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菊傲骨七绝句
咏菊傲骨七绝句如下:
《寒菊》南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
你在秋天盛开,从不与百花为丛。独立在返雹稀疏的篱笆旁边,你的情操意趣并未衰穷。宁可在枝头上怀抱着清香而死,绝不会吹落于凛冽北风之拍段中!
赏析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作者简介
郑思肖(1241到1318)宋末诗人、画家,连江(今属福建)人。字忆漏贺帆翁,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郑思肖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
咏菊的古诗词名句
一、关于咏菊的诗词很多,只选取部分,以飨读者,示例如下:
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汉】刘彻《秋风辞》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唐】黄巢《不第后赋菊》
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
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唐】李商隐《菊花》
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1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1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1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1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15、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16、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
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宋】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
18、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宋】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
二、简介(节选):
1、《不第后赋菊》
[ 唐 ] 黄巢
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
译文:
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待尺嫌庆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暴风雨早日来到的情绪。
作者:
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
2、《菊花》
【唐】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陵握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3、《鹧鸪天者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宋】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
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赏析:
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作者: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咏菊最好的诗句(197句描写菊花的诗句)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
2.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过故人庄》
3.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粗厅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4.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5.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苏轼《赠刘景文》
6.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7.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8.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郑思肖《寒菊》
9.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
10.悲秋将岁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芦先白,沾篱菊自黄。——颜粲《白露为霜》
11.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2.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喻良能《九日偕成均同官北山登高二首》
13.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14.自有菊泉供祭享,不消麦饭作清明。——刘克庄《哭孙季蕃二首·每岁莺花要主盟》
15.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16.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17.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8.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19.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20.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21.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蓝智《赠危进》
