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隙碎笔经典句子摘抄(病隙碎笔经典句子摘抄生病是)

语宇社区 祝福语大全 235 0

病隙碎笔经典语录

1、 我轻轻地走,正如我轻轻地来,扫尽尘嚣。

2、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3、 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4、 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

5、 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6、 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

7、 世界是一个整体,人是它的一部分,整体岂能为了部分而改变整体意图?这大约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应的原因。这也就是人类以及个人永远的困境。

8、 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给谁特别的优惠。

9、 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

10、 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11、 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会给路。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

12、 他总不能为解救某处具体的疾苦,而置那永恒的距离失去看管。

13、 艺术或文学,不要做成生活(哪怕是苦难生活)的侍从或帮腔,要像侦探,从任何流淌的秩序里听见磕磕绊绊的声音,在任何熟悉的地方看出陌生。

14、 发现他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因而是已经需要忏悔的时刻。

15、 好像历史是一只垃圾箱,把些谁也不愿意再沾惹的罪孽封装隐蔽,大家都可以清洁。

16、 可见知识也并不担保善良。

17、 “我们”就越具权势,“他们”就越遭孤立,“你们”就越要乖乖的。

18、 “我们”和“立场很容易变成魔法,强制个人的情感和思想。

19、 强制一旦得逞,信仰难保不是悲剧。

20、 “我们“的位置并不在与”他们“的对立之中,而在与神的对照之时。

21、 猜想的意义并不一定要由证实来支持。

22、 科学需要证明,信仰并不需要。

23、 说白了,作恶者更倾向于灵魂的无。死即使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

24、 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

25、 所以,良心的审判,审判者和被审判者都只能是自己。

26、 善恶的标准,可以永久的增补、修正、可以像对待幸福那样,做永久的追寻。

27、 在对人性恶的觉察中,在人的忏悔意识里,神显现。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中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

28、 既然可以未来世的福报阿谀神明,何以不能为今生的利禄去谄媚高-官。

29、 神明一落到实惠,总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30、 丰富的超过有用的商品、新奇的等于屠杀的美味、舒适的近似残废的生活······

31、 漠然无爱的境界不正是人间凶险的首要?

32、 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33、 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

34、 不管怎么说,给爱下定义是要惹上帝发笑的。不如先绕开它,换个角度,这样问:什么时候,你第一次感到了爱?或者是在什么样的时候,你感到了需要爱?

35、 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

36、 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37、 在墙壁的那边,在表情后面,在语言深处,别人,到底都是什么?对此你毫无把握。

38、 爱,与喜欢混淆的.最严重。“我爱你“。可能是表达着一次真真的爱情,也可能只是好色之徒的口头禅,还可能是各有所图的一回交易。

39、 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要紧的一项:敞开。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40、 爱情所以选中性作为表达,作为仪式,正是因为,性,以其极端的遮蔽状态和极端的敞开形式,符合了爱的要求。

41、 如果仪式之后没有内容,如果敞开的只是肉体,肌肤相依而心魂依然森严壁垒,那最多不过还是“喜欢”和“控制不妆。

42、 性冷漠据说在蔓延,越是性解放的地方,性越是失去着激情。

43、 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远的激越,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

44、 说真的,我不大相信“话语霸权”之类的东西可能消灭,就像我也不大相信可以消灭人的贪婪。

45、 不过文学这个词并不美妙,并不恰切,不如是写作,不如是倾诉和倾听,不如是梦幻、是神游。因为那从来就不是什么学问,本不该有什么规范,本不该去符合什么学理,本本不必求取公认,那是天地间最自由的一片思绪呀,是有限的时空中响彻的无限呼唤。

