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族气节的诗句5句
1.关于民族气节的诗 5个名字
《扬子江》
——宋·文天祥
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过零丁洋》
——燃冲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武夷山中》
——宋·谢枋得
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
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
【注释】:
这首诗作于南宋亡后,谢枋得隐居在武夷山中,但国破家亡的哀痛始终不能忘叹,眼见祖国河山沦入敌手,反抗的呼声早已沉寂,诗人深深感到天地之间是那样的凄清寂寞,孤苦无依。可是他还是用严寒、抗冰雪的梅花来激励自己,表示永远要坚持民族气节,决不向敌人屈膝。
《酹江月/念奴娇·和友〈驿中言别gt;》
——宋·文天祥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皮仔歼是池中物。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虫四壁。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评析】
南宋帝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文天祥率兵继续与元军作战,后兵败被俘,在押送燕京时,途经金陵,作者在驿中写此词酬答邓剡。词中描写了作者的囚徒生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感慨。他不但自己宁死不屈,而且深信未来将有更多的豪杰之士起来继续进行斗争。这首词充分表现出作者对南宋王朝的耿耿忠心。高尚的民族气节,凛然可见。
起首四句写囚徒生活。"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其中包括作者自己,他幻想有朝一日仍能乘云布雨。"风雨"、"寒蛩",进一步烘托囚徒生活的凄苦。"横槊赋诗"三句,从文治武功方面写自己抱负的不凡,把整顿乾坤,定乱扶衰,恢复家室的重担加在自己身上。然而,如今被俘,崇高的理想竟变成"空中"飞"雪"。歇拍"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豪杰"二句,把希望寄托于未来,坚信爱国事业,后继有人。悲苦之中透出一线光明。
下戚谨片,换头之句承上,作者意识到自己的前途是深秋的一片落叶,对祖国的前途已无能为力了。"重来淮水",又怎能不感慨万端?所以"镜里"二句说明,尽管自己在囚徒生活中使"朱颜""变尽",但那颗报国的赤心,是永远不会被埋没的。"丹心难灭"与作者《过零丁洋》诗中"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同样光照千古的名句。"去去龙沙"三句,不仅表示对故国的怀念,而且还在向友人表示,当他再度听到杜鹃带血的啼声之时,那就是作者的魂魄变成杜鹃回到南方。这种思想感情在同一时期写的《金陵驿》一诗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从今却别江南路,化作杜鹃带血归。"
这首词在生与死的矛盾冲突中,逐次深入地展示出一个爱国者的崇高心灵,使千百年之后的读者在词中获得思想上的教益和精神上的熏陶。
2.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唐•杜牧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3.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1.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0.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4.表现民族气节的诗句10句
1、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4、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5、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6、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7、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8、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9、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1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12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5.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从 军 行 (选一) ★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 塞 (选一) ★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 年 行 (选一) 唐·王 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唐·岑 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 ★ 唐·卢 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 年 行 (选一) 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 日 绝 句 ★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 丹 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 儿 ★ 宋·陆 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 桥 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 (选一) 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 临 安 邸 宋·林 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 安 军 ★ 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 元·虞 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 元·倪 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 阙 台 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马 上 作 ★ 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榆 河 晓 发 明·谢 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渡 易 水 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 上 (选一) 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 陵 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
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漫 感 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
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 亥 杂 诗 (选一) ★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6.有关名族气节的诗句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谢谢采纳!