22.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丘浚《咏菊》
23.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杜甫《初月》
24.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25.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26.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27.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28.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29.菊花尽晚秋有味,枫叶尚强霜著林。——舒岳祥《九日怀故人留燕京者》
30.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31.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
32.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杜甫《复愁十二首》
33.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34.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柳永《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35.种松今世见松老,种菊常年见菊开。——方回《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36.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薛瑄《送姚侍郎巡察云南》
37.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38.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39.酒为万有神,菊实百卉仙。——方回《秋晚杂书三十首·酒为万有神》
40.今日我重九,无钱对昌备菊花。——仇远《郊行集句》
41.丛菊两开他日泪岩迅隐,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42.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43.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44.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45.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郑刚中《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南方秋不悲》
46.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47.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48.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鱼玄机《重阳阻雨》
49.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骆宾王《畴昔篇》
50.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51.茱萸菊蕊年年事,十日还将九日看。——黄庭坚《鹧鸪天·万事令人心骨寒》
52.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贾岛《对菊》
53.佳辰爱重九,芳菊起自寻。——苏轼《和陶贫士七首·谁谓渊明贫》
54.三迳虽荒菊尚存,重阳想见露花繁。——赵蕃《八月八日发潭州后得绝句四十首·三迳虽荒菊尚存》
55.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黄巢《不第后赋菊》
56.今日暂同芳菊酒,明朝应作断蓬飞。——王之涣《九日送别》
57.照水有情枫叶赤,倚崖无数菊花黄。——喻良能《九日偕成均同官北山登高二首》
58.已近重阳风雨少,菊花篱落酒旗斜。——方岳《乌衣园》
59.唯有寒潭菊,独似故园花。——骆宾王《晚憩田家》
60.少日曾题菊枕诗,囊编残稿锁蛛丝。——陆游《菊枕诗》
61.还向秋山觅诗句,伴僧吟对菊花风。—— 赵嘏《重阳》
62.霜降菊丛折,守根安可存。——苏辙《和子瞻记梦二首》
63.岁岁青罇常有酒,年年黄菊未逢花。——张嵲《九日三首·登高未用怀郪县》
64.不似春风逞红艳,镜前空坠玉人钗。——司空图《华下对菊》
65.黄菊花残枫叶疏,与君沽酒花前酌。——蓝智《赠危进》
66.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李煜《谢新恩·冉冉秋光留不住》
67.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李端《九日赠司空文明》
68.去日重阳后,前程菊正芳。行车辗秋岳,落叶坠寒霜。 ——贾岛《送友人如边》
69.登山作重九,蛮菊秋未花。——苏轼《丙子重九二首》
70.忽忽重阳今一月,菊花数朵见城根。——赵蕃《招在伯》
71.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崔曙《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
72.长和菊花酒,高宴奉西清。——徐铉《茱萸诗》
73.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闷幽香。——陆游《菊枕诗》
74.晓菊泫寒露,似悲团扇风。——李贺《感讽六首》
75.梅定妒,菊应羞,画栏开处冠中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
76.菊花尽晚秋有味,枫叶尚强霜著林。——舒岳祥《九日怀故人留燕京者》
77.门掩菊花人独卧,冷风疏雨过重阳。——谢榛《重九雨中怀弟》
78.战罢秋风笑物华,野人偏自献黄花。——张煌言《野人饷菊有感》