46、 皈依并不是一个处所,皈依是在路上。

47、 任何天堂的许诺,若非在路上,都难免刺激起争抢的欲望。

48、 任何所谓天堂只要是许诺可以一劳永逸地到达,通向那儿的路上都会拥挤着贪婪。

49、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

50、 爱和语言意图一致——让智识走向心魂深处,让深处的孤独与惶然相互沟通,让冷漠的宇宙充满热情,让无限的神秘暴露无限的意义。

51、 先哲有言:“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

52、 宇宙这只花瓶我是一只打不烂的魔瓶,它总能够自我修复,保持完整,热情此消彼长永不衰减。

53、 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54、 作恶者怕地狱当真。行善者怕天堂有诈。

55、 浪是水,浪消失了,水还在。浪是水的形式,水的消息,是水的欲望和表达。

56、 所有的消息都在流传,各种各样的角色一个不少,唯时代的装束不同,尘世的姓名有变。

57、 一个人就像一个脑细胞,沟通起来就有了思想,储存起来就有了传统。

58、 在人间的图书馆或信息库里,所有的消息都死过,所有的消息都活着,往日在等待另一些“我”来继续,那样便有了未来。

59、 死不过是某一个信号的中断,它“轻轻地走”,正如它还会“轻轻地来”。

史铁生《病隙碎笔》经典语录

史铁生《病隙碎笔》经典语录

1. "人定胜天"是一句言过其实的鼓励,"人是被抛到这个世界上来的"才是实情。生而为人,终难免苦弱无助,你便是多么英勇无敌,厚学博闻,多么风流倜傥,世界还是要以其巨大的神秘置你于无知无能的地位。

2. 人们所以需要戏剧,是需要一处自由的时空,需要一回心魂的酣畅表达,是要以艺术的真去反抗现实的假,以这剧场中的可能去解救现实中的不可能,以这舞台或银幕上的实现去探问那布满于四周的不现实。

3. 所以,虚无的悲叹,寻根问底仍是由于肉身的圈定。肉身蒙蔽了灵魂的眼睛,单是看见要回那无中去,却忘了你原是从那无中来。

4. 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5. 生病的经验就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明白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不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又生出褥疮,才明白端坐的日子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的时光。终于明白,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任何灾难前面都有可能加上一个“更”字。

6. 生命就是这样一个过程,一个不断超越自身局限的过程,这就是命运,任何人都是一样,在这过程中我们遭遇痛苦、超越局限、从而感受幸福。所以一切人都是平等的,我们毫不特殊。

7. 真正的理解都难免是设身处地,善如此,恶亦如此,否则就不明白你何以能把别人看得那么透彻。……这便是人人都需要忏悔的理由。发现人之丑恶,等于发现了自己之丑恶的可能,因而是已经需要忏悔的时刻。

8. 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是真诚。 科学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对的是神。 科学把人当做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 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无限的存在面前虚怀若谷。 科学看见人的强大,指点江山,自视为世界的主宰,信仰则看见人的苦弱与丑陋,沉思自省,视人生为一次历练与皈依爱愿的旅程。

9. 生命的意义本不在向外的寻取,而在向内的建立。那意义本非与生俱来,生理的人无缘与之相遇。那意义由精神所提出,也由精神去实现,那便是神性对人性的要求。这要求之下,曾消散于宇宙之无边的生命意义重又聚拢起来,迷失于命运之无常的生命意义重又聪慧起来,受困于人之残缺的生命意义重于看见了路。

10. 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

11. 彻底的圆满只不过是彻底的无路可走。

12. 争天堂,与争高官厚禄,很容易走成一种心情。...以福乐相许,信仰难免混同俗行。 虚者,非空非无,乃有乃大,大到无可超乎其外。 当他联通了那无限之在,追随了那绝对价值,他就会因自身的局限而谦逊,因人性的丑陋而忏悔,视固有的困苦为锤炼,看琳琅的美物为道具,既知不断地超越自身才是目的,又知这样的超越乃是永远的过程。 人生来就是跟这局限周旋和较量的。...你怕它折磨你,更怕它倏忽而逝不再折磨你。

13. 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14. 地狱和天堂都在人间,即残疾与爱情,即原罪与拯救。 淫秽不是别的,是把上帝寄存于人的财富【挪作它用】。 爱情,并不在伸手可得或不可得的地方,是期盼使它诞生,是言语使它存在,是信心使它不死。 切莫用仇恨的苦酒来缓解热望自由的干渴。

