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被倒灌,多处水位可达胸部甚至喉咙。
就连大街上的水都齐腰了,水流湍急,人们寸步难行,甚至稍有不慎就会被冲走。
许是作为医生的职业病,从前天到现在,有空闲就忍不住刷新闻,上次有这种强迫症,还是2020年初的疫情。
看到了很多感人的画面:军队、消防、武警、交通、医护……冒着生命危险救人的样子;普通人拉着手喊着口号趟水过街道的样子;各路求救信息被全国网友不停接力转发的样子;热心人士提醒月经女孩防感染的样子;困在地铁几十小时,却让女人和孩子先接受救援的样子~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到,“中国总是在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灾难面前你可以永远庆幸自己是中国人!永远相信中国!
无数的多事之秋我们都用坚毅的力量走了过来,这次不例外,永远也不会例外。
一方有难,全国揪心、八方驰援,加油啊河南!
暴雨情况下,最易出现的就是不同程度的溺水。
在了解事件的过程中,我也发现许多人不知如何施救、甚至错误施救:掐人中、促吐水、拍后背……
但其实,这些方法不但没用,还有可能因为错过黄金施救时间,导致溺水者丧命。
所以C爸紧急来发文告诉大家正确的溺水施救方法,希望等不及救援的群众看到可以互救,哪怕能拯救一个生命也是值得的。哪怕你的身边没有汛情,这篇也值得一看,因为每年夏天都不愿提、又不得不提的安全隐患——溺水,毫无疑问排名第一!
发生风险高、波及人群广、遇害人数多等,让溺水成为了暑假孩子们的“头号安全杀手”。
@人民日报
郑州洪灾之前,仅一个礼拜,被媒体报道过的,简单一搜就有20多个孩子溺水身亡!
7月7日,山西永济6名学生在舜帝坝黄河边玩耍时,被水流冲走;
7月8日,广西南宁2名儿童在江边戏水时不慎落水,其中一名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7月10日,黑龙江哈尔滨塔西侧松花江江边,13岁男孩不幸溺水失踪;
7月10日,湖南湘潭,溺水5人搜救上岸后送往医院救治,抢救无效死亡;
7月12日,广东深圳某小区游泳池,3岁男童溺水约40分钟后被发现,抢救无效死亡;
7月13日,河南驻马店,6名小孩在人民公园有溺水身亡……
实际上这只是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新闻我没有看到,还有很多溺水没有被报道。不要觉得它离我们很远,很多溺水甚至就发生在家里!就在今年4月份,广东梅州一名2岁男童在卫生间玩耍时,不慎掉入蓄水桶,意外溺亡。事发之时,奶奶外出摘菜,孩子独自在卫生间玩耍。
发现的时候,已经无力回天……
了解溺水相关知识,掌握正确急救方法,明白预防要点,是每一位负责人的父母都应该做的。
你多一分准备,意外突袭时,才能临危不惧,让孩子真正的远离危险。
这些年龄段要格外注意炎炎夏日,江河湖海、水上乐园、泳池甚至是家里的浴盆都成了孩子们清凉解暑的好去处,加之孩子生性喜水,意外难免发生。
下面两个年龄段最容易发生溺水,一定要多加注意。
014岁以下儿童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基本还没有安全意识和自救的能力,所以很容易发生溺水,原因多半为家长没有照看好。
@人民日报高发场所多为浴盆/浴缸、室内储水桶、小游泳池/戏水池等。
@人民日报
02青少年期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游泳技能、自救能力等,但并不全备,喜欢冒险、盲目自信,且可单独出行,家长不再时刻跟随。
高发场所多为池塘、水库、江河、湖泊、海边等。
@人民日报
溺水有哪些表现?
一提到溺水,很多人都能想到电影或电视剧里主人公一边上下扑腾一边大喊“救命啊!救命啊!”的情景。
虽说艺术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在溺水这件事上,不会游泳的人,是没这本事的。真正发生溺水之后,人的反应是悄无声息,身边人如果不是刻意去看,很难发现异常,还以为是在玩水。
具体反应和迹象,人民日报专门做了总结:
@人民日报
很多泳池或水上乐园都发生过这样的事件,周边人完全不知道有人发生了溺水,发现时已为时已晚。前几天看到一个揪心的视频:一个孩子在水里玩耍,可是突然,孩子在水里手脚扑腾几下,也没有哭喊大叫,很安静,漂浮在水里。周围好多人,没一个发现异常,他在水中挣扎不到1分钟,就渐渐沉入水底……所以,带孩子玩水时,一定要时刻关注他的动向,如果发觉身边人有异常也不防提醒或询问。
溺水者的营救黄金时间是事发30秒,如能及时发现溺水迹象,基本可幸免于难!时间越久,危险系数越大。
@人民日报
如何正确进行溺水急救?