79.来岁公田多种黍,莫教黄菊笑杨朱。——刘商《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
80.菊华寒露浓,兰愁晓霜重。——李咸用《题友生丛竹》
81.去年登高作重九,黄菊未开新酒熟。——张嵲《秋暑》
82.种松今世见松老,种菊常年见菊开。——方回《读陶集爱其致意于菊者八因作八首·八曰松菊》
83.霜早楚江枫叶赤,雨晴蜀道菊花黄。——薛瑄《送姚侍郎巡察云南》
84.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李白《九日龙山饮》
85.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皎然《寻陆鸿渐不遇》
86.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87.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黄巢《题菊花》
88.九月重阳还又到。东篱菊放金钱小。——欧阳修《渔家傲·九月重阳还又到》
89.黍香酒初熟,菊暖花未开。闲听竹枝曲,浅酌茱萸杯。——白居易《九日登巴台》
90.忆得旧时重九日,紫萸黄菊压梳钗。——黄庭坚《九日对菊有怀粹老在河上四首·忆得旧时重九日》
91.恰则今年重九日,也无黄菊两三枝。——杨万里《重九日雨仍,菊花未开,用辘轳体》
9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93.野菊荒苔各铸钱, 金黄铜绿两争妍。——杨万里《戏笔》
94.数派清泉黄菊盛, 一林寒露紫梨繁。——卢纶《晚次新丰北野老家书事呈赠韩质明府》
95.菊酒携山客,萸囊系牧童。——张说《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
96.不见枫叶丹,但怜菊花黄。——郑刚中《白居易有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之句用其韵为·南方秋不悲》
97.石出倒听枫叶下,橹摇背指菊花开。——杜甫《送李八秘书赴杜相公幕》
98.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99.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黄庭坚《送王郎》
100.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101.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李商隐《菊花》
102.酌君以蒲城桑落之酒,泛君以湘累秋菊之英。 ——黄庭坚《送王郎》
103.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 ——羊士谔《寄裴校书》
104.菊色滋寒露,芦花荡晚风。——吴芾《初冬山居即事十首·节物随时变》
105.黄菊如佳人,纷萼包金茸。——张耒《东园·荒园何所有》
106.好整风流有郑庄,买园栽菊待重阳。——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好整风流有郑庄》
107.前年维舟寒漱,对篷窗丛菊花发。——马致远《仙吕·青哥儿》
108.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109.留,共登思远楼。重阳后,菊花风雨秋。——张可久《金字经·春怀瘦影孤》
110.郡静官初罢,乡遥信未回。明朝是重九,谁劝菊花杯。——白居易《河亭晴望》
111.枫叶已全赤,菊花才半黄。——华岳《秋晚即事》
112.梦愁枫叶尽,醉惜菊花稀。——李端《送丘丹归江东》
113.求菊花于江上人家,得数枝,芬馥可爱,为之颓然径醉。——陆游《入蜀记》
114.携壶酌流霞,搴菊泛寒荣。——李白《九日》
115.菊芳寒露洗,杯翠夕阳曛。 ——严维《九日陪崔郎中北山宴》
116.重阳阻雨独衔杯,移得山家菊未开。——司空图《重阳阻雨》
117.客中忽忽又重阳,满酌葡萄当菊觞。——汪元量《湖州歌九十八首·其八十五》
118.右手持杯满泛,左手持螯大嚼,萸菊互相酬。——吴潜《水调歌头·重九先三日》
119.家家菊尽黄,梁国独如霜。——刘禹锡《和令狐相公玩白菊》
120.菊花信待重阳久,桂子香闻上界留。——慧霖《闰中秋玩月》
121.行至菊花潭,村西日已斜。——孟浩然《寻菊花潭主人不遇》
122.无酒泛金菊,登高但忆秋。——王贞白《九日长安作》
123.明日相思处,应对菊花丛。——陈子昂《春晦饯陶七于江南同用风字》
124.萧条秋圃风飞叶,却有黄花照眼明。——张耒《九月十日菊花烂开》
125.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赵蕃《从郑秀才觅菊二首·漫从僧舍移甘菊》
126.青山依旧好,黄菊近新栽,没商量归去来。——张可久《红绣鞋·次归去来韵》
127.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朱元璋《咏菊》
128.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李颀《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
129.九月九日时,菊花空满手。中心窃自思,傥有人送否。——王维《偶然作六首》
130.谢公秋思渺天涯,蜡屐登高为菊花。——令狐楚《奉和严司空重阳日同崔常侍崔郎及诸公登龙山落帽台佳宴》
131.登高上山上,高处更堪愁。野菊他乡酒,芦花满眼秋。——戎昱《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
132.枫叶菊花秋瑟瑟,荒园废圃雨昏昏。——倪瓒《寄德朋》
133.张邴卧来休送客,菊花枫叶向谁秋。——司空曙《过阎采病居》
134.南菊再逢人卧病,北书不至雁无情。——杜甫《夜》
135.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李清照《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
136.落帽台边菊半黄,行人惆怅对重阳。 ——李群玉《重阳日上渚宫杨尚书》
137.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王禹偁《村行》
138.庭菊飘黄玉露浓,冷莎偎砌隐鸣蛩,何期良夜得相逢?——顾敻《浣溪沙·庭菊飘黄玉露浓》
139.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
140.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陶渊明《九日闲居·并序》
141.残菊犹能傲霜雪,休将白眼向人看。——秋瑾《残菊》
142.诗人九日怜芳菊,筵客高斋宴浙江。——钱起《九日宴浙江西亭》