15. 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 这爱,不单是友善、慈悲、助人为乐,它根本是你自己的福。 这爱,非居高的施舍,乃谦恭地仰望,接受苦难,从而走向精神的超越。

16. 任何思想都是有限的,既是对着有限的事物而言,又是在有限的范围中有效。 灵魂则指向无限的存在,既是无限的追寻,又终归于无限的神秘,还有无限的相互干涉以及无限构成的可能。 思想可以依赖理性; 灵魂要超越理性,而至感悟、祈 祷 和信心。 思想说到底只是工具,它使我们“知”和“知不知”。 灵魂则是归宿,它要求着爱和信任爱。 思想与灵魂有其相似之处,比如无形的干涉。

17. 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从约伯的启示中我知道: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困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18. 我经由光阴,经由山水,经由乡村和城市,同样我也经由别人,经由一切他者以及由之引生的思绪和梦想而走成了我。那路途中的一切,有些与我擦肩而过从此天各一方,有些便永久驻进我的心魂,雕琢我,塑造我,锤炼我,融入我而成为我。

19. 人不是苟死苟活的物类,不是以过程的漫长为自豪,而是以过程的精彩、尊贵和独具爱愿为骄傲的。

20. 真正的信心前面,其实是一片空旷,除了希望什么也没有,想要也没有。 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他所以不能亲临俗世,在于他要在神界恪尽职守,以展开无限时空与无限的可能,在于他要把完美解释得不落俗套、无与伦比,不至于还俗成某位强人的名号。他总不能为解救某处具体的疾苦,而置那永恒的距离失去看管。

21. 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着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既听见了那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

22. 人以一个孤独的音符处于一部浩瀚的音乐中,难免恐惧.这恐惧是因为,他知道自己的心愿,却不知道别人的心愿;他知道自己复杂的处境与别人相关,却不知道别人对这复杂的相关取何种态度;他知道自己期待别人,却没有把握别人是否对他也有着同样的期待;总之,他即听到了音乐的呼唤,又看见了社会美德的阴沉脸色。这恐惧迫使他先把自己藏起来,藏到甚至连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去。其实这也不可能,他既藏了就必然知道藏了什么和藏在哪儿...

23.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你还是要去吗?不甘就范?那你可要谨慎,以孤胆去赌——他人即天堂,甚至以痛苦去偿你平生的夙愿。

24.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走向,意味彼岸的成立。走到,岂非彼岸的消失?彼岸的消失即信仰的终结、拯救的放弃。因而天堂不是一处空间,不是一种物质性存在,而是道路,是精神的恒途。

25. 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

26. 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我并非全是史铁生。

27. 上帝不许诺光荣和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困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命运并不收贿,但希望与你同在,这才是信仰的真意,是信者的路。

28. 尴尬是一种可贵的能力。因为,反躬自问是一切爱愿和思想的初萌。要是你忽然发现你处在了尴尬的地位,这不值得惊慌,也最好不要逃避,莫如由着它日日夜夜惊扰你的良知,质问你的信仰,激活你的思想;进退维谷之日正可能是别有洞天之时,这差不多能算规律。

29. 天人合一,科学也渐渐醒悟到人是宇宙的一部分,这样,问题似乎并不难解:任何部分之于整体,或整体之于部分,都必定密切吻合。譬如一只花瓶,不小心摔下几块碎片,碎片的边缘尽管诡异,拿来补在花瓶上也肯定严丝合缝。而要想复制同样的碎片或同样的缺口,比登天还难。 ;

病隙碎笔史铁生佳句

1. 史铁生《病隙碎笔》的精僻名句

爱,即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向着那美丽与和谐的皈依,再从那美丽与和谐中互相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相依相随。

倘若是音符间的相互隔离与排拒,美丽与和谐便要破坏。但上帝的音乐岂容破坏?比如说,地球的美丽是不容破坏的,生态的和谐是不容破坏的,被破坏的只可能是破坏者自己,比如说,上帝之手将借助干旱、沙尘暴、艾滋病、环境污染、臭氧层破洞……删除造成这一切不和谐的赘物。