7.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8.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有哪些
描写“民族气节”的古诗如下:
1、宋代陈与义的《牡丹》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2、宋代陆游的《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宋代范成大的《州桥》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
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宋代文天祥的《南安军》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6、元代倪瓒的《题郑所南兰》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
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7、明代戚继光的《望阙台》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8、明代戚继光的《马上作》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9、明代谢榛的《榆河晓发》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
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
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10、明代陈子龙《渡易水》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9.有关名族气节的诗句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陆游《示儿》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
(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谢谢采纳。
写5个关于气节的句子 气节的介绍
1、笑郑扰大丈丛闷夫宁可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贞松标于岁寒,忠臣亮于国危。——房玄龄
3、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4、三生不改冰霜操,万死常留社稷身。——海瑞
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6、气节是一个汉语词语,指坚持正义,指人的志气和节操。“朝闻道,夕死可矣”,揭示的是气节的源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归纳的是气节的拓展;“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抽象的是气节的升华。经过世代培育、弘扬、传承的气节和信念,碰旦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
关于民族气节的名言警句
1、在命运的颠沛中,很容易看出一个人的气节。 —— 莎士比亚
2、我堂堂中国军人,沙场捐躯,死亦光荣,岂能求一时苟安,丧失民族气节,为人耻笑。 —— 刘茂恩
3、一段不为的气节,是撑天撑地之柱石。 —— 洪应明
4、雪虐风饕愈凛友纤然,花中气节最高坚。过时自合飘零去,好顷仿耻向东君更乞怜。 —— 陆游
5、患难可以试验一个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可以显出非乎茄常的气节。 —— 莎士比亚
6、我们有理由相信,具有良知、气节和深刻思考力的真正知识分子,在无论怎样的威权面前,都能挺住思想的脊梁。 —— 黄桂元
7、我是一个很有气节的人,自尊心好强,我最怕要开口找人帮,在这一生 ,我宁愿选择少吃一些,都不愿求人帮。 —— 张国荣
8、丈夫之高华,只在于功名气节。鄙夫只炫耀,但求诸服饰起居。 —— 《格言联璧》
9、中国的文人,历来重气节。一个画家如果不爱民族,不爱祖国,就是丧失民族气节。画的价值,重在人格。人格——爱国第一。 —— 李苦禅
关于坚守气节的名言警句?
01
雪虐风号愈凛然,花中气节最高坚。
过时自会飘零去,耻向东君更乞怜。
——陆游
02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铓。
月缺白易满,剑折尚带霜。
势利寻常事,难屈志士肠。
男儿有死节,可杀不可量。
——张商英
03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梅尧臣
04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数岩隐孤秀,犹得奉清觞。
——梅尧臣
05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李白
06
镜破不改光,兰死搜悄不改香。
始知君子心,交久道益彰。
——孟郊
07
青松寒不改,白玉涅难淄。
——范纯仁
08
百巧难磨真实行,两涂不改岁寒心。
——释德洪
09
冰霜不改夷齐操,富贵无忘鲁卫心。
——李光
10
一冬多雪更多阴,问讯溪梅春未深。
等得春来花已漫,孤高不改岁寒心。
——张侃
11
形容变尽头如雪,不改当时一寸心。
——林兴宗
12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
——薯漏御于谦
13
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苏轼
14
真金百炼色不改,宝瑟再调声更清。
——成廷圭
15
岁寒栗冽不改色,共矢平生金石心。
——杨士奇
16
傲历冰霜久,沾濡雨露深。
青青长自苦,不改岁寒心。
——罗亨信
17
坚守与信仰,是与命运另一种精神层面的对抗,不容被这无常反复和庸常琐碎湮灭了人生的大信,不肯屈从于习气的摆布,誓要从中拔节而出,证得稀贵永恒。
——安意如
18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它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赫尔曼·黑塞
气节的诗句古诗
1. 关于竹子气节的诗句古诗