143.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香。——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二》
144.重阳却喜无风雨,野菊迎人亦自花。——方岳《九日道中》
145.霜风渐欲作重阳,熠熠溪边野菊黄。——苏轼《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苦有怀子由弟二首》
146.兰佩紫,菊簪黄,殷勤理旧狂。——晏几道《阮郎归·天边金掌露成霜》
147.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朱元璋《咏菊》
148.海内共知吾辈老,江南未见菊花开。——方回《九日》
149.欲强登高无力去,篱边黄菊为谁开。 ——李嘉祐《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
150.秋景堪题,红叶满山溪。松径偏宜,黄菊绕东篱。——关汉卿《双调·碧玉箫》
151.荷盘减翠菊花黄,枫叶飘红梧干苍,鸳被不禁昨夜凉。——胡祗遹《仙吕·一半儿·四景轻衫短》
152.雨晴篱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阳——纳兰容若《清平乐·将愁不去》
153.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杜牧《九日齐山登高》
154.逢高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未有花。——张籍《重阳日至峡道》
155.秋菊兼餱粮,幽兰间重襟。——左思《招隐二首》
156.驱车先五漏,把菊后重阳。——黄滔《贻张蠙》
157.自有菊泉供祭享,不消麦饭作清明。——刘克庄《哭孙季蕃二首·每岁莺花要主盟》
158.晋陶渊明独爱菊——周敦颐《爱莲说》
159.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白居易《咏菊》
160.重阳应一醉,栽菊助东篱。——许浑《溪亭二首》
161.旦夕是重阳,菊有黄花蕊。只怕又登高,未饮心先醉。——辛弃疾《生查子·和夏中玉》
162.浅红淡白间深黄,簇簇新妆阵阵香。——丘浚《咏菊》
163.尘世难逢一笑,况有紫萸黄菊,堪插满头归。——朱熹《水调歌头·隐括杜牧之齐山诗》
164.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65.蕊坼金英菊,花飘雪片芦。——白居易《东南行一百韵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
166.把菊见南山,吟诗忆渊明。——苏泂《和陶九日闲居》
167.对菊难逢元亮酒,登楼愧乏仲宣才。——秋瑾《九日感赋》
168.九日重阳节,开门有菊花。——王勃《九日》
169.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苏轼《赵昌寒菊》
170.枫叶已随诗共冷,菊花能为酒先忙。——高似孙《赵嘉父送松江蟹》
171.鬓从今日添新白,菊是去年依旧黄。——李煜《句》
172.从来菊花节,早已醉东篱。——刘慎虚《九日送人》
173.庭前有白露,暗满菊花团。——杜甫《初月》
174.故园新过重阳节,黄菊满篱应未凋。——刘沧《送李休秀才归岭中》
175.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陶渊明《和郭主簿·其二》
176.一为重阳上古台,乱时谁见菊花开。——杜荀鹤《重阳日有作》
177.眼看菊蕊,重阳泪落如珠,长是淹残粉面。——柳永《斗百花·飒飒霜飘鸳瓦》
178.江畔枫叶初带霜,渚边菊花亦已黄。——贾至《初至巴陵与李十二白、裴九同泛洞庭湖三首》
179.无限枝头好颜色,可怜开不为重阳。——丘浚《咏菊》
180.问篱边黄菊,知为谁开?——秦观《满庭芳·碧水惊秋》
181.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骆宾王《晚泊江镇》
182.秋以为期。西风黄菊开时。拄杖敲门,从他颠倒裳衣。——辛弃疾《新荷叶·初秋访悠然》
183.每恨陶彭泽,无钱对菊花。——杜甫《复愁十二首》
184.今日我重九,无钱对菊花。——仇远《郊行集句》
185.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苏轼《赵昌寒菊》
186.拂衣枫叶冷,归棹菊花新。——王恭《寄马秀才下第归》
187.松菊荒三径,图书共五车。烹葵邀上客,看竹到贫家。 ——王维《晚春严少尹与诸公见过》
188.酒为万有神,菊实百卉仙。——方回《秋晚杂书三十首·酒为万有神》
189.遥知重阳酒,白羽落黄菊。——苏轼《和王晋卿》
190.野人多病门长掩,荒圃重阳菊自开。——李郢《重阳日寄浙东诸从事》
191.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
192.少年饮酒时,踊跃见菊花。今来不复饮,每见恒咨嗟。——韩愈《晚菊》
193.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杜甫《秋兴八首》
194.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刘禹锡《始闻秋风》
195.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刘彻《秋风辞》
196.九日忽惊枫叶落,百年几见菊花秋。——仇远《追和陈去非宣和甲辰重九韵》
197.中秋是处已扬芳,篱下朝来欲破黄。——张嵲《唁菊》
咏菊的佳句有
1. 咏菊的古诗词名句
一、关于咏菊的诗词很多,只选取部分,以飨读者,示例如下:1、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则斗纯人兮不能忘。
——【汉】刘彻《秋风辞》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3、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唐】黄巢《不第后赋菊》4、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唐】黄巢《题菊花》5、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元稹《菊花》6、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唐】李商隐《菊花》7、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唐】杜牧《九日齐山登高》8、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10、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唐】白居易《重阳席上赋白菊》11、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宋】李清照《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12、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宋】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13、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宋】郑思肖《画菊》14、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宋】王禹偁《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15、梅定妒,菊应羞,画阑开处冠中秋。
