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赏析句子步骤
1、抓关键词语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抓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指裤宴加强表达效果。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1:“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2:“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纯亏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3:“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唯银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赏析】作者捕捉到大海清波微漾的特征,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多个比喻来描摹海潮的几种情态。用“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来比喻海浪声的轻柔;用“情人的蜜语”来比喻海浪声的甜美;用“落花飘零在水上”来比喻海浪声渐闻渐远,直至杳然无声的情态。这种多角度的设喻,将落潮时大海的轻柔、静谧刻画得细致入微,使人如临其境。
3、抓句式特点
常见的句式特点有:长短句结合、句子对仗工整、双重否定句.排比句、反问句、倒装句等。
例句1:“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地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它一刻比一刻兴奋,一刻比一刻用劲。”
【赏析】作者运用排比句式,以表现大海惊醒后的剧烈动荡,展示了大海的粗犷、豪放的性格,让读者读来琅琅上口。
例句2:阳光不喜欢峡谷,峡谷莫非不知道?阳光是公平的么?峡谷莫非不明白?
【赏析】作者用两个反问一个设问表达了对阳光不公的抗议,“莫非”一词更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怨恨之情。
例句3:《假如你想做一株腊梅》文章最后写道:“此刻,北风正在敲打着我的窗户,而我的那几株腊梅,依然在那里默默地绽蕾,默默地吐着清幽的芬芳``````”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赏析】“卖”是卖弄,“逞”是炫耀,“不可一世”是形容极其狂妄自大,这三个词语原是贬义,这里贬词褒用,表现出汉子们打鼓时的精神抖擞、气势非凡。
例句4:《鼓神》敲打锣鼓的汉子们敦实威风,这些平时在山中辛苦刨食的人此时一个个精神抖擞,红光满面,
(A)卖着狂傲,逞着威风,显得不可一世。
(B)只见他急敲慢敲,重敲轻敲,时而敲打鼓沿时而肘杵鼓面,时而跃腾猛捶,时而贴鼓轻抚,柔时如丝绸无骨,坚时像枪击钢板,乱时如乌云压顶,齐时如布兵排阵;铁马金戈乱箭飞,细雨轻风荷塘清,劈山开路是男儿,再闻堂前纺织声……
【赏析】一连串的排比,将鼓神击鼓的姿势、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气势磅礴。又借助比喻和对比,表现出鼓声的变化多端,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望采纳,谢谢!
记叙文阅读句子赏析如何拿高分?
月考刚结束没多久,掐指一算,期中考试又即将来临。有学生表示担心,直言记叙文阅读中的句子赏析还不会该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山村在阅卷的过程中就已经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一部分学生在这类题型的解答上仍然丢分严重。从所答内容来看,这部分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题型直接无从下手,尽管讲过很多次,但依然不会作答。
要知道句子的赏析这一知识考点是记叙文阅读的必考题型。虽然分值只有3分左右,但也许就是这3分,让你迈入重点高中,让父母摆脱了求爷爷告奶奶四处送礼的尴尬局面。好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句子赏析
1、考法
句子赏析这一知识考点一般以问答的形式来考察学生,题型不多主要就两类:
(1)任选角度赏析
这种题型的作答范围比较广,解唯局题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比较多,比如修辞、描写、表现手法等。一般考题有:“请任选角度赏析某段画线句子或请赏析某段画线句子。”
(2)给出赏析角度直接赏析
这种题型相对于上一种题型而言要简单得多,因为它已经直接告诉你就赏析的角度,通常情况下都是从修辞的角度去考察。常见的题有:“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某段画线句子”。
2、解题方法
解答句子赏析,我们可以从下面这些角度去入手:
(1)修辞角度
记得读书时老师教我们赏析句子时的一句话“有修辞找修辞,没有修辞看字词”。在记叙文的描写中,修辞手法的使用很普遍,特别是比喻和拟人这类常用修辞。但是要注意的是学生要掌握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否则也一样丢分。
在解题时我们可以分三个步骤来解答:首先要判断明确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次再分析其作用;最后再表明所表达的情感。
(2)用词(炼字)
用词(炼字)这一角度我们可以从一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入手,常见的有动词、形容词、叠词、拟声词等。岁山手在解答时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词进行赏析,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词的作用必须要熟记于心。
动词、形容词答题模式:运用了……一系列动词(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
叠词答题模式:运用叠词,起到了加深语意,增强文章气势的作用,使语言朗朗上口,富有音韵美。
拟声词的答题模式:运用拟声词,生动形象地描写出了……的情态美,流露出(表达出)……的情感。
(3)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常见的有对比、衬托、联想、想象等。解答的时候可以先明确使用的是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4)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的种类总共就五种:记叙、议论、抒情、说明、描写。虽然不多,但是学生很容易把表现手法和表达方式搞混淆,这点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当然,考题一般会从描写句、议论句和抒乎嫌情句来考察学生,所以在解答的时候我们就可以从这三种表达方式去入手解答了。需要注意的是要牢记这三种表达方式的作用。
