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春节放鞭炮的诗句(春节放鞭炮的古诗词)

语宇社区 515 0

本文目录汇总:

描写过年放鞭炮的诗句

1. 关于过年放鞭炮的诗句

关于过年放鞭炮的诗句 1. 关于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诗句

关于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诗句有

《元日》

王安石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逢年遇节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古代风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苏酒,然后用红布把渣滓包起来,挂在门框上,用来“驱邪”和躲避瘟疫。

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承接前面诗意,是说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结尾一句描述转发议论。挂桃符,这也是古代民间的一种习俗。“总把新桃换旧符”,是个压缩省略的句式,“新桃”省略了“符”字,“旧符”省略了“桃”字,交替运用,这是因为七绝每句字数限制的缘故。

2. ..过新年放鞭炮的段古诗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白居易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曹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文天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玉楼春》毛滂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文征明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凤城新年辞》查慎行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有怀》杜审言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高适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来鹄

3. 过年放鞭炮的名诗名称大全

青玉案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

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

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

灯火阑珊处。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苏味道——《正月十五日夜》

火树银花合, 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 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秾李, 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 玉漏莫相催。

4. 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5. 过年了,放鞭炮吃饺子想到的诗句是什么

王安石《元日》第一句: 爆竹声中一岁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 东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其他春节除夕的诗有】: 除夕春节诗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鹧鸪天 【内容】:丁巳元日。

柏绿椒红事事新, 隔篱灯影贺年人。 三茅钟动西窗晓, 诗鬓无端又一春。

慵对客,缓开门, 梅花闲伴老来身。 娇儿学作人间字, 郁垒神荼写未真。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踏莎行 【内容】:自沔东来,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梦而作。 燕燕轻盈,莺莺娇软,分明又向华胥见。

夜长争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别后书辞,别时针线,离魂暗逐郎行远。

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归去无人管。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旧作除夕诗甚伙,往往风雪羁旅中,拉杂命笔,数十首不能休,已而碎其稿,与马矢车尘同朽矣。

今见饶君作,不觉蓬蓬在腹,忆《除夕商州寄仲兄》:“风樯抗手别家园,家有贤兄感鹡原。兄曰嗟予弟行役,不知今夜宿何村。”

风景不殊,幽明顿隔,呜矣陈言,所感深焉,亦不自知粗放 尔许。 断送古今惟岁月,昏昏腊酒又迎年。

谁知羲仲寅宾日,已是共工缺陷天。 桐待凤鸣心不死,泽因龙起腹难坚。

寒灰自分终消歇,赖有诗兵斗火田。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年华世事两迷离,敢道中原鹿死谁。

自向冰天炼奇骨,暂教佳句属通眉。 无端歌哭因长夜,婪尾阴阳胜此时。

有约闻鸡同起舞,灯前转恨漏声迟。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内顾何曾足肝胆,论交晚乃得髯翁。

不观器识才终隐,即较文词势已雄。 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飞光自抚将三十,山简生来忧患中。 【年代】:清 【作者】:谭嗣同 【作品】:除夕感怀 【内容】: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

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 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

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年代】:清 【作者】:黄景仁 【作品】:癸巳除夕偶成 【内容】: 千家笑语漏迟迟, 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 一星如月看多时。 【年代】:清 【作者】:龚自珍 【作品】: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内容】: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 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

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年代】:南宋 【作者】:姜夔 【作品】:庆宫春 【内容】:绍熙辛亥除夕,予别石湖归吴兴,雪后夜过垂虹,尝赋诗云:「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

」后五年冬,复与俞商卿、张平甫、铦①朴翁自封禺同载诣梁溪,道经吴松,山寒天迥,云浪四合,中夕相呼步垂虹,星斗下垂,错杂渔火,朔吹凛凛,卮酒不能支,朴翁以衾自缠,犹相与行吟,因赋此阕,盖过旬涂稿乃定。朴翁咎予无益,然意所耽不能自已也。

平甫、商卿、朴翁皆工于诗,所出奇诡,予亦强追逐之。此行既归,各得五十馀解。

双浆莼波,一蓑松雨,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翩翩欲下,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荡云雪,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依约眉山,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飘然引去,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唯有栏杆,伴人一霎。

【年代】:北宋 【作者】:晏殊 【作品】:蝶恋花 【内容】: 南雁依稀回侧阵, 雪霁墙阴, 偏觉兰芽嫩。 中夜梦余消酒困, 炉香卷穗灯生晕。

急景流年都一瞬, 往事前欢, 未免萦方寸。 腊后花期知渐近, 寒梅已作东风信。

田家元日 (唐)孟浩然 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 我年已强壮,无禄尚忧农。 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 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云有痴呆召人卖。 除夜 (唐)来鹄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已酉新正 (明)叶颙 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 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