——【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16、朗月清风,浓烟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宋】李清照《多丽·咏白菊》17、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宋】苏轼《赠刘景文 / 冬景》18、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宋】黄庭坚《鹧鸪天·坐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二、简介(节选):1、《不第后赋菊》[ 唐 ] 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 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 满城尽带黄金甲。译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阳节来临的时候,菊花盛开以后别的花就凋零了。
盛开的菊花璀璨夺目,阵阵香气弥漫长安,满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黄如铠甲般的菊花。赏析: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赋予菊孙咐花以农民起义军的英雄风貌与高洁品格。
“待到秋来九月八”,意思是重阳佳节未到,而诗人即赋诗遥庆之。“待到”二字迸发突兀,“骤响如爆竹”,具有凌厉、激越的韵致和可望在即的肯定意味。
“九月八”在重阳节的前一天,从诗情奔腾的湍流来考察,诗人不写“九月九”而写“九月八”,并不仅仅是为了押韵,而且还透露出一种迫不及待,呼唤暴风雨销键早日来到的情绪。作者:黄巢(820年-884年),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西南)人,唐末农民起义领袖。
黄巢出身盐商家庭,善于骑射,粗通笔墨,少有诗才,黄巢五岁时候便可对诗,但成年后却屡试不第。王仙芝起义前一年,关东发生了大旱,官吏强迫百姓缴租税,服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黄巢周围,与唐廷官吏进行过多次武装冲突。
十二月十三日,兵进长安,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国号“大齐”,建元金统,大赦天下。中和四年(884年)六月十五日,黄巢败死狼虎谷。
昭宗天复初年,黄巢侄子黄皓率残部流窜,在湖南为湘阴土豪邓进思伏杀,唐末农民起义结束。2、《菊花》【唐】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
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赏析: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
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作者:元稹(779年-831年,或唐代宗大历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字微之,别字威明,唐洛阳人(今河南洛阳)。
父元宽,母郑氏。为北魏宗室鲜卑族拓跋部后裔,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孙。
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乐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称“元白”。
3、《鹧鸪天·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宋】黄庭坚黄菊枝头生晓寒。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黄花白发相牵挽,付与时人冷眼看。
译文:深秋的清晨,黄菊枝头显露出了阵阵寒意,人生短促,今朝有酒今朝醉。冒着斜风细雨吹笛取乐,酒醉里倒戴帽子、摘下菊花簪在头上。
要趁着身体健康努力加饭加餐,在佳人歌舞的陪伴下尽情欢乐。头上黄花映衬着斑斑白发,兀傲的作者就要以这副疏狂模样展示在世人面前,任他们冷眼相看。
赏析: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不求功名的“眉山隐客”史应之互相酬唱之作,全词通过一个“酒肆狂居士”的形象,展现了山谷从坎坷的仕途得来的人生体验,抒发了自己胸中的苦闷和激愤。词中所塑造的狂士形象,是作者自己及其朋友史念之的形象,同时也是那一时代中不谐于俗而怀不平傲世之心的文人的形象。
2. 咏菊的诗句都有哪些有名的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
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
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
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7a64e78988e69d8331333332623961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蘅芜君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开花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 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潇湘妃子 簪菊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