关于竹子气节的诗句古诗 1.请教10句关于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诗句
1.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
2.咬定晌唤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
3.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4.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
5.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6.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
7.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
8.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9.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10.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2.有哪些赞美竹之气节的诗词
1、《竹石》
清代: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宴胡凯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坚劲 一作:韧)
2、《新竹》
清代: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下年 一作:明年)
3、《绝句》
元代:王庭筠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4、《满江红·咏竹》
明代:陆容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相映带、一泓流水,森寒洁绿。风动仙人鸣佩遂,雨余净女添膏做氏沐。未成林,难望凤来栖,聊医俗。
问华胄,名淇澳。寻苗裔,湘江曲。性孤高似柏,阿娇金屋。坐荫从容烦暑退,清心恍惚微香触。历冰霜、不变好风姿,温如玉。
5、《石竹咏》
唐代:王绩
萋萋结绿枝,晔晔垂朱英。
常恐零露降,不得全其生。
叹息聊自思,此生岂我情。
昔我未生时,谁者令我萌。
弃置勿重陈,委化何足惊。
3.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10首诗句有哪些
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10首诗句有
1《临江仙·忽忆裴公台上去》
年代: 宋 作者: 吕胜己
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万山一水秀还明。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爱竹子猷参杖履,能诗侯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
2《柴氏》
年代: 宋 作者: 华岳
节妇一樽酒,义士拜而受。
义士一首诗,节妇双眉皱。
眉皱意何如,有难难相救。
叹我廓设器,淹回在污陋。
惠我旨且嘉,殷勤推意厚。
吾今系闽建,家贫喜邻富。
青眼到朱扉,白屋成华胄。
吾闻孤竹子,周室三缄口。
又闻杞梁妻,秦邦称烈女。
此辈诚间生,世代不常有。
如何天一言,同时俱辐凑。
愧无八品珍,草草具笾豆。
何当再拜抠我衣,卮酒恭为儿女寿。
3《笋》
年代: 宋 作者: 蒋华子
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
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
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
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4《蓬莱别岛》
年代: 宋 作者: 李新
已驾神鳌远翠埃,外人休咏北山莱。
自无失脚刘郎到,怕有吹竹子晋来。
云散晓风飘鹤氅,月明春浪浸瑶台。
似闻方士穷真色,归笑长红越女腮。
5《王中玉生辰》
年代: 宋 作者: 李新
瑶磩桂楹香才浓,贵人罢直承明宫。
高楼内集庆生子,酒面油膏红复红。
嵩云入洛秋容晓,水冷青洲兰蕙小。
露蠲仙掌生寒光,悲幄华帐飘晚凉。
虬电蜿蜿护飚驾,吹竹子晋从天下。
泬寥缑氏空月明,世间唯识王司稼。
野人荐公知百寿,大椿骨健龙腰瘦。
紫芝老艾副椒浆,请公倒尽长生酒。
天庙明堂迟飞栋,杜宇数惊铜辇梦。
锦城虽好不如归,中散年来忆双凤。
6《离郡五绝》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赫赫戎衣定,区区扣马非。
如何孤竹子,嫌粟不嫌薇。
7《赠菊庵李道人》
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
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
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8《感兴》
年代: 宋 作者: 孙嵩
清风有佳意,逢者为一娱。
曾不救饥渴,政尔飘襟裾。
凡物贵有用,论诗用则无。
诗成亦自咏,侘傺或昭苏。
身名不相涉,二者如参商。
迟其议论公,旷越百世长。
于人已无益,离离坟草荒。
不知史册上,更是谁芬芳。
犹足厉世俗,曰此有耿光。
生前文字冗,寸札蓐荑稂。
及后乃大行,家有星河章。
君欲知其人,近世苏与黄。
夫有酷吏事,良不为奇屯。
俗子来吾前,有语无由伸。
其愚正可置,而又何为嗔。
勿如孤竹子,宇宙生涯垠。
匪惟狎樵牧,浩浩冥疏亲。
鸟故不乱行,兽故不乱群。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
不足凋谢安,适可谓殷浩。
9《偶成》
年代: 明 作者: 方登
昼长山更寂,无客到柴扉。
诗成一叶落,酒醒孤云飞。
推窗竹子瘦,把钓鱼儿肥。
参透穷通理,谁言吾道非。
10《访隐》
年代: 明 作者: 雪溪映
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
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
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