描写句:突出描写对象的特征和意义,使文章生动形象
议论句:提示所写内容的意义,突出中心
抒情句:突出感情,增强感染力,从而引发读者共鸣
掌握了以上四个赏析句子的入手角度和规范化答题模式,考生想要把这三分拿满很容易,希望对家有正在上初中的孩子有所帮助。
记叙文阅读——语言赏析
3月11日,一起跟着河南省第二实验中学的栗世娜老师学习记叙文阅读之语言赏析的专题。
一开始,栗老师就开宗明义的告诉同学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理清语言赏析的常用角度,二掌握语言赏析的做题方法。
品味语言一般包括的角度有: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句式特点,标点等。
修辞手法是品味语言考察的重要内容。中招考试中常见的8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反复、反问,设问、对偶。
1、比喻
比喻是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处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方法,比喻可以使事物形象具体可感,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在形式上有三个成分:本体、喻体、比喻词,根据这三个成分的异同和隐现,比喻可以分为三类、明喻、暗喻、借喻。
明喻是本体喻体比喻词都出现,常用的比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如、犹如、仿佛…………
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但比喻词是:成了、成为、变为、等于等词语,或者用破折号来连接。
如冰心的《荷叶-母亲》一文中的这个句子: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借喻是本体喻体关系密切,在特定的语境中,本体不出现,由喻体直接领会的本体。
比如鲁迅的《故乡》一文中:我似乎打了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中招考试当中这一类题目会以限定赏析角度或不限定赏析角度两个方面来考察。
如2017年河南卷《唯有垂杨管别离》: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2段中划线的句子。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起输完液。她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来赏析)
2019年江苏省宿迁卷《被露水打湿的月亮》:
宫墙圈不住他,钱财买不动他,黑暗禁不得他,谀颂也惑不了他。(从修辞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2019年青岛卷《一针一线皆关情》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父亲剪裁时轻桐侍松自如……)这像极了农夫耕田犁地,当犁尖插入土地,只听得一声吆喝,那黑色土壤便顺着犁头往右翻去。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剪裁过程比作农夫耕田犁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剪裁时轻松自如,表现父亲剪裁技艺的高超熟练和对职业的热爱。
2018江苏省宿迁卷《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角度加以赏析) 。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早晚的炊烟比作晨钟暮鼓,形象地表现了人们按照炊烟作息的习惯。
2、拟人
拟人是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或思想感情的修辞手法。是比拟的一种。(比拟还包括拟物)。
运用拟人能让读者对描绘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该事物强烈的感情。
例如老舍《济南的冬天》里的 :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小山比作摇篮,并把小山人格化,写出济南冬天环境温暖,表现作者对济南周围环境的喜爱。
2019年四川省南充《燃烧的木棉花》,第3段划线句子——“有了木棉花的陪伴,一路奔行的金沙江就不再感到疲惫。”运用了什旦消么修辞手法?简要赏析。 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木棉花与金沙江以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金沙江沿线的木棉花树和金沙江的交织碰撞,木棉用自己的身影点缀着江水,让金局迟吵沙江拥有了春光和明媚的色彩 。
3、夸张
夸张是故意言过其实,对人或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夸大或缩小或超前的描述,以强调或突出其某一方面的特点。
例如项羽《垓下歌》中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是着意夸大;“教室里安静的只有笔落在纸上的沙沙声”是着意缩小;“他酒没沾唇,心早就热了”,是着意超前。
夸张可以通过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氛围,引起读者的联想。
比如宗璞的《紫藤萝瀑布》: 从未见过开的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把紫藤萝比作瀑布,“从空中垂下”,夸张地写出了紫藤萝枝条很长,花开的茂盛、壮观,表达作者对紫藤萝花的喜爱。
2019江苏省宿迁市被露水打湿的月亮,品味文中划线句子,按要求做答案。 宫墙圈不住他,钱财买不动他,黑暗禁不得他,谀颂也惑不了他。(从修辞角度赏析表达效果)
答案示例:这个句子通过排比的修辞,多角度多侧面的热情歌颂了月亮的冷峻和宽容,坚定和无私,句式铿锵,有节奏感。
4、排比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词语或句子并排的修辞方法,使用排比可以使行文有节奏感,有说服力,能增强文章的表达效果和气势。
如刘成章的《安塞腰鼓》中有这样的句子: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烁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
这个排比的句式写出了表演安塞腰鼓时气吞山河的场面,表现黄土高原人旺盛的生命力,语言汪洋恣肆,有震撼人心的气势。
5、反复
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一个词语或句子重复出现。反复能强调和增强语气,反复咏叹,表达强烈的感情。
比如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这里连用两个“盼望着”,表现了作者盼春的心切。
2018年河北卷《回忆齐白石先生》,请对选文中加波浪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齐老高兴的像孩子:)好!好!这个小兔画得有神,就是嫩了点,好!