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
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 ---蕉下客 菊影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
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
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枕霞旧友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潇湘妃子 残菊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
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
明岁秋风知相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蕉下客。
3. 陶渊明咏菊的名句
陶渊明《饮酒》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字,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对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和郭主簿
晋·陶渊明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泛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4. 咏菊的诗句都有哪些有名的
咏菊的诗句有名的有:《饮酒·其五》、《过故人庄》、《寻陆鸿渐不遇》、《菊花》、《秋兴八首·其一》等。
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魏晋·陶渊明《饮酒·其五》 译文:在东篱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间,那远处的南山映入眼帘。
二、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唐·孟浩然《过故人庄》 译文: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再请君来这里观赏菊花。
三、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唐·皎然 《寻陆鸿渐不遇》 译文:近处篱笆边都种上了菊花,秋天到了却尚未见它开放。
四、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唐·元稹《菊花》 译文: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唐·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译文:花开花落已两载,看着盛开的花,想到两年未曾回家,就不免伤心落泪。
小船还系在岸边,虽然我不能东归,飘零在外的我,心却长系故园。
5. 咏菊的诗句
菊花诗 咏菊诗虽不始于陶渊明,但陶翁的爱菊,由于宋人《爱莲说》的推许而更出名,有人甚至推陶为菊花的护花神。
菊花以黄色显示自己的容貌。《礼记·月令》:“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黄花”在诗人笔下成了菊花的代词。“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初唐王绩见到菊花吐艳,醒悟到重阳节的来临。杜甫在战乱中度过重阳,“旧采黄花賸,新梳白发微”;“苦遭白发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
——从时序的推移中觉察到自身的衰老。李白却用“九日龙山饮,黄花笑逐臣”;“黄花不掇手,战鼓遥相闻”,显示他所特有的豪情。
白菊可算是后起之秀。最早咏白菊的当推刘禹锡和白居易。
令狐楚家中有白菊,刘一再见诸吟咏:“家家菊尽黄,”“梁园独如霜。”花的洁白有如“仙人披雪氅,素女不红妆”;花的娇贵使得“桂丛惭并发,梅蕊妒先芳。”
白居易回忆经历的杭州、洛阳、苏州“三处菊花同色黄”,晚年见到“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时,不由得既兴奋又感慨。 中唐时白菊还是如此珍稀,到晚唐李商隐笔下,便是“霜天白菊绕阶墀”了。
相应地咏白菊诗也多了起来。司空图对白菊怀有偏爱,写有《白菊杂书四首》和两组《白菊三首》。
诗人喜欢菊花,看重的是“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杜甫)。元稹说得更直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后更无花。”
僧齐已赞它“无艳无妖别有香”,声明自己“栽多不为待重阳”,“却是真心爱澹黄”。东坡一句“菊残犹有傲霜枝”,既赞菊花的品格亦隐喻自己的情操。
〔菊韵〕--李师广-- 秋霜造就菊城花,不尽风流写晚霞;信手拈来无意句,天生韵味入千家。 〔秋声〕--风子-- 廊下阶前一片金,香声潮浪涌游人。
只缘霜重方成杰,梁苑东篱共古今。 〔菊城吟〕--王如亭-- 狮龙气象竟飞天,再度辉煌任自威!淡巷浓街香满地,案头九月菊花肥。
晋·陶渊明《和郭主簿》: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杰。
唐·太宗《赋得残菊》: 阶兰凝暑霜,岸菊照晨光。 露浓希晓笑,风劲浅残香。
细叶抽轻翠,圆花簇嫩黄。 还持今岁色,复结后年芳。
唐·杜甫《云安九日》: 寒花开已尽,菊蕊独盈枝。 旧摘人频异,轻香酒暂随。
唐·白居易《咏菊》: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唐·元稹《菊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唐·吴履垒《菊花》 粲粲黄金裙,亭亭白玉肤。 极知时好异,似与岁寒俱。
堕地良不忍,抱技宁自枯。 唐·李商隐《菊花》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升君白玉堂。 宋·苏轼《赵昌寒菊》 轻肌弱骨散幽葩,更将金蕊泛流霞。
欲知却老延龄药,百草摧时始起花。 宋·范成大《重阳后菊花》 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屋照泥沙。
世情几女无高韵,只看重阳一日花。 宋·陆游《九月十二日折菊》 黄花芬芬绝世奇,重阳错把配萸技。
