆人,诸王孙也。
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
9. 关于水墨的句子
1、藏一滴真水的香,只为把时光也研成墨,可以临摹出藏在深处的错落,它越是幽深,墨色越是浓烈,光影交错,一如恰到好处的墨色,不深,不浅,刚好裹住了似水流年。
——戴红梅 《水墨》
2、“烟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最爱的还是它的“计白当黑”。看似简单的留白,却以虚写实,虚实相间,总让人不自觉地在内心深处空出一方澄澈的天空来。
——戴红梅《水墨》
3、小桥流水,绕过白瓦青砖的人家;烟柳飞花,斜阳夕照,引几只飞雁归巢;远山连绵,近树轻摇,炊烟袅袅,映出温暖的人间烟火。
10. 形容水墨画的诗词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翠袖擎金盏,香风动宝车。
几间莫轻觑,故故薄云遮。
《题水墨画水仙木犀》
昔年风露乡,裙破郁金黄。
别来参祖意,坏色染衣裳。
1、楼台仿佛水墨画(宋·许月卿·《寄顾次岳五首》)2、水墨画松清睡眼(唐·郑谷·《所知从事近藩偶有怀寄》)3、全身水墨画购(宋·白珽·《竹阴》)4、乃好水墨画(宋·文同·《隽老水墨》)5、三边水墨画遥山(宋·王炎·《题岳阳守张仲骏浮光亭》)6、俯看水墨画湖山(宋·王炎·《同李鲁二郎中游三茅观》)7、壁间水墨画(宋·陈师道·《沈道院有水墨壁画奇笔也惜其穷年无赏之者贾》)8、惨淡水墨画(宋·范成大·《虎牙滩》)9、晚云几处水墨画(宋·文同·《东山亭》)10、谁为水墨画(明·邵宝·《冬夜观树影》)11、天教水墨画罗汉(唐·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一作禅月大师歌)》)12、人如水墨画中立(宋·江表祖·《题资福院平绿轩》)
赞美水墨画的句子有哪些?
1、天教水墨画罗汉, 魁岸古容生笔头。——唐 欧阳炯《贯休应梦罗汉画歌》
译文:上天教我用水墨画罗汉图,魁梧的身体和久远的容貌出自于笔下。
2、何如淡月山庄夜,百幅清溪乱写真。——《水墨梅花》宋代 戴表元
译文: 就像那山庄夜色的淡淡明月那么美,上百幅的清澈溪水像真的一样。
3、飞透纸窗斜取势,吹回溪面舞因风。身游水墨画图中。——宋 李洪《浣溪沙▪梅菁山遇雪》
译文:风通过纸糊的窗户吹到画上,画中的溪水因风的吹动开始舞动,我如同身在水墨画中一样。
4、蜻蜓低傍豆花飞,络纬无声抱竹枝。——《题水墨草虫》宋代 释道璨
译文:水墨画上的蜻蜓在豆花地里低空飞行,络纬虫没有声音抱在竹子枝条上。
5、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题秋江独钓图》清代:王士祯
译文:戴着一顶斗笠披着一件蓑衣坐在一只小船上,一丈长的渔线一寸长的鱼钩;高声唱一首渔歌喝一樽酒,一个人在这秋天的江上独自垂钓。
适合用水墨画,表现的诗句都有哪些?
个人觉得,适合用水墨画表现的诗句大多为淡然山水和静默乡野之景,用词上没有“姹紫嫣红”、“红橙橘绿”等明显的色彩词,有的只是冬日白雪、黑灰老树等偏黑白灰色调的景物,画面内敛不跳脱,甚至会有淡淡的忧伤孤寂之感,多有遐想留白空间。
1、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不止这句,这句诗前两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也适合用水墨画来表现,因为《江雪》这首诗整体都透着孤傲与苦闷,山脉起伏路径交错着,却没有没有飞鸟和行人的影子,只有那江面上形单影只的小船和独自垂钓的老人,蓑衣斗笠在风雨里飘摇,空旷世界里的老翁显得那么孤寂又那么强大。水墨画能将那烟波浩渺和江心孤寂描绘出来,且赋予山水路径以虚无壮阔。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每次读到这句诗,脑海就浮现落日余晖里一个牧童骑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口吹吹不出腔调的模样,回家的闲适和牧童的童真定格在画面里,时隐时现。水墨画可以绘出画面的神韵,不拘泥于形体,将诗人笔下牧童的情趣表现出来,在“似与不似之间”,实现“动与不动”的归家感和童真感。
3、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这句诗出自白朴的《天净沙.秋》,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有很多相似之处,用铺陈的意象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与凄凉。孤寂的村落在落日残霞里静立,炊烟袅袅升起将老树笼罩,但忽地有鸿雁俯冲而下。单看这句,以墨之浓淡表现层次,勾勒画面的朦胧与动感再合适不过了。当然,这首小令后半部分不适合水墨画,在此不做探讨。
关于国画的唯美句子