梅柳芳容徲,松篁老态多; 屠苏成醉饮,欢笑白云窝。 癸已除夕偶成 (清)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凤城新年辞 (清)查慎行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 董必武 共庆新年笑语哗,红岩士女赠梅花; 举杯互敬屠苏酒,散席分尝胜利茶。

只有精忠能报国,更无乐土可为家; 陪都歌舞迎佳节,遥视延安景物华。 春节看花市 林伯渠 迈街相约看花市,却倚骑楼似画廊; 束立盆栽成列队,草株木本斗芬芳。

通宵灯火人如织,一派歌声喜欲狂, 正是今年风景美,千红万紫报春光。 《田家元日。

关于春节放鞭炮的古诗,过年放鞭炮的古诗有哪些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大家团圆的日子,在春节的时候,远在他乡的游子都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和家人一起开心的过春节,春节也代表新的一年,春节的习俗是比较多的,比如放鞭炮就是其中的一种,代表辞旧迎新,而古代有很多关于春节放鞭炮的古诗。下面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春节放鞭炮的古诗,过年放鞭炮的古诗有哪些。

关于春节放鞭炮的古诗有这些:

1、唐来鹄《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2、宋王安石《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3、清谢文翘《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4、宋赵师侠《鹧鸪天·丁已除夕》

爆竹声中岁又除,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

以上就是过年放鞭炮的古诗,大家可以看一下,当然不止这些,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一些。

关于过年放鞭炮的诗句,过年放鞭炮的诗句

很多父母都比较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即使在孩子放假或者过大型节日时,父母也希望孩子在不看书本的情况下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在过年放鞭炮时家长也会教孩子一些诗句,那么关于过年放鞭炮的诗句,过年放鞭炮的诗句都有哪些呢?

1、鞭炮声声迎新年,妙联横生贴门前。这句诗词出自道平常的《庆新年》这句诗词比较好理解,因为每逢春节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迎接春节,家家户户也会在门前贴上带有好寓意的对联,以美好的心情迎接新年的到来。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句诗词出自王安石的《元日》,这句诗词的前一句代表着当大家听到爆竹声响时,证明我们即将迎接新年,年龄也会增大一岁,在春节过后春天的来临天气会回暖。

3、爆竹连宵不夜城,占年积素即丰盈。这句诗词出自玄烨的《赋得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日微雪》,这句诗词渲染了春节时热闹的氛围,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大家在一起其乐融融一起迎接新一年的富足生活。

有关于过年放鞭炮的诗句还有很多,家长可以一一为孩子解释,增加孩子的词汇量。

关于过年放爆竹的诗句

1. 关于赏爆竹诗句

2. 关于放爆竹的诗句

关于赏爆竹诗句 1. 关于爆竹的诗句

唐 来鹄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红楼梦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由学区房拍卖提供)

2. 关于爆竹的诗歌

畲田行

【唐】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岳州守岁二首

【唐】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失调名

【宋】晁补之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玉楼春

【宋】李处全

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一翦梅

【宋】韩淲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鹧鸪天

【宋】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喜迁莺

【宋】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柳梢青

【宋】宋无名氏

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3.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关于放爆竹的诗句 1. 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2. 放爆竹的相关诗句

历代的文人墨客总是以最美好的诗句,赞颂新年的来临。王安石的《元日》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首描写了宋代人过春节的场面:春风送暖,旭日初升,家家户户点燃爆竹,合家面朝东方,喝着屠苏酒,忙着摘下门上的旧桃符,换上贴有门神的新桃符。作者择取了这些过年时最典型的喜庆场景,展现了一幅富有浓厚生活气息的汉族民间风俗画卷。宋人特别喜欢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哲学观点。王安石此时身为宰相,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所以这首诗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他对革除时弊、推行新法的坚定信念及乐观情绪。抒发了他春风得意踌躇满志的心情。 还能体现出他的执政态度。

在中国,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放炮仗是为了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所以,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王安石《元日》内容及赏析。

3. 关于放鞭炮的句子

我先点燃了“地转”,“哧哧哧”,导火线冒起了火花,导火索一点又一点地“隐退”,终于到了底.“咦,咋还没转!”我正准备走上前去,只见“地转”突然开始冒出经色的火花,并且以“光速”向我袭来,我一跳,躲开了,而它却不停地向前跑,像一个忠诚的士兵,直直地往前跑,只能进,不能退.更刺激地还在后头,只见“地转”加速跑了一些路后,突然腾空而起.嘿,“地转”竟然变成了“天转”.“天转”在天空中忽上忽下,绿色的光芒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碧绿的叶子.而地转的生命也似乎在此刻终止了,在这安祥而又宁静的气氛中,“啪”的一声从天空中掉落了下来.我捡起它仔细一看,发现它的“尸体”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圆柱体.

