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防震减灾基础知识问答第二版)

语宇社区 情感日志 324 0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

防震减灾安全知识如下:

1、地震时是跑还是躲,我国多数专家认为:地震时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避震应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面或旁边、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处开阔、安全的地方。

2、身体应采取的姿势: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体。

3、保护头颈、眼睛,掩住口鼻。避开人流,不要乱挤乱拥,走安全通道。

4、学校避震,正在上课时,要在教师指挥下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

5、在操场或室外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头部,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或危险物。

6、震后应当有组织地撤离。注意震后的卫生防疫管理。

7、家庭避震,地震预警时间短暂,室内避震更具有现实性,而室内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间,往往是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这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是:炕沿下、坚固家具附近;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

8、公共场所避震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指挥,不要慌乱,不要拥向出口,要避免拥挤,要避开人流,避免被挤到墙壁或栅栏处。(1)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用书包等保护头部;等地震过去后,听从工作人员指挥,有组织地撤离。(2)在商场、书店、展览、地铁等处: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护头;避开玻璃门窗、玻璃橱窗或柜台;避开高大不稳或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

9、户外避震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乱跑,避开人多的地方;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下。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避开其他危险场所:如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雨篷下、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

地震自救歌:

地震来了不要慌,紧急避险很重要。能跑出屋外最好,桌子床底也很妙。埋在地下不能闹,沉着冷静要思考。先把心情静下了,听到人声发信号。保持体力最重要,坚定信念不动摇。祖国人民是一家,真情能把奇迹造。

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

识别地震谣言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一问二想三核实”。

1、一问。首先应当问一下消息来源。只要不是政府正式发布的地震预报,一概不要相信和传播。

2、二想。凡是将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都说得非常准确的都是谣言,这是现在地震预报水平所不能达到的。如震级精确到几级,时间准确到几日,地点准确到哪个乡等。

3、三被实。当听到将要发生地震的消息,难以判断真伪时,可向政府或当地地震部门核实。了解相关情况后则应当及时向身边及周围的人解释或辟谣。

地震的灾害:

1、由建筑物的倒塌等直接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

2、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水坝开裂、铁轨变形等等。

3、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4、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5、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

震级大小划分:

震级大小划分——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如下: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分类:

地震分类——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的方法: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若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

震时是跑还是躲的选择方法:

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时间很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再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跑出来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比较空旷,则可力争跑出避震。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是什么?

防震减灾小常识10条如下:

一、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动时间约为1分钟左右。首先,在重心较低、且结实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紧紧抓牢桌子腿。在没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场合,无论如何,也要用坐垫等物保护好头部。

二、摇晃时立即关火,失火时立即灭火

大地震时,也会有不能依赖消防车来灭火的情形。因此,我们每个人关火、灭火的这种努力,是能否将地震灾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

三、不要听信谣言,不要轻举妄动

在发生大地震时,人们心理上易产生动摇。为防止混乱,每个人依据正确的信息,冷静地采取行动,极为重要。

四、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钢筋水泥结构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动会造成门窗错位,打不开门,曾经发生有人被封闭在屋子里的事例。请将门打开,确保出口。

五、户外的场合,要保护好头部,避开危险之处

在繁华街、楼区,最危险的是玻璃窗、广告牌等物掉落下来砸伤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护好头部。在楼区时,根据情况,进入建筑物中躲避比较安全。

六、在百货公司、剧场时依工作人员的指示行动

在百货公司、地下街等人员较多的地方,最可怕的是发生混乱。请依照商店职员、警卫人员的指示来行动。

七、汽车靠路边停车,管制区域禁止行驶

发生大地震时,汽车会象轮胎泄了气似的,无法把握方向盘,难以驾驶。必须充分注意,避开十字路口将车子靠路边停下。为了不妨碍避难疏散的人和紧急车辆的通行,要让出道路的中间部分。

八、务必注意山崩、断崖落石或海啸

在山边、陡峭的倾斜地段,有发生山崩、断崖落石的危险,应迅速到安全的场所避难。

九、避难时要徒步,携带物品应在最少限度

避难的方法,原则上以市民防灾组织、街道等为单位,在负责人及警察等带领下采取徒步避难的方式,携带的物品应在最少限度。绝对不能利用汽车、自行车避难。

十、不要慌张地向户外跑

地震发生后,慌慌张张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顶上的砖瓦、广告牌等掉下来砸在身上,是很危险的。此外,水泥预制板墙、自动售货机等也有倒塌的危险,不要靠近这些物体。

1、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

2、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正在用火的应当立即熄灭炉火,随手关掉煤气或电源开关,然后迅速躲避。

3、在楼房:要保持头脑清醒,迅速远离外墙及门窗,可选择厨房、浴室、厕所、楼梯间等开间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千万不要外逃或从楼上跳下,也不能使用电梯。

4、在户外: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尽量远离高压线及石化、化学、煤气等有毒的工厂或设施;在过桥时应紧紧抓住桥栏杆,待主震后立即向桥头移动;正在行驶的车辆应当紧急停车。

5、在工作间:应迅速关掉电源和汽源闸门、开关,然后就近选择在机器、设备和办公家具下躲藏,防止次生灾害发生。

6、在公共场所:在车站、剧院、教室、商店、地铁等场所的人员,切忌乱逃生,要保持镇静,就地择物(排椅、柜架、桌凳等)躲藏,伏而待定,然后听从指挥,有序撤离。

防震减灾小常识有哪些?