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4.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10首诗句有哪些
描写“竹子气节、品格、特点”的10首诗句有1《临江仙·忽忆裴公台上去》年代: 宋 作者: 吕胜己忽忆裴公台上去,远空秋气棱棱。
万山一水秀还明。此时三楚客,何意续骚经。
爱竹子猷参杖履,能诗侯喜同登。赓酬不尽古今情。
清风生白尘,侧月照疏星。2《柴氏》年代: 宋 作者: 华岳节妇一樽酒,义士拜而受。
义士一首诗,节妇双眉皱。眉皱意何如,有难难相救。
叹我廓设器,淹回在污陋。惠我旨且嘉,殷勤推意厚。
吾今系闽建,家贫喜邻富。青眼到朱扉,白屋成华胄。
吾闻孤竹子,周室三缄口。又闻杞梁妻,秦邦称烈女。
此辈诚间生,世代不常有。如何天一言,同时俱辐凑。
愧无八品珍,草草具笾豆。何当再拜抠我衣,卮酒恭为儿女寿。
3《笋》年代: 宋 作者: 蒋华子头角崭崭露,江南四月时。定应孤竹子,未脱老莱衣。
怒长搘苔石,旁行过棘篱。不来能几日,渐学翠鸾飞。
4《蓬莱别岛》年代: 宋 作者: 李新已驾神鳌远翠埃,外人休咏北山莱。自无失脚刘郎到,怕有吹竹子晋来。
云散晓风飘鹤氅,月明春浪浸瑶台。似闻方士穷真色,归笑长红越女腮。
5《王中玉生辰》年代: 宋 作者: 李新瑶磩桂楹香才浓,贵人罢直承明宫。高楼内集庆生子,酒面油膏红复红。
嵩云入洛秋容晓,水冷青洲兰蕙小。露蠲仙掌生寒光,悲幄华帐飘晚凉。
虬电蜿蜿护飚驾,吹竹子晋从天下。泬寥缑氏空月明,世间唯识王司稼。
野人荐公知百寿,大椿骨健龙腰瘦。紫芝老艾副椒浆,请公倒尽长生酒。
天庙明堂迟飞栋,杜宇数惊铜辇梦。锦城虽好不如归,中散年来忆双凤。
6《离郡五绝》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赫赫戎衣定,区区扣马非。如何孤竹子,嫌粟不嫌薇。
7《赠菊庵李道人》年代: 宋 作者: 刘克庄万言万当眼睛毒,一裘一盂口体足。不共孤竹子争薇,却与柴桑翁争菊。
8《感兴》年代: 宋 作者: 孙嵩清风有佳意,逢者为一娱。曾不救饥渴,政尔飘襟裾。
凡物贵有用,论诗用则无。诗成亦自咏,侘傺或昭苏。
身名不相涉,二者如参商。迟其议论公,旷越百世长。
于人已无益,离离坟草荒。不知史册上,更是谁芬芳。
犹足厉世俗,曰此有耿光。生前文字冗,寸札蓐荑稂。
及后乃大行,家有星河章。君欲知其人,近世苏与黄。
夫有酷吏事,良不为奇屯。俗子来吾前,有语无由伸。
其愚正可置,而又何为嗔。勿如孤竹子,宇宙生涯垠。
匪惟狎樵牧,浩浩冥疏亲。鸟故不乱行,兽故不乱群。
在山为远志,出山为小草。不足凋谢安,适可谓殷浩。
9《偶成》年代: 明 作者: 方登昼长山更寂,无客到柴扉。诗成一叶落,酒醒孤云飞。
推窗竹子瘦,把钓鱼儿肥。参透穷通理,谁言吾道非。
10《访隐》年代: 明 作者: 雪溪映久向名飞未习眉,寻踪几折过岩欹。转从怪道泉珠洒,飘瞥悬崖乳玉垂。
开落松花数许里,短长竹子百余枝。却逢种术东篱下,翻问溪童是阿谁。
5.谁知道描写竹子气节或关于它的句子或诗句
1、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
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欲。2、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3、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
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4、阶前老老苍苍竹,却喜长年衍万竿。
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5、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宁自持。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6、梅花屡见笔如神,松竹宁知更逼真。
百卉千花皆面友,岁寒只有此三人。7、淡烟古墨纵横,写出此君半面。
不须日报平安,高节清风曾见。8、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
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9、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10、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
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竹子具备虚心的品质,坚韧的精神,正直到气节,纯洁的品德。
竹子的气节表现出挺拔不折,刚正不阿,岁寒不凋;不求奢华虚名。
6.关于竹子的诗句的古诗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竹石》清·郑燮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绝句》元·王庭筠
插棘编篱谨护持,养成寒碧映涟漪。
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
解箨时闻声簌簌,放梢初见叶离离。
官闲我欲频来此,枕簟仍教到处随。--《东湖新竹》宋·陆游
7.描写竹子的诗句 古诗大全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宋.苏东坡)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咏竹(傅庞如)
破土凌云节节高,寒驱三九领风骚。
不流斑竹多情泪,甘为春山化雪涛。
咏竹(七律)
茅舍小桥流水边,安居落户自怡然。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竹
唐·李建勋
琼节高吹宿风枝,风流交我立忘归。
最怜瑟瑟斜阳下,花影相和满客衣。
庭竹
唐·李中
偶自山僧院,移归傍砌栽。
好风终日起,幽鸟有时来。
筛月牵诗兴,笼烟伴酒杯。
南窗轻睡起,萧飒风雨声。
竹
唐·郑谷
宜烟宜雨又宜风,拂水藏时复间松。
移得萧骚从远寺,洗来巯侵见前峰。
侵阶藓折春芽迸,绕径莎微夏阳浓。
无赖杏花多意绪,数枝穿翠好相容。
唐·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隐过酒罅凉。
雨洗娟娟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翦伐,会见拂云长。
竹石
清·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篱竹
(清)郑板桥
一片绿阴如洗,护竹何劳荆杞?