开迟愈见凌霜操,堪笑儿童道过时。 宋·梅尧臣《残菊》 零落黄金蕊,虽枯不改香。
深丛隐孤芳,犹得车清觞。 宋·朱淑贞《菊花》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金·元好问《赋十月菊》 秋香旧入骚人赋,晚节今传好事家。
不是西风若留客,衰迟久已退梅花。 明·沈周《菊》 秋满篱根始见花,却从冷淡遇繁华。
西风门径含香在,除却陶家到我家。 宋·杨万里《咏菊》 物性从来各一家,谁贪寒瘦厌年华?菊花白择风霜国,不是春光外菊花。
明·唐寅《菊花》 故园三径吐幽丛,一夜玄霜坠碧空。多少天涯未归客,尽借篱落看秋风。
董必武《赏菊》 名种菊逾百,花开丽且妍。 秋容圃外淡,春意眼前旋。
造化功谁与?勤劳智自专。 赏心邀客共;歌咏乐延年。
陈毅《秋菊》 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 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红楼梦》里菊花诗可为一绝,请欣赏红楼艺苑内的菊花诗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蘅芜君 访菊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
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秋?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 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拄杖头。
----怡红公子 种菊 携锄秋圃自移来,畔篱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 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怡红公子 对菊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丝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云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枕霞旧友 供菊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
隔坐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
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枕霞旧友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运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潇湘妃子 画菊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
6. 赏菊咏菊诗句大全·
1、《寒菊 》 宋代: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译文:菊花盛开在秋天,从不与百花为伍,独立在稀疏的篱笆旁,情操意趣并未衰穷。
宁可在枝头凋谢枯萎而死,也不曾吹落于凛冽北风之中! 2、《重阳席上赋白菊》 唐代:白居易 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还似今朝歌酒席,白头翁入少年场。
译文:一满园的菊花好似郁金黄,中间有一丛却雪白似霜。这就像今天的歌舞酒席,老人家进了少年去的地方。
3、《咏菊》 唐代:白居易 一夜新霜著瓦轻,芭蕉新折败荷倾。 耐寒唯有东篱菊,金粟初开晓更清。
译文:一夜过后,初降的寒霜轻轻地附在瓦上,使得芭蕉折断,荷叶倾倒。耐寒的只有东边篱笆旁的菊花,它花蕊初开,让早晨多了一份清香。
4、《菊》 唐代:郑谷 王孙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译文:公子贵族莫把菊苗看成普通野生草,重阳佳节,插菊在鬓发,朵朵争俏。露水阳光让菊花更丰润,香满池岸绿满池岸,因此它从来不用羡慕寄生的瓦松是不是很高。
5、《庭前菊》 唐代:韦庄 为忆长安烂熳开,我今移尔满庭栽。 红兰莫笑青青色,曾向龙山泛酒来。
译文:为了忆念长安烂漫开的菊花,我今天把你们移来栽满庭院。红兰不要笑菊花青青的颜色,它曾经让众多宾客泛酒龙山驻足观赏。
7. 写菊花的好句
咏菊佳句有很多,我最喜欢的两句是: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菊花的高洁被诗人悲壮的咏叹出来…… 全诗兼赏析如下: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 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郑思肖的这首画菊诗,与一般赞颂菊花不俗不艳不媚不屈的诗歌不同,托物言志,深隐诗人的人生遭际和理想追求,是一首有特定生活内涵的菊花诗。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曾应试博学宏词科。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
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
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这两句咏菊诗,是人们对菊花的共识。
菊花不与百花同时开放,她是不随俗不媚时的高士。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两句进一步写菊花宁愿枯死枝头,决不被北风吹落,描绘了傲骨凌霜,孤傲绝俗的菊花,表示自己坚守高尚节操,宁死不肯向元朝投降的决心。
这是郑思肖独特的感悟,是他不屈不移、忠于故国的誓言。 宋代诗人对菊花枯死枝头的咏叹,已成不解的情结,这当然与南宋偏安的隐痛有关。
陆游在《枯菊》中有“空余残蕊抱枝干”的诗句,朱淑贞在《黄花》中有“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的诗句。从形象审美的完事和政治指向的分明来看,都略逊郑思肖的这两句诗。
“枝头抱香死”比“抱香枝上老”更为痛切悲壮,且语气磅礴誓无反顾。“何曾吹落北风中”和“不随黄叶舞秋风”相较,前者质询,语气坚定;后者陈述,一个“舞”字带来了些许佻达的情调,与主题略显游离。
更重要的是,前者点出“北风”,分明指向起于北方的蒙古汗国,反抗之情,跃然纸上。 当然,陆游、朱淑贞的诗都是好诗,但三诗并立,郑思肖这两句诗的忧愤,则更为深广。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