癌症是什么?是和谐整体中的一个失去控制的部分,这差不多是对无限膨胀着的人类欲望的一个警告。艾滋病是什么?是自身免疫系统的失灵,而生态的和谐正是地球的自身免疫系统。

上帝是严厉而且温柔的,如果自以为是的人类仍然听不懂这暗示,地球上被删除的终将是什么应该是明显的。 1、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

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么?以苦难去作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的期待。 2、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淋漓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3、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 4、世界是一人整体,人是它的一部分,整体岂能为了部分而改变其整体意图?这大约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应的原因。

这也就是人类在以及个人永远的困境。 5、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

6、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

7、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8、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

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 9、真正的理解都难免是设身处地,善如此,恶亦如此,否则就不明白你何能把别人看得那么透彻。

10、知识并不担保善良 11、强行一旦得逞,信仰难保不是悲剧。 12、狼不是被饲养的,狼是漫山遍野里跑的,把狼关在笼子里一养,世界上就有了狗。

13、“我们”的位置并不在与“他们”的对立之中,而在与神的对照之时。 14、猜想的意义并不一定要由证实来支持。

15、科学需要证明,信仰并不需要。 16、作恶者更倾向于灵魂的死。

死即是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 17、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

18、良心的审判,注定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都只能是自己。 19、善恶的标准,可以永久地增补、修正,可以像对待幸福那样,做永久的追寻。

20、在对人性恶的觉察中,在人的忏悔意识里,神显现。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

21、神明一落到实惠,总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2、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23、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爱的奉献”这句话不算很通顺。

能够捐资,捐躯,可心愿是能够捐的吗?爱如果是你的心愿,爱已经使你受益,无论如何用不上大义凛然。 24、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

35、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26、在墙壁的那边,在表情后面,在语言深处,别人,到底都是什么?对此你毫无把握。 27、爱,与喜欢混淆得最严重。

“我爱你”,可能是表达着一次真正的爱情,也可能只是好色之徒的口头禅,还可能是各有所图的一回交易。 28、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相互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29、爱情所以选中性作为表达,作为仪式,正是因为,性,以其极端的遮蔽状态和极端的敞开形式,符合了爱的要求。

30、如果仪式之后没有内容,如果敞开的只是肉体,肌肤相依而心魂依然森严壁垒,那最多不过还是“喜欢”和“控制不住”。 31、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

爱之永远的激越,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 32、文学之个词并不美妙,并不恰切,不如是写作,不如是倾诉和倾听,不如是梦幻、是神游。

因为,本不该有什么规范,本不该去符合什么学。

2. 史铁生《病隙碎笔》的精僻名句

爱,即孤立的音符或段落向着那美丽与和谐的皈依,再从那美丽与和谐中互相发现:原来一切都是相依相随。

倘若是音符间的相互隔离与排拒,美丽与和谐便要破坏。但上帝的音乐岂容破坏?比如说,地球的美丽是不容破坏的,生态的和谐是不容破坏的,被破坏的只可能是破坏者自己,比如说,上帝之手将借助干旱、沙尘暴、艾滋病、环境污染、臭氧层破洞……删除造成这一切不和谐的赘物。

癌症是什么?是和谐整体中的一个失去控制的部分,这差不多是对无限膨胀着的人类欲望的一个警告。艾滋病是什么?是自身免疫系统的失灵,而生态的和谐正是地球的自身免疫系统。

上帝是严厉而且温柔的,如果自以为是的人类仍然听不懂这暗示,地球上被删除的终将是什么应该是明显的。 1、不断的苦难才是不断地需要信心的原因,这是信心的原则,不可稍有更动。

倘其预设下丝毫福乐,信心便容易蜕变为谋略,终难免与行贿同流。甚至光荣,也可能腐蚀信心。

在没有光荣的路上,信心可要放弃么?以苦难去作福乐的投资,或以圣洁赢取尘世的荣耀,都不是上帝的期待。 2、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

这游历当然是有风险,但去大河上淋漓就安全吗?不同的是,漂流可以事先做些准备,生病通常猝不及防;漂流是自觉的勇猛,生病是被迫的抵抗;漂流,成败都有一份光荣,生病却始终不便夸耀。不过,但凡游历总有酬报:异地他乡增长见识,名山大川陶冶性情,激流险阻锤炼意志,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