仍将竹作芭篱,求人不如求已。
竹
(清)郑板桥
举世爱栽花,老夫只栽竹,
霜雪满庭除,洒然照新绿。
幽篁一夜雪,疏影失青绿,
莫被风吹散,玲珑碎空玉。
关于气节的诗句
1. 关于气节的诗句
关于气节的诗碧敏句 1. 有关气节的诗句
《石灰吟》
(明)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2、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3、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 与气节有关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型慧核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3. 关于气节的名句
1.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论语?子罕》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 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论语?微子》 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 6.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尽心上》 7.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报任安书》 8.不为穷变节,不为贱易志。 ——桓宽《盐铁论?地广》 9.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列传》 10.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李世民《赐萧瑀》 1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周敦颐《爱莲说》 12.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文天祥《正气歌》 13.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
——于谦《无题》 14.粉身碎骨浑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间。 ——于谦《石灰吟》1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过零丁洋》。
4. 有关名族气节的诗句
《过零丁洋》【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己亥杂诗》(其五)【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塞曲》【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满江红》【宋】岳飞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清·谭嗣同《狱中题壁》)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烈士不怕死,所死在忠贞。(唐·柳宗元《韦道安》)
一寸丹心为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明·于谦《立春日感怀》
谢谢采纳卜掘!
5. 有关民族气节的诗句有哪些
1.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____高蟾《金陵晚望》
2.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5.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7.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8.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9.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____杜牧《泊秦淮》
10.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1.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2.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3.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14.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____杜甫《春望》
15.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____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16.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____屈原《离骚》
17.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8.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____文天祥《扬子江》
19.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陆游《示儿》
20. 范增一去无谋主,韩信原来是逐臣。____严遂成《乌江项王庙》
21.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2.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6. 有气节的的古诗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唐代乐府名。
李白的《塞下曲》共有六首,反映唐代反击西北部少数民族侵扰战争情况。这里选的是第一首,描写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现戍边将士奋勇杀敌的英雄气概和爱国精神。
诗的前四句描写景物,极写边地的酷寒,以表现戍边将士为国御敌不怕艰难困苦的精神,全从侧面写出,意脉贯通,措语天然,不拘格律。诗的后四句刻画人物,表现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戍边将士的英勇、警惕。
从结构上看,前四句对艰苦环境的描写,正是为后四句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作铺垫,足见作者构思的匠心。 作者善于抓住具有特征性的事物来概括生活,表现主题。
如以五月天山寒冷、无花无柳而只能闻《折杨柳》曲来衬托边塞环境的艰苦,以“随金鼓”和“抱玉鞍”来硐终绞棵欠苡律钡屑案叨染枥纯艿那榫啊=嵛擦骄洹霸附陆#蔽堵ダ肌保舜娼棵侵笔阈匾埽且粼巷希坪雷常泶锪耸乃老呋迹⒐Φ脑竿刖鲂摹?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剑外,指剑门关以南,也称剑南,这里代指古代蜀地。蓟北,即蓟州,指今河北北部及辽宁西南部一带,是安史叛军举兵叛乱地。
由于个人的生活遭遇和身处复杂动荡的时代,杜诗大多都有沉郁、悲凉、凝重的色彩,但此诗却不同,它一扫往昔沉郁悲壮的气氛,写得大喜若狂、轻快明朗。 首联点明事实原委,写诗人虽偏居“剑外”,但听到官军收复了遥远的“蓟北”后,喜极而泣。
河南河北被收复,曾给广大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安史之乱被平定,想着自己即将会与广大人民一样获得安定的生活,诗人怎能不喜极而泣、热泪纵横呢? 颔联两句以转作承,着笔深化,写出了诗人的妻儿子女笑逐颜开、欢天喜地的心情,这使得诗人更是激动万分,从而漫卷诗书、兴高采烈。此两句妙笔传神,诗人那种大喜欲狂的情状,跃然纸上,惟妙惟肖。
诗的后两联,继续就喜意升华,由前面的国喜、家喜,转入写喜归,表达了诗人意欲开怀痛饮,放声高歌,准备趁着大好春光早日返乡的心情。 这是一首有名的“快诗”,开篇伊始,即运笔如飞,四联八句,一气呵成,情感炽烈。
它之所以 脍炙人口,千古传唱,主要在于它深刻而形象地表现了诗人关心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南 园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注释:吴钩,一种形似剑而弯的刀。
春秋时吴人善铸钩,故称。这里泛指武器。
凌烟阁,古代朝廷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像的高阁。 这是李贺所写《南园》诗十三首的第五首,表达弃文就武,为国家统一事业建功立业的的愿望。
诗的首句“男儿何不带吴钩”起势急切,气魄豪迈,既是泛问,也是自问,在鼓动别人的同时,也在鼓励自己,抒发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感和爱国情。接下来的次句承前启后,气势磅礴,喊出挥刀杀敌、驰骋战场、收复失地的心声,字里行间表现了一种强烈的希望国家统一的思想感情。
这两句诗一气呵成,节奏明快,令人读了为之精神振奋。诗的后两句则是呼吁有志男儿“带吴钩”效命沙场,以鼓励别人和鞭策自己能像凌烟阁上那些功臣一样,为国建功立业。
(当然,联系作者的身世来看,诗中也流露出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激之情。) 全诗运用设问、借代等修辞手法,语言通俗易懂,壮志豪情与爱国热情溢于字里行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注:轮台,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这里泛指边地。 诗的前两句点明自己虽然年迈力衰独处孤村,但并不悲哀绝望,还想着替国家出征防守边关,表达出诗人对复国大业充满胜利信心。