我又放了一个“鸣轮花”,只见它先尖着嗓音叫了一声,然后也旋转起来,不住地喷花,这花什么样子都有,但还以“菊花”为多数.喷到最后,中间突然蹦出一个大彩球,又在大彩球里蹦球……

4. 关于禁止放烟花爆竹的古诗

古时没有禁止放烟花爆竹的规定,1992年,广州明文“禁炮”,成为全国最早订立“禁炮令”的城市。

古代对爆竹的描写主要有以下几种:

1、写爆竹和节日气氛。

“轧轧平原冻草萌,却教非夏以雷鸣。春从和朗声中报,人在吉祥烟里行。

仙木骈罗增气色,飞霙借助散瑶琼。东皇鼓吹连宵发,百福昌昌入凤城。”

2、借物咏志。

“一声爆竹透云端,惊醒苍生睡不安。若使江淮豪杰听,定应惭悚胆先寒。”

形容爆竹声音大,使得豪杰都要自惭形秽。

“发发寒初破,沉沉梦正惊。梅花香里一时鸣。恰似催将腊去试春声。

赋拟闲居岳,人同近市婴。老来心性渐都平。绿茗青灯猛地意纵横。”

借爆竹抒发自己无所作为的苦闷。

"英勇见精神,一声天下闻。九霄欢跃舞,落地却无声。"

5. 有关爆竹的诗句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6.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7. 关于爆竹的诗歌

畲田行

【唐】刘禹锡

何处好畲田,团团缦山腹。钻龟得雨卦,上山烧卧木。

惊麏走且顾,群雉声咿喔。红焰远成霞,轻煤飞入郭。

风引上高岑,猎猎度青林。青林望靡靡,赤光低复起。

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夜色不见山,孤明星汉间。

如星复如月,俱逐晓风灭。本从敲石光,遂至烘天热。

下种暖灰中,乘阳拆牙孽。苍苍一雨后,苕颖如云发。

巴人拱手吟,耕耨不关心。由来得地势,径寸有余金。

生春二十首

【唐】元稹

何处生春早,春生稚戏中。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骂雨愁妨走,呵冰喜旋融。女儿针线尽,偷学五辛丛。

岳州守岁二首

【唐】张说

夜风吹醉舞,庭户对酣歌。愁逐前年少,欢迎今岁多。

桃枝堪辟恶,爆竹好惊眠。歌舞留今夕,犹言惜旧年。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失调名

【宋】晁补之

残腊初雪霁。梅白飘香蕊。依前又还是,迎春时候,大家都备。灶马门神,酒酌酴酥,桃符尽书吉利。五更催驱傩,爆竹起。虚耗都教退。交年换新岁。长保身荣贵。愿与儿孙、尽老今生,祝寿遐昌,年年共同守岁。

玉楼春

【宋】李处全

年光箭脱无留计。才过立春还守岁。要知一岁已寻侬,听打个惊人喷嚏。椒盘荐寿休辞醉。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

一翦梅

【宋】韩淲

醉倒城中不过溪。溪外无尘,惟掩柴扉。水浮桥漾翠烟霏。一片闲情,能几人知。留饮君家絮帽敧。爆竹声中,万事如斯。梅催春动已熹微。尔既能来,我亦何疑。

鹧鸪天

【宋】刘辰翁

旧日桃符管送迎。灯毯爆竹斗先嬴。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梅弄雪,柳窥晴。残年犹自冷如冰。欲知春色招人醉,须是元宵与踏青。

喜迁莺

【宋】史浩

雪消春浅。听爆竹送穷,椒花待旦,系马合簪,鸣鸦列炬,几处玳筵开宴。介我百千眉寿,齐捧玉壶金盏。最奇绝,是小桃新坼,争妍粉面。女伴。频告语,守岁通宵,莫放笙歌散。酒晕朝霞,寒欺重翠,却忆凤屏香暖。笑拂满身花影,遥指珠帘深院。待到了,道一声稳睡,明年相见。

柳梢青

【宋】宋无名氏

爆竹声收,烧灯节过,恰又经旬。闻道当年,长庚梦李,嵩岳生申。江淮草木知名。有多少、阴功在人。只恐称觞,棠阴未徙,促觐枫宸。

关于春节放炮的诗句有哪些(描写春节放炮的诗句)

1.描写春节放炮的诗句

1. 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2.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3. 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4. 《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5. 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6. 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7.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相传是为了驱赶一种叫年的怪兽。当午夜交正子时,新年钟声敲响,整个中华大地上空,爆竹声震响天宇。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有的地方还在庭院里垒“旺火”,以示旺气通天,兴隆繁盛除夕夜家家点燃烟火放鞭炮,此时我们会吟诵到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原文:

《元日》

宋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⑴元日:农历正月初一,即春节。

⑵爆竹:古人烧竹子时使竹子爆裂发出的响声。用来驱鬼避邪,后来演变成放鞭炮。一岁除:一年已尽。除,逝去。

⑶屠苏:“指屠苏酒,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驱邪避瘟疫,求得长寿。

⑷千门万户:形容门户众多,人口稠密。曈曈:日出时光亮而温暖的样子。

⑸桃:桃符,古代一种风俗,农历正月初一时人们用桃木板写上神荼、郁垒两位神灵的名字,悬挂在门旁,用来压邪。也作春联。

译文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

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2.关于过年放鞭炮,贴对联的诗句

元日――作者:王安石 (宋代)

原文: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译文: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欢乐地畅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他们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王安石初拜相而始行己之新政时。为摆脱宋王朝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危机以及辽、西夏不断侵扰的困境。

1068年,宋神宗召王安石“越次入对”,王安石即上书主张变法。次年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同年新年,王安石联想到变法伊始的新气象,有感创作了此诗。

3...过新年放鞭炮的段古诗

病眼少眠非守岁,老心多感又临春。

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除夜》白居易

岁暮纷多思,天涯渺未归。老添新甲子,病减旧容辉。

乡国仍留念,功名已息机。明朝四十九,应转悟前非。

——《除夜》白居易

残腊即又尽,东风应渐闻。一宵犹几许,两岁欲平分。

燎暗倾时斗,春通绽处芬。明朝遥捧酒,先合祝尧君。

——《除夜》曹松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元日》王安石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除夜》文天祥

一年滴尽莲花漏,碧井屠苏沉冻酒。

晓寒料峭尚欺人,春态苗条先到柳。

佳人重劝千长寿,柏叶椒花芬翠袖。

醉乡深处少相知,祇与东君偏故旧。

——《元日 玉楼春》毛滂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拜年》文征明

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

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

——《凤城新年辞》查慎行

故节当歌守,新年把烛迎。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兴尽闻壶覆,宵阑见斗横。还将万亿寿,更谒九重城。

——《除夜有怀》杜审言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作》高适

事关休戚已成空,万里相思一夜中。

愁到晓鸡声绝后,又将憔悴见春风。

——《除夜》来鹄

4.与“爆竹”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5.描写春节放鞭炮的优美句子有哪些

1、新年的钟声刚刚敲响,马路上已响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

一眼望去,人山人海,大家都在放鞭炮!只听“噼噼啪啪”一阵鞭炮响过,就闻到一股火药味。 2、当烟花在寂静的夜空中爆开时,绽放出七彩的美丽,让人忘记了它在爆发时的巨大的响声,忘记夜空的寂静,破灭前的壮丽,为的就是留下美丽的倩影,直至灰飞烟灭。

绽放,消失只是瞬间的事,留下的是记忆中的美丽。 3、点燃了“满天星”,只随着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一颗颗“小导弹”向空中飞去。

“哇!好美啊!”大家一齐喊。原来,“小导弹”一下子炸开,顿时,天空开放出一朵朵美丽的菊花,把夜空装点得无比美丽。

不一会儿,火光熄灭了,天空中落下一颗颗星星一样的火星。 4、在激动人心的巨响和脆响中,整个城市的上空都被焰火照亮了,染红了。

一团团盛大的烟花象一柄柄巨大的伞花在夜空开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灯盏在夜空中亮着;像一丛丛花朵盛开并飘散着金色的粉沫。焰火在夜空中一串一串地盛开,最后像无数拖着长长尾巴的流星,依依不舍地从夜空滑过。

5、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星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像是油锅里的红豆子,舞动着欢快的步点。人们捂着双耳,纷纷闪避,却也有止不住的冲动与兴奋。

鞭炮的爆炸是瞬间的,但,在人们心中,它永恒存在。 5、夜空一片湛蓝,星星正调皮地眨着眼睛,好像在说着悄悄话。

月亮像块西瓜皮,倒挂在夜空中,又像片会发光的柳叶。只听“乒乓”一声巨响,打破了原来宁静。

一枚枚“小火箭”向天空喷去。顿时,天空中开放出一朵朵不同颜色的五彩“花儿”,有红、黄、蓝、绿几种颜色。

一颗颗火星从天而降。

关于放鞭炮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孩子放鞭炮的诗句

关于孩子放鞭炮的诗句 1.哪些古诗表现出欢迎春节 小孩放鞭炮 的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2.关于放鞭炮的诗有哪些