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详。

刚坐上轮椅的时候,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

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3、人有一种坏习惯,记得住倒霉,记不住走运,这实在有失厚道,是对神明的不公。 4、世界是一人整体,人是它的一部分,整体岂能为了部分而改变其整体意图?这大约就是上帝不能有求必应的原因。

这也就是人类在以及个人永远的困境。 5、生活,正如上帝指给约伯看到的那样,从来就布设了凶险,不因为谁的虔诚就给谁特别的优惠。

6、上帝不许诺光荣与福乐,但上帝保佑你的希望。人不可以逃避苦难,亦不可以放弃希望——恰是在这样的意义上,上帝存在。

7、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许诺,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后的恭维,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难的时候可以领受。 8、仁慈在于,只要你往前走,他总是给路。

在神的字典里,行与路共用一种解释。 9、真正的理解都难免是设身处地,善如此,恶亦如此,否则就不明白你何能把别人看得那么透彻。

10、知识并不担保善良 11、强行一旦得逞,信仰难保不是悲剧。 12、狼不是被饲养的,狼是漫山遍野里跑的,把狼关在笼子里一养,世界上就有了狗。

13、“我们”的位置并不在与“他们”的对立之中,而在与神的对照之时。 14、猜想的意义并不一定要由证实来支持。

15、科学需要证明,信仰并不需要。 16、作恶者更倾向于灵魂的死。

死即是一切的结束,恶行便告轻松。 17、人死后灵魂依然存在,是人类高贵的猜想。

18、良心的审判,注定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都只能是自己。 19、善恶的标准,可以永久地增补、修正,可以像对待幸福那样,做永久的追寻。

20、在对人性恶的觉察中,在人的忏悔意识里,神显现。在人性去接近完美却发现永无终途的路上,才有神圣的朝拜。

21、神明一落到实惠,总难免捉襟见肘力不从心。 22、所谓天堂即是人的仰望,仰望使我们洗去污浊。

23、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爱的奉献”这句话不算很通顺。

能够捐资,捐躯,可心愿是能够捐的吗?爱如果是你的心愿,爱已经使你受益,无论如何用不上大义凛然。 24、自卑,历来送给人间两样东西:爱的期盼,与怨愤的积累。

35、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26、在墙壁的那边,在表情后面,在语言深处,别人,到底都是什么?对此你毫无把握。 27、爱,与喜欢混淆得最严重。

“我爱你”,可能是表达着一次真正的爱情,也可能只是好色之徒的口头禅,还可能是各有所图的一回交易。 28、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

相互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29、爱情所以选中性作为表达,作为仪式,正是因为,性,以其极端的遮蔽状态和极端的敞开形式,符合了爱的要求。

30、如果仪式之后没有内容,如果敞开的只是肉体,肌肤相依而心魂依然森严壁垒,那最多不过还是“喜欢”和“控制不住”。 31、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

爱之永远的激越,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 32、文学之个词并不美妙,并不恰切,不如是写作,不如是倾诉和倾听,不如是梦幻、是神游。

因为,本不该有什么规范,本不该去符合什么学。

3. 史铁生病隙碎笔名句

相信爱才是人类唯一的救助。 这爱,不单是友善、慈悲、助人为乐,它根本是你自己的福。 这爱,非居高的施舍,乃谦恭地仰望,接受苦难,从而走向精神的超越。

人们所以需要戏剧,是需要一处自由的时空,需要一回心魂的酣畅表达,是要以艺术的真去反抗现实的假,以这剧场中的可能去解救现实中的不可能,以这舞台或银幕上的实现去探问那布满于四周的不现实。

科学的要求是真实,信仰的要求是真诚。 科学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对的是神。 科学把人当做肉身来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灵魂来追寻它的意义。 科学在有限的成就面前沾沾自喜,信仰在无限的存在面前虚怀若谷。 科学看见人的强大,指点江山,自视为世界的主宰,信仰则看见人的苦弱与丑陋,沉思自省,视人生为一次历练与皈依爱愿的旅程