“不自哀”以“僵卧孤村”来反衬,更显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的拳拳之念! 后两句是前两句的深化,写得形象感人。诗人心头始终郁结着慷慨之情,所以当夜深人静、听窗外风雨时,触景生情——由风雨大作的气势联想到官军杀敌的神威,诗人激动不已,即便入梦也是铁马冰河,从而抒发了诗人宝刀不老,愿为收复中原大地而驰骋杀敌的壮志豪情。
7. 关于中华美德气节的诗词
哀父母,生我劬劳。
——《诗经·小雅·蓼莪》113.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114.父慈而教。
——《左传·昭公二十六年》115.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116.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
——桓宽《盐铁论·孝养》117.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游子吟》118.夫妇和而后家道成。
——《幼学琼林·夫妇》119.兄弟敦和睦,朋友笃诚信。——陈子昂《座右铭》120.父不慈则子不孝。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121.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离娄上》122.贫*之交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列传》重 义123.多行不义必自毙。——《左传·隐公元年》124.义以生利,利以丰民。
——《国语·晋语》125.见利思义。——《论语·宪问》126.见得思义。
——《论语·季氏》127.义,志以天下为芬。——《墨子·经说上》:义,就是立志把天下的事作为自己分内的事。
128.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孟子·尽心上》129.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130.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荀子·荣辱》131.临难毋苟免。
——《礼记·曲礼上》:在灾难与危险面前,不要苟且偷生而失去做人的气节。132.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董仲舒《春秋繁露·仁义法》133.义者,心之养也;利者,体之养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养重于义》134.君子义以为质,得义则重,失义则轻, 由义为荣,背义为辱。
——陆九渊《与郭邦逸》尚 勇135.视死如归。——《管子·小匡》136.率义之为勇。
——《左传·哀公十六年》137.见义不为,无勇也。——《论语·为政》138.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论语·宪问》139.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140.义之所在,不倾于权,不顾其利。
——《荀子·荣辱》141.知而好问者圣,勇而好问者胜。——《文字·自然》1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列传》143.小勇,血气所为;大勇,义理所发。—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孟子集注卷二》144.初生之犊不惧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好 学14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14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147.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述而》14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论语·公冶长》149.笃信好学,守死善道。
——《论语·泰伯》150.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论语·卫灵公》15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论语·子张》:广博地学习以坚定自己的意志,恳切的提问并且联系实际进行思考。152.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孟子·离娄下》153.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尽心下》154.学至乎没而后止。
——《荀子·劝学》: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才算中止。15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学记》15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15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15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159.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吕氏春秋·用众》16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61.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进学解》:德行由于深思而有所成就,因随声附和而毁掉。162.圣人无常师。
——韩愈《师说》163.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潜书·讲学》164.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16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陶渊明《杂诗八首》之一16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写怀》167.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朱熹《劝学》168.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文嘉《明日歌》审 势169.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的33章170.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第44章: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171.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第58章17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第64章17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174.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17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子路》 如果贪求小利,就不能成就大事。
(后句)17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177.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子·劝学》178.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179.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战国策·楚策》180.差若毫厘,谬以千里。——《礼记·经解》18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礼记·中庸》:凡事如果能预先充分准备就会成功,否则就会失败。182.惟有道者能备患于未形也。
——《管子·牧民》:只有有远见的人才能够在祸患没有。
8. 跟气节有关的诗句
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宋•陆 游 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 游 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唐•杜牧 5、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6、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清•秋 瑾 7、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宋•辛弃疾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宋•文天祥 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10、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宋•范仲淹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唐•杜甫。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