“白居易《除夜》:火销灯尽天明后,便是平头六十人。 王安石《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杜审言《除夜有怀》:冬氛恋虬箭,春色候鸡鸣。 《红楼梦》灯谜: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 范成大《爆竹行》: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 唐来鹄《早春》: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3.小孩放鞭炮,挂灯笼诗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代王安石《元日》 身如束帛气如雷, 能使妖魔胆尽催。

一声震得人方恐, 回头相看已化灰。 ——《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明朝范成大《爆竹行》。《爆竹行》写得最详细,诗中写的是除夕夜燃放爆竹的过程,如果用来描绘现代人迎新春时的喧闹景象和内心祈祷,也无不可。

4.关于儿童春节的诗句

童谣

孩子孩子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八粥你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尘日;

二十五,炖豆腐;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去拜年。

您新禧,您多礼;白肉馍馍馋馋您。

关于过新年的儿歌儿童诗歌

1、过新年——新年到,放鞭泡,鞭泡蹦蹦跳,新年真热闹;鞭泡响,哈哈笑,祝我新年长一岁,祝我个子快长高。

2、新年乐呵呵——新年到,真热闹,大红灯笼墙头挂,倒贴的福字门上挂,爆竹声声震大地,绚丽的烟花冲云霄,小朋友穿着新衣蹦蹦跳,大人们看着孩子乐呵呵。

3、新年喜洋洋——咚咚锵,咚咚锵!过新年,锣鼓响。小鼓咚咚咚,大鼓锵锵锵!舞龙舞狮真热闹,大街小巷喜洋洋。

4、大一岁了——新年到,新年到,我送布娃娃一顶小红帽;布娃娃,咪咪笑,伸手要我抱,哎呀呀,不抱不抱,我们都大一岁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5、新年好——四季里收成好,转眼又是新年到,丰收的新年多热闹,大街小巷啊放鞭泡;舞龙灯踩高跷,迎财神接元宝,家家户户乐逍遥,过新年人人笑,见面说声新年好。

6、新年好——快乐的新年多热闹,无论男女和老少,穿新衣戴新帽,大家乐乐陶陶,大家欢迎新年到!

7、新年好——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8、新年来到——新年来到,人人欢笑,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太太要块大年糕,老头要顶新毡帽。

9、大家一起过新年——新年真快乐,小鸭、小鸡、小猫,小动物们都来过新年。嘭——上天了,啪——开花了。小动物们真快乐!大家一起过新年!

10、喷喷香的年夜饭——噼噼啪啪什么响,噼噼啪啪鞭炮响,叮叮当当什么响,叮叮当当锅瓢儿响,嘻嘻哈哈什么响,嘻嘻哈哈笑声响,我们一家团团坐,又吃菜,又喝汤,年夜饭,喷喷香。

11、过新年——过新年,人团圆。圆什么圆?红红的脸蛋圆又圆!红什么红?门上的春联红又红!门什么门?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通通请进门!

12、祝福歌——祝你心愿像花仙,脸上阳光多灿烂;祝你快乐像空气,永远围绕在身边;祝你烦恼像云烟,风儿一吹全飘散;祝你心情像蓝天,没有乌云一片片。祝你天天好日子,日子过得比蜜甜。

13、金鱼穿裙子——红红金鱼穿裙子,游来游去多欢喜。金鱼金鱼我问你:冬天为啥穿裙子?金鱼吐来小泡泡,泡泡声音细又细:“我要表演红裙舞,庆祝新年好节日。”

14、新年好新鲜——新年新年好新鲜,花草树木睁开眼。太阳海里洗了澡,小草戴上金项链,鲜花点头迎蝴蝶,鸟儿换上新衣衫。小河一路唱歌谣,一直奔向大海边。

15、新年好——路边的花炮噼啪噼啪到处跳,窗前的水仙花忙忙开回笑。爸爸妈妈使劲儿,使劲儿做元宵。爷爷奶奶穿上新衣戴新帽,小伙伴们见面总要大声喊:新年好!

16、过年红——红红的对联门上挂,大红的福字墙上贴;红红的鞭炮震天响,大红的灯笼高高挂;红红的笑脸迎新年,家家户户过年红!

17、小花猫盼过年——小花猫、实在馋,天天盼着快过年,过年能吃好食物,过年还有新衣穿。盼呀盼呀盼不到,急得花猫来回转。忽然一天发奇想,都因日历翻得慢。从此一天翻几页,全本翻完刚夏天。花儿正红草正绿,还是不能过新年。

18、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小朋友们哈哈笑;新年到,新年到,贴对联,放鞭炮,噼里啪啦吓一跳;新年到,新年到,包饺子,蒸年糕,全家团圆乐滔滔;新年到,新年到,我给奶奶拜个年,奶奶给我红包包;新年到,新年到,见面都说过年好,互相恭喜大家好新年到,新年到,舞狮子,踩高跷,庙会上面好热闹;新年到,新年到,新年要有新气象,工作学习步步高;步步高!