【第1句】中国画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中国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第2句】一张画纸,画得满满当当不留一点儿空白,是西洋油彩画。一张画纸,寥寥数笔丹青于白宣之上,是中国画。凡·高浓墨重彩成为惊艳传世之作,齐白石水墨丹青也是画界传奇。西方的热情,中国的素雅。一张五彩,映出的岂止山水草木?那其中,更有处世的方圆之道。中国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水墨留余白。中国话的最高境界,在于话音留三分。
【第3句】中国画历经数千年的沧桑巨变发展到今天,艺术魅力依然光彩照人,使人觉得常画常新,常见常新,其根本原因就是有妙不可言的中国味。那么,什么是中国画妙不可言的中国味呢?简而言之就是‘土’。中国画是在中国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生长起来的艺术奇葩,蕴涵着中国人的信仰,智慧,哲学思想,人生感悟,审美习惯等。
【第4句】浓墨,勾勒;淡墨,烘托;轻彩,渲染。顺着一级一级从云端莫名延伸出来的石阶,缓缓地向上。周边是郁郁葱葱的不知名的小树,蜿蜒着身子,向有光的地方蹿着。山涧树叶掩映的地方,隐隐地透出古老而质朴的屋脚,还有袅袅炊烟,悠闲地从叶儿的间隙里散开,散开……远处,是黛色的长眉一样的山峦,云吞噬了它的脚,它却欣然任自己消失在梦似的烟云中。流水上的小桥,在雨后显出了清亮的灵动。如针的细雨缝补着大地的外套,却不经意地撩起了江面晶莹的欢笑。孤船里的人,只是静静地望着,望着水青色绸缎似的江面,还是那远方的山呢?这是纸上的画,也是我心中的景。
【第5句】中国画是以“气”作为自己存在的特性,“气”构成了中国画的基础,而水与气之间天然地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多重通道。由水化为气,既是自然的物理想象,又隐含着中国绘画艺术独特的变异;既是一种艺术的创造,又代表着天人的合一。水作为对象和作为构成,都直接与中国画的气脉相通,使中国画最终有了一个气的格局。水在宣纸上干涸后,它身后留下的痕迹,构成了一种完全“透明”的绘画,一种与西画截然不同的水的空白的绘画。
【第6句】细细品味画家的这幅巨型国画,一个突出的感觉是它的“气韵生动”。气韵生动是画面表现出来的“生命的节奏”或“有节奏的生命”的视觉形象,就是一幅画中各形式要素间有机联系形成的“一气贯通”、“浑然天成”的感觉。请看,画面中每一种景物都在动,云蒸霞蔚是动,旭日东升是动,山势挺拔是动,城市拔节是动,瀑布飞流是动,鸟语花香是动,但所有这些的“动”都在帮衬高架上动车的“动”。
【第7句】中国绘画历史悠远,是中华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墨笔、线条为骨架,写实与表意相结合,强调画的意境与神韵,既简明大略又深邃悠远,形成了中国绘画特有的风采。而其中的线条则是中国画的精髓所在。它是表达物象结构的骨架,是中国绘画中最基本、最简练、最具概括性的艺术语言,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中国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具体表现在: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8句】中国画,顾名思义,是中国的画,也是中国的骄傲,更是中国人的骄傲。当然,我也以中国画为骄傲,当代中国画在世界艺术领域中自成体系。按其题材和表现对象大致可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界画、花卉、瓜果、翎毛、走兽、虫鱼等画科;按表现方法有工笔、写意、钩勒、设色、水墨等技法形式,设色又可分为金碧、大小青绿,没骨、泼彩、淡彩、浅绛等几种。主要运用线条和墨色的变化,以钩、皴、点、染,浓、淡、干、湿,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手法,来描绘物象与经营位置。
【第9句】张老师运用一支行云流水的画笔,于水墨流动间,在传统的中国画里创造性地有机融入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视觉元素,向世人显示了一个中国传统美学的意境;他大笔挥洒色彩,使他的水彩画又充满了中国画的笔墨韵味。画家又一次以自己特有的姿态,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理念——以中国画的笔墨技巧画水彩画,用水彩画的肌理技法充实中国画笔墨。这是一种信念,是一种创新,也代表了水彩水墨的两相依存,更是张万琪身上显示出的一种独特的“野性”,形成自己的“张氏野派”。
【第10句】国画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发明的,传承了数千年,从绘画材料、笔、墨、纸、砚,到绘画理论、技巧、审美观等,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宏大的、系统的、精妙的、甚至是超前的艺术体系。中国画要革新也只能在自身的艺术体系中寻求更完美,更适合画家个性的笔墨语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