讽刺读书人迂腐的诗句
1. 关于迂腐的诗句(形容自己生活迂腐的诗句)
关于迂腐的诗句(形容自己生活迂腐的诗句) 1.形容自己生活迂腐的诗句
给你来个顺口溜吧 家事国事天下事管我屁事,风声草声读书声我不出声。
来点文雅的 《一斛珠》(李煜) 晚妆初过,沉檀轻注些儿个。向人微露丁香颗,一曲清歌,暂引樱桃破。
罗袖浥残殷色可,杯深旋被香醪涴。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檀郎唾。
《思帝乡》(韦庄)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宵十咏 其一:少年红粉共风流,锦帐春宵恋不休。兴魄罔知来宾馆,狂魂疑似入肢郑陪仙舟。
脸红暗染胭脂汗,面白误污粉黛油。一倒一颠眠不得,鸡声唱破五更秋。
其二:对垒牙床起战戈,两身合一暗推磨。菜花戏蝶吮花髓,恋蜜狂蜂隐蜜窠。
粉汗身中干又湿,去鬟枕上起犹作。此缘此乐真无比,独步风流第一科。
其三:梅花帐里笑相从,兴逸难当屡折冲。百媚生春魂自乱,三峰前采骨都融。
情超楚王朝云梦,乐过冰琼晓露踪。当恋不甘纤刻断,鸡声漫唱五更钟。
其四:二八娇娆冰月精,道旁不吝好风情。花心柔软春含露,柳骨藏蕤夜宿莺。
枕上云收又困倦,梦中蝶锁几纵横。倚缘天借人方便,玉露为凉六七更。
其五:如此风流兴莫支,好花含笑雨淋漓。心慌枕上颦西子,体倦床中洗禄儿。
妙外不容言语状,娇时偏向眼眉知。何须再道中间事,连理枝头连理枝。
其六:邸深人静快春宵,心絮纷纷骨尽消。花叶曾将花蕊破,柳垂复把柳枝摇。
金枪鏖战三千阵,银烛光临七八娇。不碍两身肌骨阻,更祛一卷去云桥。
其七:仙子娇娆骨肉均,芳心共醉碧罗茵。情深既肇桃源会,妙蹙西施柳叶颦。
洞里泉生方寸地,花间蝶恋一团春。分明汝我难分辨,天赐人间吻合人。
其八:花兵月阵暗交攻,久惯营城一路通。白雪消时还有白,红花落尽更无红。
寸心独晓泉流下,万乐谁知火热中。信是将军多便益,起来却是五更钟。
其九:两身香汗暗沾濡,阵阵春风透玉壶。乐处疏通迎刃剑,浙机流转走盘珠。
褥中推枕真如醉,酒后添杯争似无。一点花心消灭尽,文君谩吁瘦相如。
其十:暗芳驱迫兴难禁,洞口阳春浅复深。绿树带风翻翠浪,红花冒雨透芳心。
几番枕上联双玉,寸刻闱中当万金。尔我谩言贪此乐,神仙到此也生淫。
《十香词》青丝七尺长,挽作内家装;不知眠枕上,倍觉绿云香。 [发] 红绡一幅强,轻兰白玉光;试开胸探取,尤比颤酥香。
[乳] 芙蓉失新艳,莲花故落妆;两般总堪比,可似粉腮香。 [颊] 蝤蛴那足并?长须学凤凰;昨宵欢臂上,应惹领也香.。
[颈] 和羹好滋味,送语出宫商;安知郎口内,含有暖甘香。 [舌] 非关兼酒气,不是口脂香;却疑花解语,风送过来香。