19、新年到——新年到,放鞭炮,噼噼啪啪真热闹。耍龙灯,踩高跷,包饺子,蒸年糕,奶奶笑得直揉眼,爷爷乐得胡子翘。

20、新年到——新年到,新年到,瞧锣打鼓真热闹,我给布娃娃穿上花花衣,戴上小红帽,娃娃咪咪笑,伸手要我抱,哎呀呀,不抱不抱,咱们长大一岁了,你呀知道不知道?

5.关于爆竹的诗句

唐 来鹄 早春

新历才将半纸开,小庭犹聚爆竿灰。

偏憎杨柳难钤辖,又惹东风意绪来。

宋 王安石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 谢文翘 《教门新年词》

通宵爆竹一声声,烟火由来盛帝京。

宝炬银花喧夜半,六街歌管乐升平。

红楼梦 元春 爆竹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由学区房拍卖提供)

6.与“爆竹”有关的诗句都有哪些

1、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宋代王安石《元日》

2、一声震得人方恐,回头相看已化灰。——《红楼梦》第22回元春制的灯谜

3、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明朝范成大《爆竹行》

与“爆竹”有关的诗句:

1、《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赏析:

歌颂春节的诗很多。王安石这首抓住放鞭炮、喝屠苏酒、新桃换旧符三件传统习俗来渲染春节祥和欢乐的气氛。这样写,精炼、典型、概括力强。诗中流露出的欢快气氛,与作者开始推行新法、实行改革、希望获得成功的心情是相一致的。现在贴桃符的人少了,多数人把桃符换成了春联,但过年放鞭炮、喝酒的习俗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达室。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非常悠久的。这首诗也就具有传统美的品格。当然,现在大城市人太多,从空气的清洁和防火等方面考虑,并不提倡鞭炮。

2、《拜年》

(明)文征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赏析:

“拜年”,是过年时最隆重、最热烈的一项礼仪活动。投送拜贴这一风俗始于宋代,到了明清越演越烈,交换个“名片”,表示礼数到了。表个心意,既礼貌,又雅致。礼到人不怪,只是略嫌简陋。而拜贴也就相当于今天的送贺年卡。

3、《爆竹行》

明朝范成大

食残豆粥扫尘罢,

截筒五尺煨以薪。

节间汗流火力透,

健仆取将仍疾走。

儿童却立避其锋,

当阶击地雷霆吼。

一声两声百鬼惊,

三声四声鬼巢倾。

十声连百神道宁,

八方上下皆和平。

却拾焦头叠床底,

犹有余威可驱疠。

赏析:

大年初一的早上爆竹船又来了,要在苏杭一带停五天。一大早吃完早饭,取来竹竿分截成五尺长短的竹筒放到火中烤烧,当火力足够时,竹节间水分像流汗一样渗透出来,这时卜人急忙取走,孩童们纷纷躲在远处站立一旁。竹筒在门庭的阶梯上撞落,噔时响起雷霆大吼。一声两声百鬼惊怕,三声四声把鬼怪吓的倾巢逃去,十声百声牛鬼蛇神全都吓跑了,八方六合都安平下来。从床下拾起的焦碳中还存有可驱赶厉鬼的余威。现在可以把药汤都存放一边改换酒杯了,尽日的游玩终于可安稳睡一觉了。这首诗描绘的是春节的早晨,主人公在家中安排燃烧爆竹的事,表达了诗人新年愉悦欢畅的心情,寄托了诗人对居家平安的美好愿望。

7.看到两个小孩放鞭炮你会想到哪首诗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注释】

1. 元日:农历正月初一。

2. 一岁除:一年过去了。

3. 屠苏:屠苏酒。古时候的风俗,每年除夕家家用屠苏草泡酒,吊在井里,元旦取出来,全家老小朝东喝屠苏酒。全句说,春风把暖气吹进了屠苏酒(意思是 说,喝了屠苏酒,暖洋洋地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了)。

4.曈曈:光辉灿烂。全句说,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

5. 总把新桃换旧符: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桃符是用桃木做成的,古时候逢到新年,家家户户都用两块桃木板子,画上两个神像,挂在大门上,说是可以驱除魔鬼。

【简析】

这首诗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

首句“爆竹声中一岁除”,在阵阵鞭炮声中送走旧岁,迎来新年。起句紧扣题目,渲染春节热闹欢乐的气氛。次句“春风送暖入屠苏”,描写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屠苏酒。第三句“千门万户曈曈日”,写旭日的光辉普照千家万户。用“曈曈”表现日出时光辉灿烂的景象,象征无限光明美好的前景。结句“总把新桃换旧符”,既是写当时的民间习俗,又寓含除旧布新的意思。“桃符”是一种绘有神像、挂在门上避邪的桃木板。每年元旦取下旧桃符,换上新桃符。“新桃换旧符”与首句爆竹送旧岁紧密呼应,形象地表现了万象更新的景象。