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AC 2.①史铁生是别人眼中的我;②多数情况下,我被史铁生减化和美化着。

3.(1)无论独处还是写作,人都需要杂念的摒弃,都需要精神的自由。 (2)作者认为,肢体或器官的残缺是肉体的残疾,而心灵的压迫和损伤则是精神上的残疾。

4.作者并不排斥名利,但是并未达到为追求名利而“荒唐”的地步。全文概括了自己由追求名利到淡泊名利的生活历程,是为了说明人的精神境界是可以由低到高不断提升的,我认为,名利思想虽然可以对人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我们最终应该摆脱名利思想的羁绊。

(言之有理即可)。

5. 史铁生的”病隙碎笔”是什么

病隙碎笔》作为2002年度中国文学最为重要的收获,一如既往地思考着生与死、残缺与爱情、苦难与信仰、写作与艺术等重大问题,并解答了“我”如何在场,如何活出意义来这些普遍性的精神难题。史铁生写道:“生病也是生活体验之一种,甚或算得一项别开生面的游历。生病的经验是一步步懂得满足。发烧了,才知道不发烧的日子多么清爽。咳嗽了,才体会不咳嗽的嗓子多么安祥。刚坐上轮椅时,我老想,不能直立行走岂非把人的特点搞丢了?便觉天昏地暗。等到又生出褥疮,一连数日只能歪七扭八地躺着,才看见端坐的日子其实多么晴朗。后来又患‘尿毒症’,经常昏昏然不能思想,就更加怀恋起往日时光。终于醒悟:其实每时每刻我们都是幸运的,因为任何灾难的前面都可能再加一个‘更’字。”

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是史铁生四年来的第一部新作。他用生动而通俗甚至是优美的语言追寻和控索了关于我们人生的书籍和未知的道理:人生、命运、爱情、金钱、道义、信仰,健康的心态、成功的途径和价值、孩子的教育、家庭的纽带……共分六部分,243则,字字珠玑,充满着智慧和安详。残疾与爱情,这两种消息,在史铁生的命运里特别地得到强调。对于此一生性愚顽的人,我说过,这样强调是恰当的。我只是没想到,史铁生在40岁以后也慢慢看懂了这件shi

作者:[[史铁生]]

ISBN:7561323298

页数:238

定价:20元

字数:180000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9-1

印刷时间:2003-9-1

版次:2 印次:2 印张:15.5 开本:16开

装帧:平装 用纸:胶版纸

6. 介绍一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和他的《我与地坛》

内容简介《病隙碎笔——史铁生人生笔记》是史铁生四年来的第一部新作。

作者把笔触延伸到人类精神范畴的几乎所有领域进行孜孜不倦的思考和求索。像一位虔诚的哲僧,史铁生对宗教、信仰、神性、爱情等人生命题加以追根究底、探本溯源式的诘问,使文字具有了形而上的色彩,以至于阅读中时或令人感到抽象和虚玄。

浓重的忏悔意识、强烈的自审心态、清醒的批判精神,为文本涂上了一层圣洁的光辉,使人看到物欲炽盛时代的独行者形象。在中国当代作家中,像史铁生、张承志、残雪等这样的作家,令人不由肃然起敬,他们是文学的教徒,只为信仰而写作。

他们的作品,既是生命哲学的文学表达,又是世事沧桑的哲理升华。这样的作品是这个时代不可多得的精神大宴,因而它不可快读,就像压缩饼干,吃得太多太快会感到撑。

《病隙碎笔》也是这样,只能细嚼慢咽、边读边想,不宜匆匆浏览、蜻蜓点水;否则,你会感到不踏实,有种暴殄天物的犯罪感。 想要说的: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令人敬佩的作家之一。

他的写作与他的生命完全同构在了一起,在自己的“写作之夜”,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与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当多数作家在消费主义时代里放弃面对人的基本状况时,史铁生却居住在自己的内心,仍旧苦苦追索人之为人的价值和光辉,仍旧坚定地向存在的荒凉地带进发,坚守地与未明事物作斗争,这种勇气和执著,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的关怀。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