发现孩子或他人溺水后,第一件事是把他从水里迅速救出。当然,是要在自己会游泳、水域环境相对平稳的前提下,否则不要盲目下水施救。
上岸之后一定要根据不同溺水状态,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立马心肺复苏)
1、溺水者清醒
如果意识清醒,不需要过于担心,注意保暖即可,不放心可以送到医院观察。
2、溺水者昏迷、但有呼吸
如果溺水者有呼吸,胸腹部有上下起伏运动的话,则将溺水者侧卧,开放气道,清理口鼻异物,等待救护车到来。
@急诊夜鹰
3、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
如果呼叫溺水者无反应,侧头观察5-10秒胸腹部没有呼吸起伏,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A-B-C急救法,同时让周边的人帮忙拨打120。
A(Airway):打开气道,清除口鼻异物,保证通畅,图示同上。
B(Breathing):进行5次深度人工呼吸,给气超过1秒钟,胸部应有明显起伏;
@大医谱
C(Circulation):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以每分钟100-120次的速度,按压两乳头连线中点,每30次按压进行2次人工呼吸,如此循环,直到溺水者苏醒或急救人员到来。
@大医谱
需要注意的是,窒息缺氧是溺水者心脏骤停的关键原因,应该先给予人工呼吸,再给予胸外按压。如果过程中出现呕吐,让溺水者侧身,以免窒息。当溺水者心跳、呼吸恢复后,要及时为溺水者脱掉湿衣服(湿衣服会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为其保暖复温。并尽快送医。
说到这关于溺水急救的一个误区,必须提醒大家,那就是不要控水!不要控水!不要控水!倒挂、俯趴拍打等任何形式都不可以。
这种急救方式不但不会救命,还会加速死亡!
因为这样只能排出胃里的水,但不能排出肺和气道里的水,而溺水的核心是缺氧,控水会延迟心肺复苏,增加错失最佳的抢救时间的风险。
预防最重要
无论哪一种危险,防患于未然都是最重要的,溺水也不例外。
01家中及周边
美国消费品安全委员会发布的一项报告中提到,5岁以下儿童溺亡事件85%发生在浴室,还有10%涉及水桶。专家称,1英寸(约合2.5厘米)深的水就足以淹死孩子。大家对着尺子看看2.5cm有多浅,绝对超出你想象!所以,家里的脸盆、浴盆、浴缸、蓄水桶、马桶等都应引起注意。
给孩子洗澡前,做足准备工作,确保需要用的东西伸手可取,不要把娃单独留在澡盆里。
澡盆、脸盆用完之后要立即清空,不要留着水冲厕所、洗抹布,谁也做不到随时关厕所门让孩子永远不靠近的。
如果有特殊原因,比如家中断水等必须要蓄水的话,一定要加盖,必要时加锁。
如果家里有小宝宝,马桶也要注意随用随盖,我见过太多1岁左右宝宝掉进马桶溺亡的事故,孩子太小面朝下栽下去,既不能自已挣扎出来,又不会求救,很容易发生意外。
02景观水池、泳池、水上乐园等
孩子大点之后“涉水”的范围自然也就更广了。
在夏天,我们经常会看到有小孩在小区、商场等地的景观水池或喷泉处戏水、打闹。
小到两三岁,大到十几岁,无论是孩子还是大人,很多人都觉得没什么,反正水浅,肯定淹不死。
但实际并非如此。这些地方基本是都有供电装置,非常危险,曾经就有小孩因为触电摔倒后,动弹不得,而因有电旁人无法及时施救,最终溺水身亡。
而且有的因漏电严重,基本就是一击毙命,这样的新闻不胜枚举。
所以一定要告诉孩子,远离景观水池、喷泉等,严禁下水!想玩水的话,必须到正规的泳池或水上乐园机构。对不会游泳的孩子,有监护员也要让孩子待在你一臂以内的范围里,以便在发生意外时及时救助。
会游泳的孩子,更不能掉以轻心!CC虽然会游泳两年了,但技术也不能算纯熟,每次她游,我们还是会在后面跟随或池边观望,不敢大意,别的不说,这个年纪的孩子也许一个水凉脚抽筋就可能要了命!
还有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一定要使用合格、标准的漂浮装备,儿童水上游泳玩具不能替代这些,因为突然下翻或漏气极易引发溺水。
之前就有一个小女孩在使用类似“游泳鸭”似的坐式游泳圈时,不慎失衡翻入水中。
03水库、江河湖海等开放性水域
这些地方是青少年的青睐之地,每年夏天发生的溺水事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开放性水域。除了孩子还有很多成人同样会发生意外,原因正是对未知水域危险性的低估和误判,不均匀的水流、海浪,多变的水温和水速,以及不明的水下环境、水生物等等,每一点都有极高的危险性,哪怕是水性非常好,也不建议冒险。
所以不要带孩子到未知的开放性水域玩耍,孩子更不能单独或和同伴前往,一定要加强对孩子的防溺水安全教育。
想玩的话,建议大家到已开发的海边玩耍,多人同游时必须指派专人轮流看管孩子。
在海边游玩时,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的救生衣,一定要扣好所有的扣带,包括裆部的两根(海事专用救生衣),坐船也不例外。如下图所示,否则穿比不穿的危险性更大!
最后需要重点提醒大家的是,无论在哪种环境下,都不要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不要玩手机!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都不算多!因为溺水随时可能发生,并且过程很快,容不得半点大意。还是那句话,安全无小事。愿河南的洪灾早日过去,愿每一位父母都能够慎之又慎,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平安长大。
评论列表
到来。@急诊夜鹰3、溺水者无意识、无呼吸如果呼叫溺水者无反应,侧头观察5-10秒胸腹部没有呼吸起伏,则心脏骤停已经发生,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CPR)A-B-C急救法,同时让周边的人帮忙拨打120。A(Airway):打开气道,清除口鼻异物,保证通畅,图示同上。B(Breathing
家到已开发的海边玩耍,多人同游时必须指派专人轮流看管孩子。在海边游玩时,一定要让孩子穿上安全、合格并且适合孩子体型大小的的救生衣,一定要扣好所有的扣带,包括裆部的两根(海事专用救生衣),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