王安石既是政治家,又是诗人。他的不少描景绘物诗都寓有强烈的政治内容。本诗就是通过新年元旦新气象的描写,抒写自己执政变法,除旧布新,强国富民的抱负和乐观自信的情绪。

全诗文笔轻快,色调明朗,眼前景与心中情水乳交融,确是一首融情入景,寓意深刻的好诗。

8.描写放鞭炮的句子

当迎新的钟声敲响时,我们中国人民满怀激动地呼喊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多么美好啊!我兴奋地在家中来回地跑着,抑制不住自己喜悦的心情。当我跑到阳台边时,突然,烟花飞上天空,在一瞬间,炸开了,有的像无数颗流星,有的像五光十色的花朵,有的像金色的大衣,还有的像金色的太阳,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昼一样。多美呀!

今天是正月初一,到处洋溢着一派喜庆的气氛!只见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门前贴着春联,阳台挂着红灯,亲戚们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举杯敬酒祝福以后工作顺利、学习进步、合家欢乐!路上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向亲朋好友拜年。我们也不例外!妈妈爸爸带着我去奶奶家拜年,一进门,哇!都在呀!二叔、二婶、三叔、三婶、姑姑、姑丈,还有表姐、堂姐,连小妹这个“小不点儿”也来凑热闹呀!大人们坐在沙发上聊天、看电视,我们小孩子一起手拉手来到房间,玩起“藏东西”的游戏。

堂姐镇重其事地说:“我现在宣布游戏规则是:一个人将几样小东西藏起来,其他几个人去找,全部找到的人就来藏东西。”我们经过抓阄,最后决定由堂姐来藏3个可乐瓶盖。堂姐将我们推出房间,于是自个儿藏东西……过了一会儿,堂姐笑盈盈地走出来说:“藏好了,保证你们找不着!”我们蜂拥进去,我想:最容易藏东西的可能是最隐蔽的地方。所以,我认真地将每一个角落都找了一遍,竟然没有,在看看小妹,钻到床底下,屁股撅在外面,小手在里面摸索着,没有,她刚想站起来,“啊呀!”只听小妹叫了一声,就“呜呜呜”地哭了,原来她在床底下站起来时撞到了床边。于是,她暂时停止游戏。啊!少了一个对手,不过表姐也不好对付,只见她在衣柜里将每一件衣服都翻了一遍,哇!还好没有!可到底在哪呢?我扫视着四周,这时,我发现窗帘后面有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我拉开窗帘,呀!是可乐瓶盖!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表姐见了,一副不服气的样子。但是她速度加快了,那里找找这里找找。我急忙接着观察,在床底下小妹够不着的地方,我又发现了一个可乐瓶盖,我的心更加兴奋了起来,后来我又在一本书下找到了最后一个瓶盖。“呼!真是费了我不少工夫!”我叹了口气说,堂姐、表姐和小妹都为我高兴。堂姐说:“你的观察力真不错!”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

9.描写放鞭炮的好句子

放了寒假,除了完成单位上安排的几天值班任务,还有与亲朋们的几次聚会,我便很少出门了。

在家里大多数时间就趴在网上,倒也自在。坐在电脑前,屋外那此起彼落的鞭炮声,远远近近地传入耳朵里,从早晨睁开眼直到深夜,就这么时断时续的。

在这“噼啪”的鞭炮声中,尽管我的眼睛还盯在电脑荧屏上,可是我的思绪却早已飞回到童年的故乡去了…… 记得小时候,大年三十以前,父亲早就把过年的鞭炮准备好了,是那种牛皮纸的,有时候是红皮的。鞭炮的个头比较小,形状像一节干谷秸子,村里人都叫它“干草骨节”。

除了“干草骨节”外,还要买一两把(一把十个)爆竹和二提脚。父亲把鞭炮买回家以后,受不了我们几个弟兄的软磨硬缠,便从整挂鞭上拆下来一些分给我们,把余下的就放在炕席子底下炕着,并警告我们谁也不准动它。

可是,父亲给我们兄弟分的“干草骨节”没几天就放完了,我们经不住诱惑就把手伸到了炕席子下面的鞭炮上。你一次偷几个,我一次偷几个,多了也怕被父亲发现,他的皮带可是怪吓人的。