[口] 既摘上林蕊,还亲御院桑;归来便携手,纤纤春笋香。 [手] 凤靴抛合缝,罗袜卸轻霜;谁将暖白玉,雕出软钩香。
[足] 解带色已战,触手心愈忙;哪识罗裙内,销魂别有香。 [阴] 咳唾千花酿,肌肤百和香;元非瞰沈水,生得满生香。
[肤] 芳闺十胜 云鬟 梳罢香丝扰扰蟠,笑将金凤带斜安。玉容得汝多妆点,秀媚如云若可餐。
鸦色腻,雀光寒,风流偏胜枕边看。雪股 娟娟白雪绛裙笼,无限风情屈曲中。
小睡起来娇怯力,和身款款倚帘栊。 水骨嫩,玉山隆,鸳鸯衾里挽春风。
凤眼 波水溶溶一点清,看花玩月特分明。嫣然一段撩人处,酒后朦胧梦思盈。
梢带媚,角传情,相思几处泪痕生。蛾眉 淡月弯弯浅效颦,含情不尽亦精神。
低头想是思张敞,一抹罗纹巧簇春。 山样翠,柳般新,菱花镜里净无尘。
金莲 龙金点翠凤为头,衬出莲花双玉钩。尖小自怜行步怯,秋千裙里任风流。
穿花径,上小楼,浅尘窄印任人愁。玉笋 春葱玉削美森森,袖拥香罗粉护深。
笑燃花枝能索巧,更怜留别解牵襟。 机中字,弦上音,纤纤红用漫传心。
柳腰 娇柔一捻出尘寰,端的丰标胜小蛮。学得时妆官洋细,不禁袅娜带围宽。
低舞月,紧垂环,几会云雨梦中攀。酥乳 脉脉双含绛小桃,一团莹软酿琼缪。
等闲不许春风见,玉扣红绡束自牢。 温比玉,腻如膏,醉来入手兴偏豪。
粉颈 霜肌不染历蠢色融圆,雅媚多生蟾鬓边,钩挽不妨香粉褪,倦来常得枕相怜。 娇滴滴,嫩娟娟,每劳引望怅佳缘。
朱唇 胭脂染就丽红妆,半启犹含茉莉芳。一丛御种香甜谁识得,殷勤帐里付情郎。
桃含颗,榴破房,衔影霞杯入瑶觞。风月十绝 昨夜东风透玉壶,零零湛露滴真珠。
寄言未问飞琼道,曾识人间此乐无?一线春风透海棠,满身香汗湿罗裳。个中好趣惟心觉,体态惺忪意味长。
脸脂腮粉暗交加,浓露于今识翠华。春透锦衾红浪涌,流莺飞上小桃花。
宝鸭香消烛影低,波翻细浪枕边欹。一团春色融怀抱,口不能言心自知。
葡萄软软蛰酥胸,但觉形销骨节熔。此乐不知何处是,起来携手问东风。
淡淡溶溶总是春,不知何物是吾身。自惊天上神仙降,却笑阳台梦不真。
形体虽殊气味通,天然好合自然同。相怜相爱相亲处,尽在津津一点中。
半夜牙床戛玉鸣,小桃枝上宿流莺。露华湿破胭脂体,一段春娇画不成。
烛尽香消夜悄然,洞房别是一番天。若教当日襄王识,肯向阳台梦倒颠?鱼水相投气味真,不胶不漆自相亲。
两身忘却谁为我,恐是天生连理人。《斗百花 》【宋】柳永 飒飒霜飘鸳瓦,翠幕轻寒微透,长门深锁悄悄,满庭秋色将晚,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
鸾辂。
2.描写文人穷酸的诗句
“穷”指“贫穷”,“酸”指“寒酸”。讥讽之意,皆现于此。
读书人多以贫穷寒酸,穷而迂腐,又有几人能真正科举获隽,飞黄腾达?然又有几个读书人真正敢不走此路,来渴望一场奇迹的救援?