连用三个“好”字,运用反复的修辞,写出“我”画的小兔逼真有神,突出表现出齐白石先生的高兴和对“我”的鼓励。
6、反问
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确定的内容,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如闻一多《最后一次演讲》——“你们以为打上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这个句子运用反问的修辞,强调人民是不会被吓倒的,语气强烈,表达作者对反动派强烈的憎恨。
7、设问
设问是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明知故问,自问自答。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能更好的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突出一些内容,使文章有变化。
例如曹文轩《孤独之旅》中“还要走多远,前方是什么样子,前方是未知的。”
这个句子运用设问的修辞,自问自答,突出前方是未知的,描写了杜小康的心理活动,引起读者思考,使语言富有变化。
8、对偶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关或相反意思的修辞方法。
比如朱自清的《春》——“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这个句子使用对偶,语言凝练,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语言是指通过分析句子中关键的动词,形容词,副词,叹词,叠词,拟声词等词语的运用,突出表现事物特点的方法。
例如2019广东卷《灯如红豆》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我看着看着忽,然看见她浑身一抖,把手里的东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紧紧的攥住右手的食指。
“攥住”即握住,写出母亲被扎伤时的反应,表现了母亲面对困苦时默默承受的坚韧品格。
“我想过去搂住他看看扎伤的手,想劝他去睡觉。”
“搂住”即抱住,突出“我”看见母亲被扎伤时的心痛,反映了“我”对母亲的关心。
2017年河南卷《唯有垂杨管别离》,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第2段中画线画横线的句子。
每一天只要两个人一输完液,他马上就开始给小病号上课。(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
参考答案——“每一天”“一………就………”“马上”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连用,写出了岳老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抓紧给小病号上课的情形。
2018年襄阳卷《开在心里的栀子花》结合语境品味第2段划线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
答案示例:“团团”“簇簇”“挤挤挨挨”都是叠词,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语言亲切灵动,富有音韵美。
从句式角度赏析,是指从句式的整散、长短、用韵运动角度赏析语言特点,品味文学作品内涵的方法。
整句是排列在一起的一对或一组结构相同或相似的句子,整句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韵和谐;散句是形式不同长短不一的句子,散句形式灵活,富于变化。
长句是结构复杂,词语较多的句子,它严密细腻,语气舒缓;短句是结构简单,词语较少的句子,它精炼简洁,节奏感强。
如朱自清的《春》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上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这些句子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结合,极富有节奏感、韵律美,又细腻生动地写出了春天各种花开得争奇斗艳的景象,句式灵活多变,语言生动活泼。
2018浙江杭州卷《老木匠桑伯》品味下面句子,分析语言特点及表达效果。
深深浅浅,左左右右,时而柔和,时而柔如抚儿头发,时而刚似快刀斩麻。在粗糙的手里,那小小的雕刀宛如游动的泥鳅,汗水从深蓝的外衣里渗出来。
答案示例
1.使用叠词和整齐的句式,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表现桑伯高超的雕花技艺。
2,使用对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桑伯雕花动作的娴熟和游刃有余。
2,使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渗”,形象地表现了桑伯雕花时专注投入的状态。
从标点角度赏析语言是指从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省略号、破折号等标点符号的使用,品位作品语言的方法。
如汪曾祺《昆明的雨》
牛肝菌色入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的样子,真叫人怀疑:这东西也能吃?!
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这几段句子有逗号,有停顿,好像作者正在品味牛肝菌的美味,突出牛肝菌又滑又嫩,又鲜又香的特点,如话家常却饶有趣味。
第一处的问号和叹号,表示对“干巴菌”能吃的疑惑、惊奇和不可思议;第二处的问号和感叹号,表示对“干巴菌”味道鲜美的吃惊、意外和赞扬。
有了以上内容的积淀,相信不管面对什么样的赏析句子,我们都可以游刃有余,有备无患啦。
记叙文中,如何赏析划线句
•解题方法
1、结构:结构弊仔尺上的作用主要包括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在开头)、承上启下或引起下文(行文中)、照应(首尾照应为典型)伏笔(行文中)、铺垫(行文中)、总结全文或上文(文末或段末)
2、内容:点题,揭示或升华主题等
3、修辞:艺术效果
•表述格式 :内容作用+结构作用+修辞效果
分析划线句的作用:
a.结构上承上启下(结合文章内容,如何承上,如何启下);
b.内容上为下文租高写什么铺垫;与下文什么对比,突出什么的_______的特点;揭示了________的中心;语言上运用________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的________特点(感情)
题型:
1、评价、赏析一句话
(戚斗1)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严密……
(2)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