一挂鞭炮数量本来就不多,哪里还经得起这么零打碎敲的?到除夕要放鞭炮了,父亲发现鞭炮已经所剩无几了。于是父亲非常震怒,瞪着眼审问我们几个,可是我们谁也不承认。

如果不是因为大过年的,他不揍得我们鬼哭狼嚎的就怪了。父亲只是骂了我们几句出出气,也就算了。

过年,是我们小伙伴们非常盼望也是极为开心的一段美好时光。学校都放寒假了,年的气息也越来越浓了,大家快乐地聚集在街道上做各种游戏玩耍,当然少不了放鞭炮。

你放几个,我放几个,这里面也有炫耀的成分,看看谁的鞭炮多。于是,村子里到处都能听到鞭炮的响声。

“干草骨节”是那种“啪!”的脆响;爆竹是那种“嗵!”的钝响;二提脚是那种地面一声“嗵!”天空一声“啪!”的双响。我们把鞭炮丢在地上放,插在墙缝里放,捏住鞭炮屁股放,用弹弓射往空中放……还不过瘾,于是小伙伴们又开始发明新的玩法了,炸粪便便是其一。

那时,街道上流浪的猪狗比较多,还有牛马也经常从街道上通过,因此,在街道上找坨动物粪便很容易。把爆竹插在粪便上,然后点燃,随着药信“嗤嗤”声过后就是“嗵!”地一声爆响,一坨粪便被炸得四处纷飞,有跑得晚或者距离比较近的小伙伴往往被粪便溅一身,大家一起爆笑一阵子。

更危险的游戏是用爆竹炸酒瓶子。把只爆竹塞住酒瓶子口,点燃引信后,几秒钟内便“砰!”的一声,酒瓶子顷刻间没了踪影,玻璃纷飞,能飞出十几米远开外,有时候就有小伙伴被玻璃击伤的。

有的小伙伴把鞭炮点燃后扔在地上,引信着完后却没了动静,一般人判断是哑鞭,于是有胆子大的就过去捡拾,可是刚刚拿到了手里,鞭炮顿时炸响。“干草骨节”威力比较小,尚无大碍,但如果是爆竹的话,不把手掌炸断了就算是万幸了。

被炸的小伙伴捂住受伤的手哭咧咧地回家了,我们便一哄而散。 除夕的夜晚,天刚刚黑下来,有的人家就开始燃放鞭炮了。

谁家放鞭炮,门口都是聚集一群小朋友,等着抢哑鞭。鞭炮声“噼啪”一阵子过后,硝烟尚未散尽,小伙伴们便借着熹微的暮色,弯腰躬背从一地碎鞭炮纸中寻找哑鞭,像抢钱似的。

一阵子忙乱之后,又朝下一家门口跑去。天色完全黑了下来,有的小伙伴就打着手电寻找。

这些哑鞭炮如果还有信子的,可能也十分短小了,有的仅仅露个头罢了,有的连个头也见不着。燃放哑鞭需要胆量,胆子小的一般不敢直接点燃,而是用根长香来点燃,如果实在点燃不着就会把鞭炮扒开,用火柴点燃火药,“嗤!”的一声,听个响声罢了。

有的哑鞭用块石块或者斧头砸,也能听到一声爆响。 除了过年,平时乡亲们谁家娶媳妇或者盖新屋,燃放鞭炮也是必须的,我们小伙伴们谁能抢个哑鞭放放就很高兴了。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盖新屋上梁这天。主人家都是选择在中午这个时间上梁。

看上梁的人很多,可以与看大戏的人数媲美了。仪式开始时,是盖房子的木工头和瓦工头借着两把梯子,手里分别拿着斧头和瓦刀,两个人走到梯子跟前,相互望一眼,点下头,然后分别讲着话同时登上梯子。

这边说,今天是个好日子。那边说,东家喜把房梁上。

这边说,翻身不忘毛主席。那边说,盖屋不忘共产党。

……两个人边说边爬到了房梁顶端,各把早系在身边梁上的一根绳子解下来。下面的人仰面对梁上说,点鞭了!上面说。

点鞭!于是系在房梁最顶端正中的那根椽子上的鞭炮,随着剧烈的“噼啪”声,就像卷帘门一样慢慢地被两个工头提了上去。待鞭炮声结束,椽子也正好被两个人提上来,早就候在屋门外面的小伙伴们便一哄而上抢哑鞭。

但人多哑鞭少,谁能抢到个脸上就写满了高兴。两个工头把顶椽子安放好后,两个人又分别提上来一个红布封口的葫芦状圆斗,里面盛了一些小饽饽(鸟首形状的小馒头)、大红枣、年糕、糖果、硬分币、干谷草屑之类的东西,两个人开始向人群里抛撒。

下面的人乱哄哄地争抢,场面很是热闹…… 现在,故乡的除夕夜,乡亲们家家户户隆重地燃放鞭炮仍是传统。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放鞭炮的时候,再也没有那么多的观众了。

小朋友们也不知道都跑到哪里去了,。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