自有张恨水“无用书生”,杨炯“宁为百夫长,不作一书生。”
更有黄景仁深刻的剥骨:
仙佛茫茫两未成 只知独夜不平鸣
风逢飘尽悲歌气 泥絮招来薄幸名
十有九八堪白眼 百无一用是书生
莫因诗卷愁难成 春鸟秋虫自作声
书,谐音为“输”;读书,谐音为“赌输”,可见读书是件很晦气的事,智者是从来不为的。
自古以来,读书人的别称就不太好,如“酸丁”、“细酸”、“措大”、“腐儒”等等,就是专指读书人的。吾乡父老素来称读书人为“书呆子”,相比之下这还是客气的说法。吾乡又有俏皮话云:孔夫子搬家——光输(书);秀才造反——十年不成;秀才拿笤帚——斯文扫地;——秀才家里失火——酸气冲天;捧着书本要饭——穷酸……全是冲着读书人来的。历来“穷酸”、“落魄”、“潦倒”、“无聊”之类的不祥之词,好象是专门用来和“文人”搭配的,如“落魄文人”、“穷酸文人”……无论看起来还是读起来,都是那么自然和谐,几曾听说过有“落魄大款”、“穷酸公仆”?
文人为何“穷酸”?这么说是不确切的,确切的是,“穷酸”为何总是文人?
几千年得来不过是一个模糊的答复,如今外边的繁荣别不代表内里的富有,几千年后的高考依然如此,何时能真正跳出“穷酸”,摆脱这根深蒂固的讥讽?
古代骂读书人为什么骂“穷秀才”?这还是一种带尊敬的骂?
在古代有一句话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读书的人们分为秀才和举人、进士的,最低一层的就是秀才,读书的绝坦人们多为清苦人家,所以人们骂读书人的时候经常骂穷秀才。同时古时的人们对于读书的人们是十分尊敬的,因为读书在当时是可以考取功名的,最后可以从比较清贫的状态变成为君王出谋划策的人,所以古代人对于读书还是比较的看重的。
在古代考取功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们都是要耗费大量的金钱和物力的,对于很多的人们都是比较难以负担的,人们有时对于一些比较迂腐的读书人厌烦时,就会骂他们为穷秀才,但秀才也是要经过一个测试才会被成为秀才的,所以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尊称的,毕竟不是说谁都可以被选上当秀才的,只有被选上了秀才才可以进一步向前发展。
古代读书人的地位是比较高的,因为对于贫困的家庭想要有富裕的日子橡贺就是要通过考取功名来获得的,所以古代梁宏派很多的年轻男子在小时候就去找私塾学习知识。朝廷的政策也是很偏向于读书者的,所以人们对于读书人总是高看一眼的,但读书人并不总是令大家都喜爱的,有一些对于读书人不满的人们,就骂读书人们为穷秀才。
读书在古代是出人头地的机会,所以人们大多都把希望寄托在读书人身上,但往往社会中读书的人们都是寒门出身的,家中并没有什么资本的,所以骂他们也多为穷秀才,但即使骂他们也是对于他们读书人身份的另一种认可,对于他们学识程度的一种认可,也是表达了人们对于读书人的尊敬,但现在社会人们可供选择的机会越来越多样,也就没有之前穷秀才的说法了。
贬低读书人的诗句
1、南园十三首·其五唐代:李贺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做为与李白、杜甫、王维齐名的唐朝诗人,同时又是继屈原和李白之后的最杰出浪漫诗人——李贺,一生虽然短暂,但凭借其为数不多却无比精致的诗歌闪耀在大唐的诗坛,成为中国渗高诗歌史上的一座令后人难以逾越的高峰。
2、李贺是个书生,早就诗名远扬,本可以才丛散尺学入仕,但这条进身之路被“避父讳”这一封建礼教无情地堵死了,使他没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何不”一语,表示实在出于无奈。次句一个“取”字,举重若轻,有破竹之势,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掘游的救国心愿。然而“收取关山五十州”谈何容易?书生意气,自然成就不了收复关山的大业,而要想摆脱眼前悲凉的处境,又非经历戎马生涯,杀敌建功不可。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了诗人愤激不平之情。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