1、平时就要注意学习防震减灾知识,日常进行地震演练。平时就要了解居家和工作场所附近的应急避难场所,比如空旷地带。及时清理楼道,将室内高处重物移走,以防阻塞疏散通道和被坠落的重物砸伤。

2、其次,家庭地震应急包里应备好手电筒、收音机、矿泉水、方便面和饼干、外伤药、结实的绳索、贵重物品和一定数量的现金等。应急包上要写好联系方式,包内物品定期更换。

3、临震应急。当强震来临无法外逃时,应拿枕头保护好头部,就近伏在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高层跳楼危害大,不应靠近窗户、镜子及建筑物外墙。影剧院和体育馆的排椅、商场的立柱和墙角都是合适的避震处。

扩展资料

防震的谣言:

1、凡是带有闰月、甲子年要地震等;

2、凡传说地震系外国人测出者(有说若不震,其防震损失由他们包赔);

3、凡传说地震震级大(如八级或毁灭性地震),而发震时间地点十分具体者;

4、凡提到某专家学者、某地震部门的预报,而不是当地人民政府发布的预报。总之,凡不通过各级政府而是小道传播的地震预报都可视为谣言。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学习防震减灾知识 家庭防震应急包里应放什么?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及答案(2)

防震减灾知识问答(二)

41、我国危害最大的三种自然灾害?

答:洪水、干旱、地震。

42、地震预报有哪些?

答:长期预报、中期预报、短期预报、临时预报。

43、台风可引起什么后果?

答:暴雨、巨浪 、洪涝。

44、我国哪些地区是洪涝灾害发生较多的地区?

答: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松花江和辽河中下游。

45、暴雨时在野外怎么办?

答:洪水来时来不及跑就用绳子或裤带将自己捆在树上,往山上或高坡上走。

46、灭火器有哪几种?

答:泡沫灭火器、液体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气体灭火器。

47、被火困在屋内怎么办?

答:关闭火场与自己之间的所有门窗、用被单或者其他衣物淋湿将门缝全部塞紧、使用移动通讯设备向消防人员 报告 火情。

48、物理污染是指什么?

答:噪声污染、热污染、电离辐射、光污染。

49、自然条件下,病毒入侵肌体的三大重要门户是什么?

答:呼吸道、消化道、皮肤粘膜。

50、下面哪种疾病是来源于动物体但能感染人类的?

答:狂犬病病毒、SARS病毒、口蹄疫病毒。

51、我国减灾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使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率显著下降,人员伤亡明显减少。

52、现今大气中氧的成分比原始大气多,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53、我国长江流域所在的自然带是?

答: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54、人们一般训练哪种动物帮助人类进行地震搜救?

答:狗。

55、大地震的预警时间,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一般有长时间?

答:十几秒。

56、地震引发海啸时怎么办?

答:远离海岸,跑到山上或其他高处。

5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

答: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房屋倒塌后能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

58、水灾中主要应预防什么疾病?

答:呼吸道、肠道疾病

59、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具有什么特征?

答:季风气候特征。

60、气温很高时,人体通过散热保持正常体温,散热方式是什么?

答:出汗

61、台风风力最大的部位是?

答:台风眼附近

62、户外遇雷电时怎么办?

答:远离建筑物外露的水管、煤气管等金属物体

63、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答: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

64、对近海渔业和沿岸水产养殖业危害最大的是什么?

答:赤潮。

65、家庭装修如果要挪动燃气管线,必须经哪个部门同意,以免引起燃气泄漏?

答:燃气部门。

66、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办?

答: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同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

67、火灾发生时为什么不能乘电梯?

答:电梯会因火灾而断电,人会被困在里面,十分危险

68、防雷设备常用的方法?

答:建筑物和一般设备防雷选用避雷针,电气设备防雷选用防雷器。

69、下列人员中哪个是疫情责任报告人?

答: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

70、生的、腌制的、熏制的鱼类容易被感染什么?

答:阔节裂头绦虫。

71、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应当怎么办?

答: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人,都应当及时向报告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

72、雷暴发生时,如果您正在建筑物里或建筑物附近,应注意什么?

答:(1)不接触天线、水管、铁丝网、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2)远离电线等带电设备或其他类似金属装置,紧闭门窗;(3)最好不使用电脑、彩电、音响、影碟机等设备。

73、盛夏,酷暑难耐,你如何做?

答:(1)饮食清淡,多喝凉白开水、冷盐水、白菊花水、绿豆汤等防暑饮品;(2)保证睡眠;(3)准备一些常用的防暑降温药品;(4)在高温条件下的作业人员,应采取防护 措施 或停止作业;(5)白天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时间,外出要打伞,戴遮阳帽,涂抹防晒霜,避免强光灼伤皮肤;(6)如有人中暑,应立即把病人抬至阴凉通风处,并给病人服用生理盐水、防暑药品,严重的需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救治。

74、怎样预防食物中毒?

答:日常饮食不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如腐烂变馊的食物中含有毒素,人吃后易引起恶心、腹痛、呕吐等中毒症状,严重的会危及生命。另外,有些食物也极易引起食物中毒,如未煮透的扁豆、发芽的土豆、沾上鱼胆汁的鱼肉、青的西红柿等,我们在日常饮食中一定多加注意。如食入后有不良反应,一定要立即送医院治疗

75、驾车行驶在路上,见大雾越来越重,你如何做?

答:(1)打开防雾灯,密切关注路况;(2)减速慢行,控制好车速、车距;(3)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遇大雾天气,能见度过低时,应立即减速慢行,并将车驶向最近的停车场或服务区停放。

下一页更多有关“防震减灾知识问答题及答案”的内容

发布评论 0条评论)

  • Refresh code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